他的心,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住,猛地一沉。
他瞬間明白了。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更不是什麼妖言惑眾。
這是一場,用性命做賭注,用鮮血為墨水,在這宮牆之上,向他這位天子發起的,血色死諫!
“陛下!”
蔡京的聲音,在此時恰到好處地響了起來。
他依舊跪在地上,抬起那張布滿淚痕的老臉,聲嘶力竭地哭喊道:
“陛下!此乃偽造!是彌天大謊啊!”
“這血書,這密約,全是偽造的證物!”
“是周邦彥那個拱聖營的逆賊餘孽,聯合此妖女,欲以此離間君臣,動搖國本,禍亂我大宋朝綱啊!”
他的聲音,在風雪中回蕩,充滿了被冤枉的悲憤與委屈。
“陛下您想,老臣追隨陛下二十餘載,為大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怎會行此不忠不義之大逆事?”
“高太尉,童太尉,他們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是大宋的擎天玉柱,又怎會與遼人勾結,通敵賣國?”
“陛下,您千萬不能信了這妖女的片麵之詞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切,都是陰謀!是那些心懷不滿的前朝餘孽,精心策劃的,一場天大的陰謀啊!”
蔡京的哭訴,字字泣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若是不知內情的人,定會被他這番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的表演所深深打動。
然而,趙佶隻是靜靜地聽著。
他沒有去看蔡京。
而是邁開腳步,無視了所有人,徑直走到了李師師的麵前。
他彎下腰。
在那雙顫抖的,因失血而冰冷無力的手中,親自取過了那卷,被鮮血浸透,幾乎要凝結成冰的絲帛。
絲帛,在他的掌心,緩緩展開。
那枚刺眼的,猙獰的,帶著草原腥風的遼國狼首花押,和他袖口上那道無法抹去的血痕,在他的眼底,轟然重合。
那一瞬間,趙佶感覺自己的血液,都快要被凍住了。
他信手中的密約是真的嗎?
他信。
他想起了李師師的琴聲,想起了應奉局那場蹊蹺的大火,想起了漕運的亂局,想起了這鐵一般的證據。
可他,敢現在就信嗎?
他,敢當場發作嗎?
他不敢。
他緩緩抬起眼,目光越過李師師的頭頂,看著跪在不遠處,依舊在口口聲聲喊著冤枉的蔡京、高俅、童貫……
他看到的,不是幾個忠心耿耿的老臣。
而是一張,盤根錯節,早已將整個朝堂,乃至整個大宋都籠罩在內的,巨大的,蜘蛛網。
高俅掌殿前司,童貫握西軍精銳,蔡京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
這三人,就是這張網的中心。
動一個,則全局震動。
在如今這個內有民怨沸騰、外有強敵環伺的時刻,一旦朝局動蕩,那後果……
他不敢想。
他怕了。
這位在藝術上揮灑自如,指點江山的天子,在真正的權力交鋒麵前,終於顯露出了他深入骨髓的,屬於帝王的權衡與冷酷。
他的臉色,在宮燈搖曳的光影下,變幻不定。
滔天的憤怒。
被欺瞞的屈辱。
對動蕩的恐懼。
以及,對臣子的,深深的猜忌……
種種情緒,在他心中激烈地交戰,翻湧,最終,都化為了一片,死寂的,冰冷的,不屬於藝術家,而隻屬於帝王的,絕對平靜。
他做出了,他的選擇。
他將那卷浸著血的絲帛,緩緩地,一點一點地,重新卷了起來。
他的動作,從容而優雅。
仿佛那不是一份足以顛覆江山社稷的賣國契約。
而僅僅是一幅他剛剛完成的,不甚滿意的畫作。
他,要將這把足以斬斷一切的刀,暫時藏起來。
藏到,最黑暗的深處。
等到一個,最致命的,一擊必殺的時候,再讓它,重見天日。
喜歡公子,請喝茶請大家收藏:()公子,請喝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