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飛向南方海域時,下方的沙漠綠洲漸漸變成淺灘。海水是透亮的藍,像融化的天空,淺灘上的貝殼在陽光下閃著光,貝殼裡嵌著的細沙,竟和融雪泉潭底的晶沙一模一樣。林深盯著能量屏,屏幕上的圓環圖標突然多出道水紋,水紋裡浮出個海螺形狀的新圖標——是海洋的能量在回應他們。
“這片海和新生之野是連在一起的。”他操控飛船降低高度,艙外傳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聲音裡混著細碎的叮咚聲,像融雪泉的水流在唱歌,“海底肯定有起源之樹的根須,不然海水不會帶著能量波動。”
蘇璃剛打開艙門,就有隻海鷗落在船頭。海鷗嘴裡銜著片海草,海草上的水珠落在她手心,水珠裡映出的,是片發光的珊瑚礁:珊瑚礁周圍,魚群在遊動;礁岩底下,根須纏著水流,水流裡漂著植物種子——是海洋裡的“共生礁”,和陸地上的共生之樹一樣,是生命聚集的中心。
“它在給我們帶路。”蘇璃把海草係在船頭,海鷗立刻朝著深海飛去,飛過的地方,海浪自動分開,露出條能容飛船通過的水道,水道兩旁的珊瑚紛紛張開觸手,觸手上的光點連成光鏈,像在歡迎他們,“海洋裡的生命也很熱情。”
伊洛看著水道底部時,發現沙裡有東西在發光。那是無數細小的海星,海星的腕足上嵌著藍綠色的光點,光點組成的圖案,是隻巨大的海龜——他認出那是阿米爾提過的“巡海龜”,能在深海裡辨彆方向,還會給珊瑚礁輸送養分。海星突然開始移動,在沙裡拚出箭頭,箭頭指向深海的一個漩渦。
飛船跟著箭頭來到旋渦旁時,旋渦突然停止旋轉。原本渾濁的海水變得清澈,露出底下的珊瑚礁:礁岩是粉紅色的,上麵覆蓋著發光的海草;海草間,魚群在跳著奇怪的舞蹈,魚鰭拍打的節奏,和融雪泉的漣漪頻率一致;礁岩中央,有個圓形的水洞,水洞裡泛著藍綠色的光,像海底的融雪泉。
“是‘海心泉’。”阿米爾的聲音從手環裡傳來,“海底的淡水泉,泉水和融雪泉是相通的,都經過起源之樹根須的過濾。你們看泉眼周圍的珊瑚,隻有淡水和海水混合的地方才會長得這麼好。”
蘇璃把潮生種撒在珊瑚礁上,種子立刻長出帶著水紋的藤蔓。藤蔓順著礁岩蔓延,在海心泉周圍織成綠色的網,網眼裡滲出的水珠落在海草上,海草立刻開出白色的花,花瓣漂在水麵上,引來成群的魚——是藤蔓在給海草輸送養分,海草用花朵回報,像陸地上的夥瓣一樣。
“它們在學陸地上的共生。”蘇璃笑著說,突然發現花瓣上的紋路,和共生之樹的樹葉一模一樣,“是共生之樹的種子被洋流帶到了海裡,教會了它們怎麼互相幫忙。”
林深把能量管道接在海心泉的礁岩上,飛船突然發出愉悅的嗡鳴。能量屏上的海螺圖標亮起,和之前的八個圖標組成新的圓環,“現在飛船能吸收海水的能量了,就算在深海也能正常航行。”他看著屏幕上的水流軌跡,軌跡在海心泉下方分成無數細支,像樹根一樣往海底延伸,“海心泉的水流到了海底的每個角落,就像融雪泉滋養凍土一樣,滋養著海底的生命。”
伊洛跟著巡海龜往海心泉深處走時,發現礁岩上有發光的刻痕。刻痕組成的圖案,是海龜和珊瑚礁的故事:海龜年輕時,珊瑚礁給它提供躲避風浪的地方;海龜長大後,會把遠方的海藻種子帶回來,種在礁岩上——是海洋版的“互相照顧”。刻痕儘頭,有個嵌在礁岩裡的貝殼,貝殼裡裝著顆冰藍色的珠子,珠子裡的光點,和融雪泉的記憶石一模一樣。
“是海洋的‘記憶珠’。”伊洛把珠子捧在手心,珠子突然發出溫和的光。光裡映出的畫麵開始流動:去年春天,融雪泉的水流進大海,在海底形成海心泉;起源之樹的根須順著水流鑽進來,在海底織成晶網;晶網滲出的暖光讓海水升溫,沉睡的珊瑚蟲被喚醒,慢慢長成珊瑚礁;巡海龜帶著魚群來這裡定居,才有了現在的熱鬨——和融雪泉的誕生故事幾乎一樣。
“原來海洋和陸地的故事是一樣的。”伊洛把珠子放回貝殼,貝殼立刻重新閉合,隻留下個小小的光痕,“生命不管在陸地還是海洋,都在做著同樣的事:互相幫忙,一起生長。”
中午在珊瑚礁上休息時,他們發現海心泉的水流開始往淺灘流動。水流經過的地方,沙地裡冒出帶著光紋的幼苗——是他們撒下的潮生種,在海水和淡水的混合滋養下,長得比沙漠裡更茂盛。蘇璃用樹枝在沙裡畫了個小圈,圈裡的水流突然打轉,形成小小的漩渦,漩渦中心浮出顆種子——種子外殼是粉紅色的,像裹著層珊瑚沙。
“是‘珊瑚麥’的種子。”阿米爾的聲音再次響起,“能在鹽堿地生長,結出的麥穗帶著海水的清甜味,以前海邊的村民常種這個。”
林深把“啟明號”的能量管道接在海心泉的根須上,飛船突然發出滿足的嗡鳴。他檢查能量屏時,發現屏幕上多了個海藍色的能量圖標,和之前的九個圖標並排在一起,“現在飛船能同時儲存九種能量了,不管在新生之野的哪個地方,都能保持動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海鷗們在礁岩上空盤旋,翅膀掃過的地方,海水裡冒出細小的氣泡,氣泡炸開時,飛出無數發光的浮遊生物,浮遊生物在天空拚出新的圖案:從海心泉到海邊村莊的路線,路線旁標著兩處海灣,海灣裡畫著跳躍的魚,像在說“那裡有能當食物的魚”。
“我們坐船去海邊村莊吧。”伊洛指著光紋路線,“海心泉的水流已經把路清好了,走在上麵肯定很平穩,還能看看沿途的海底景色。”
往海邊村莊走的路上,海心泉的洋流像條溫柔的向導。洋流兩岸的珊瑚礁不斷生長,露出的礁岩上,海星正拖著貝殼來回忙碌,貝殼在礁岩上拚出的海洋生物圖案,都是海邊村莊裡能看到的種類:海鳥、螃蟹、還有能結出粉紅色果實的灌木。
蘇璃在一處海灣停下,發現水裡的魚正在用嘴搬運種子。魚嘴銜著的種子,正是她之前撒在礁岩上的潮生種,種子外殼沾著海水,在陽光下閃著光——魚群把種子運到對岸的沙地裡,用尾鰭拍打著蓋上沙子,像在幫她播種,“連魚都在幫忙打理土地,海邊村莊肯定會很熱鬨。”
傍晚抵達海邊村莊時,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村莊像被打翻的藍顏料染過,成片的珊瑚麥在晚風裡搖晃,穗尖上的粉紅色顆粒像星星落在草葉上;村莊中央的貝殼堆裡,海鷗正在築巢,小螃蟹們叼著海草在沙地上穿梭,連海星都爬到礁石上,腕足的光讓礁石變得半透明,像撒了層碎鑽。
村莊裡有個天然的貝殼屋——是大貝殼和藤蔓搭成的,屋頂覆蓋著厚厚的海草,屋簷下掛著海螺,海螺裡裝著發光的沙粒,像串會亮的風鈴。林深走上前推了推用藤蔓做的門,門“吱呀”一聲打開,裡麵飄出淡藍的海腥味,牆角的石台上,竟放著個熟悉的陶罐——是阿米爾常用的那種,罐底還沾著海心泉的沙粒。
“阿米爾肯定來過。”蘇璃摸著陶罐,罐沿的光紋裡,映出阿米爾的身影:他背著藤筐,往村莊的土壤裡撒種子,身後跟著幾隻海鷗,“他早就幫我們打理好臨時的家了。”
夜裡躺在貝殼屋的海草堆上,伊洛聽著屋外的海浪聲,感覺像躺在海心泉的懷抱裡。他透過屋頂的縫隙看星星,發現南方的星星和海心泉的光連在了一起,光線下的海邊村莊,植物正在悄悄生長,穗尖的粉紅色顆粒越來越亮,像在積蓄能量,準備迎接明天的陽光。
蘇璃把海心泉的水倒進陶罐,罐裡的水突然泛起光紋,光紋裡映出的,是海邊村莊的未來:成熟的珊瑚麥被收割,粉紅色的果實被采摘,海鷗們在村莊裡繁衍,他們搭建的貝殼屋旁,共生樹苗的根須正在悄悄蔓延,把海心泉、海邊村莊和所有地方都連在一起,像一張溫暖的網,把新生之野的每個角落都裹進春天裡。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