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的舷窗被東邊海域的晨霧染成了乳白色,直到一個墨綠色的輪廓撞進霧裡——那就是漁民口中的無人島。島不大,卻像浮在海麵的翡翠,岸邊的礁石上站著一群飛鳥,它們展開翅膀時,羽毛會透出銀藍色的光,像撒了一把會飛的星星。
“是‘光羽鷗’!”蘇璃指著屏幕上的生物識彆結果,眼睛亮得像藏了光,“檔案裡說它們是‘海洋信使’,能在海島和大陸間往返,沒想到真的存在。”話音剛落,光羽鷗突然集體起飛,繞著飛船盤旋——它們翅膀扇動的氣流裡,飄著細小的白色絨毛,絨毛落在艙壁上,立刻化成透明的水痕,像在寫某種暗號。
雪絨獸首領用鼻尖蹭了蹭水痕,混合沙粒在艙壁上凝結出對應的圖案:一座山、一片海、一隻銜著羽毛的鷗。“它在說,島上有連接海陸的東西。”林深調整航線,飛船低空掠過島嶼時,他們發現島中央有座矮山,山頂的岩石是紅色的,像被火燒過,岩石縫隙裡滲出銀白色的液體,液體順著山坡流進海裡,在岸邊形成了銀色的沙灘。
“是‘銀汁岩’!”伊洛放大探測畫麵,“這種岩石能分泌含銀的礦物質溶液,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力——光羽鷗的羽毛能防水,說不定就是沾了銀汁岩的液體。”更奇特的是沙灘上的生物:一群半透明的蝦在銀色沙粒裡鑽來鑽去,蝦殼反射著光羽鷗的羽毛光,像在沙灘上撒了一把碎鑽。
他們駕駛探測車登陸時,光羽鷗已經在岸邊等著了。領頭的鷗鳥叼來一片紅色的樹葉,樹葉邊緣有鋸齒狀的缺口,缺口剛好能和銀汁岩的縫隙對上。“是在帶我們去山頂!”蘇璃接過樹葉,發現葉片背麵有細密的紋路,紋路裡嵌著銀色的粉末——是銀汁岩的結晶。
山頂的景象比想象中震撼:銀汁岩的岩壁上布滿了孔洞,孔洞裡住著光羽鷗,幼鳥的絨毛是純白色的,隻有接觸到岩壁滲出的銀汁,才會慢慢透出藍光;岩壁下有個水潭,潭水是銀白色的,裡麵漂浮著許多羽毛形狀的植物,植物的根須紮在潭底的岩石裡,能吸收銀汁岩的礦物質,葉片則能釋放出帶著鹹味的霧氣。
“是‘羽葉藻’!”蘇璃看著潭水,突然明白光羽鷗為什麼能長距離飛行,“羽葉藻釋放的霧氣裡有能量粒子,光羽鷗吸入霧氣,就能儲存飛行所需的能量——就像隨身帶著能量包!”但潭水的水位很低,部分羽葉藻的根須已經暴露在空氣中,葉片卷成了筒狀,釋放的霧氣也變得稀薄。
光羽鷗領頭者突然對著水潭哀鳴,林深的探測儀顯示,潭底的岩石在輕微震動,銀汁岩滲出的液體比正常量少了一半。“是海底地震影響了銀汁岩的礦脈。”伊洛指著潭邊的裂縫,“礦脈和海底的熱液通道相連,地震讓通道變窄,銀汁的供應量自然就少了。”
雪絨獸首領已經開始行動:它讓同伴們銜來鏡灣的珊瑚沙,又用蹄子將珊瑚沙和羽葉藻的葉片混合,製成了粉紅色的“修補泥”——珊瑚沙的多孔結構能吸收海水,羽葉藻的葉片則能和銀汁岩的結晶結合,形成密封層。光羽鷗們看懂了,紛紛用喙叼著修補泥,填補岩壁上的裂縫。
最關鍵的是打通熱液通道。林深想起深海的幽光扇——它們能吸收熱液中的礦物質,說不定也能引導熱液流動。他讓蘇璃從培育箱裡取出幽光扇的孢子,混合金紅蘆葦的根須製成“引導棒”,將引導棒插入潭底的岩石縫隙。孢子遇到銀汁岩的液體,立刻長出淡紫色的根須,根須順著裂縫往下鑽,像在黑暗中尋找光源的藤蔓。
兩天後,當第一縷銀汁順著新長出的根須流進水潭時,光羽鷗集體發出了清亮的鳴叫。潭水的水位開始回升,卷縮的羽葉藻重新展開葉片,釋放出的霧氣在陽光下形成了彩虹;銀汁岩的孔洞裡,幼鳥的絨毛漸漸透出藍光,像被點亮的小燈籠;連沙灘上的透明蝦都活躍起來,它們鑽進羽葉藻的根須間,幫忙清理附著的泥沙,蝦殼反射的光芒讓根須能吸收更多陽光。
林深在山頂安裝監測儀時,發現光羽鷗的羽毛光和銀汁岩的銀光、羽葉藻的霧氣光能相互轉化:羽毛光被羽葉藻吸收,能促進銀汁結晶;銀汁結晶被光羽鷗沾取,能讓羽毛光更亮;而霧氣光飄向海麵時,會吸引鏡灣的珊瑚魚群——魚群帶來的珊瑚沙,又能幫銀汁岩修補裂縫。
“這是海陸空的共生!”蘇璃看著光羽鷗帶著霧氣光飛向遠方,“它們把島上的能量帶到大陸,又把大陸的材料帶回海島。”雪絨獸首領突然咬住林深的褲腳,把他拽到監測儀旁——屏幕上的共生網絡圖案裡,無人島的位置亮起了銀藍色的光點,這個光點剛出現,原本閉合的圓環突然向外延伸出一條銀線,將海島和鏡灣、深海都連了起來。
離開前,光羽鷗領頭者落在飛船的起落架上,用喙輕輕碰了碰雪絨獸首領的鬃毛。首領低下頭,讓它叼走了一小撮鬃毛——鬃毛裡藏著幽光扇的孢子,像給鷗鳥裝了個“能量導航儀”。蘇璃笑著說:“以後它們飛再遠,都能找到共生的夥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啟明號”升空時,光羽鷗群跟著飛船飛了一段。它們的翅膀在陽光下展開,銀藍色的光芒連成一片,像給海島係了條發光的圍巾。林深看著起源之樹的第十片葉子——這片葉子是銀藍色的,葉脈裡流動的光像極了光羽鷗的羽毛光,葉片上的共生網絡已經沒有缺口,所有光點都在同步閃爍,像一顆跳動的心臟。
伊洛突然指著屏幕:“你們看,光點閃爍的頻率,和起源之樹的生長節奏完全一致!”雪絨獸首領趴在葉片旁,鬃毛上的光和葉片的光融在一起,發出溫暖的光暈。林深突然明白,他們修複的從來不是孤立的生態,而是一個能自我調節、自我延續的生命共同體——就像這棵樹,根係紮進所有共生節點,枝葉則伸向更廣闊的未來。
飛船朝著鏡灣飛去,艙外的海麵上,光羽鷗群已經掉頭返回海島。它們留下的光痕在海麵上連成細線,細線慢慢擴散,像給海洋蓋上了一層透明的紗。蘇璃看著培育箱裡的起源之樹,發現它的根須已經從盆底鑽了出來,根須上沾著的,有凍土的冰晶、深海的沙粒、濕地的溫泉水,還有光羽鷗的羽毛粉末。
“它在收集所有共生的印記。”林深輕輕撫摸葉片,“也許有一天,它會告訴我們,共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雪絨獸首領打了個哈欠,把臉埋進鬃毛——那裡還留著光羽鷗碰過的溫度,像藏了顆小小的太陽。而遠方的海平線上,鏡灣的燈塔正在閃爍,像在歡迎他們回家,也像在期待下一段共生的故事。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