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穿過亞馬遜雨林上空的雷暴時,舷窗外突然掠過成片的粉紫色光斑。伊洛降低高度,才發現那是會移動的蘭花——它們的根莖像纖細的足,正踩著腐葉在林間遷徙,花瓣邊緣的熒光粉落在地上,形成閃爍的路徑。“是‘遷徙蘭’。”蘇璃翻出植物圖鑒,這種蘭花本該依附古樹生長,“圖鑒說它們百年才遷徙一次,看來是在尋找新的共生環境。”
蘭花群最終停在片被野火焚燒過的林地。焦黑的樹乾間,幾株幸存的望天樹正滲出透明樹脂,遷徙蘭立刻圍上去,用根莖纏繞住樹乾,花瓣輕輕覆蓋在樹脂上。奇妙的是,被花瓣覆蓋的樹脂竟變成淡綠色,順著樹乾流進土壤——艾拉檢測後發現,樹脂裡多了能促進種子發芽的共生酶,是蘭花花瓣分泌的。“它們在修複森林!”她的記錄儀器突然自動投影,顯示這片林地三年前發生過特大野火,所有共生植物幾乎滅絕。
林深在焦土上發現了塊鏽蝕的金屬牌,上麵刻著“共生苗圃”的字樣。王教授通過通訊器確認,這裡是五十年前雨林科考站建立的實驗基地,專門培育能抵抗野火的共生植物,後來因戰爭被廢棄。“金屬牌背麵有地圖。”蘇璃擦掉鏽跡,牌上的蝕刻紋路裡藏著熒光粉,在陽光下顯露出地下通道的輪廓,“下麵可能有遺留的培育數據。”
雪絨獸首領用蹄子刨開焦土,露出塊嵌在地裡的合金板。打開後,條被藤蔓覆蓋的階梯通向地下——通道兩側的牆壁上,長滿了和遷徙蘭相似的蘭花,隻是花瓣是純白色的。“是‘記憶蘭’。”艾拉認出這種蘭花能儲存生物電波,她用探測儀靠近,蘭花突然綻放,在空氣中投射出影像:五十年前的研究員正在培育室裡,將遷徙蘭與耐火苔蘚雜交,他們的工作服上,彆著和林深手中相同的螺旋紋徽章。
培育室的中央,有個半埋在土裡的培育艙。艙內的營養液已經乾涸,但底部的種子還保持著活性——這些種子的外殼上,一半是遷徙蘭的紋路,一半是耐火苔蘚的孢子圖案。“是未完成的共生種子!”蘇璃小心地將種子取出,當種子接觸到起源之樹的根須時,外殼突然裂開,長出帶著焦土色的嫩芽,“它需要野火後的特殊土壤才能發芽。”
這時,通道外傳來遷徙蘭的異動。林深衝出培育室,發現所有蘭花正集體轉向西北方向,花瓣指向的位置,有黑煙正在升起——是新的野火!伊洛調出衛星圖像,顯示十公裡外的雷擊引發了樹冠火,火勢正順著風勢向苗圃蔓延。“遷徙蘭在聚集!”蘇璃指著林地中央,蘭花們用根莖編織出巨大的網,將焦土上的種子全部罩在下麵,“它們想護住種子,但這樣會被燒死的!”
起源之樹的幼苗突然釋放出淡紫色光塵。光塵落在遷徙蘭的花瓣上,蘭花的根莖立刻變得堅韌起來,原本粉紫色的花瓣泛出翡翠色——那是雨林鐵線藤的紋路在融合。林深突然想起絞藤穀的經曆,立刻讓艾拉調配含單寧酸的營養液,通過無人機灑向火場邊緣。當營養液接觸到火焰時,竟形成淡藍色的防護膜——是鏡灣珊瑚蟲的淨水藻成分在起作用。
更驚人的是地下培育室的種子。它們在光塵和營養液的雙重作用下,突然長成半米高的幼苗,幼苗的葉片能吸收煙霧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滅火的水汽。“是共生植物的自我進化!”林深看著幼苗葉片上的新紋路,那是遷徙蘭、耐火苔蘚和淨水藻的特征融合體,“它記住了所有抵抗災害的方法。”
當野火被撲滅時,遷徙蘭群突然集體開花。粉紫色的花瓣鋪滿焦土,像片重生的花海。花海中央,新長成的幼苗正在向四周延伸根須,根須穿過焦土,與望天樹的根係、地下培育室的記憶蘭連接在一起,在土壤裡形成發光的網絡——那是張覆蓋整個林地的根係地圖,每個節點都閃爍著不同的光芒,代表著不同生物的共生印記。
離開前,遷徙蘭的首領用花瓣托來片透明的樹脂——裡麵封存著五十年前研究員的筆記。筆記最後寫道:“共生不是讓生物變得相同,是讓每種不同都能成為彼此的鎧甲。”林深將樹脂片放進培育箱,起源之樹的葉片立刻吸收了樹脂的光芒,新長出的葉片上,第一次出現了野火與花海並存的圖案。
“啟明號”升空時,遷徙蘭組成的花海在地麵拚出螺旋紋,花瓣上的熒光粉被風吹起,像條粉色的絲帶纏繞著飛船。蘇璃看著導航屏上的新坐標,這次的光點在沙漠深處,旁邊標注著一行小字:“會結水的仙人掌在等你。”伊洛轉動操縱杆,飛船穿過雲層時,所有人都看到雨林的根係地圖正與之前的所有光帶連接,像棵在地球表麵生長的巨樹——根在深海,乾在雨林,枝在冰川,葉在沙漠。
林深看著培育箱裡的起源之樹,它的高度已經超過了艙內的培育架,葉片上的紋路越來越複雜,卻始終保持著螺旋狀的平衡。他突然明白,這棵樹從來不是“起源”,而是“聯結”——它收集的不是秘密,是所有生命在困境中學會相依的故事。而他們的旅程,就是讓這些故事繼續流動,像血液在血管裡循環,永遠不會停止。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