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駛離沙漠星球時,悖論種子晶體裡新增的銀色紋路突然亮起,星圖邊緣的空位上,一顆被淡紫色光暈包裹的行星緩緩浮現。艾拉放大星圖細節:“這顆星球的大氣密度是地球的1.8倍,百分之九十的表麵被雲海覆蓋,探測到高強度的能量反射——和共生植物的生物光特征吻合。”
飛船穿透雲層的瞬間,舷窗外的景象讓眾人屏住呼吸:雲海並非普通水汽,而是由億萬發光孢子組成的“雲毯”,孢子在氣流中聚散,時而化作巨樹的輪廓,時而凝成長河的形態。伊洛調整航線避開孢子密集區:“這些孢子在傳遞能量信號,像某種動態的共生網絡。”
突然,飛船的引力係統發出警報,原本懸浮的孢子群突然下沉,在舷外組成漩渦。林深發現旋渦中心有淡金色的光流:“是原生共生體在引導我們!”他讓伊洛順著光流飛行,穿過旋渦後,雲海中浮現出成片的浮空島嶼——島嶼底部的根係暴露在雲海中,根須末端吊著透明的囊泡,囊泡裡封存著淡藍色的液體,液體中沉浮著類似胚胎的生物。
“是雲海星的共生搖籃!”蘇璃指著最大的島嶼,“那裡有能量核心的波動。”飛船降落在島嶼中央的平台上,平台由類似珊瑚的材質構成,踩上去會發出清脆的共鳴聲。島嶼邊緣的懸崖下,浮空的孢子突然凝聚成類人生物,它們沒有五官,身軀由半透明的菌絲組成,菌絲裡流動的光塵,與起源之樹的光流頻率一致。
“是雲海星的原住民‘雲織者’。”林深看著類人生物伸出菌絲,菌絲觸碰飛船外殼時,艙內的顯示屏突然亮起——上麵浮現出星圖,星圖中標注著島嶼下方的暗礁群,暗礁群的形狀,竟和地球遠古珊瑚礁的化石輪廓完全重合。
艾拉采集了囊泡樣本,顯微鏡下顯示,藍色液體裡含有激活共生基因的酶,而胚胎生物的基因鏈中,有一段與雪絨獸的鬃毛基因完全同源。“這些胚胎在吸收孢子的能量成長,囊泡是它們的保護殼。”她話音剛落,島嶼突然劇烈搖晃,雲海下方傳來沉悶的震動,原本平靜的孢子群開始躁動,化作黑色的霧團。
“是汙染體!”伊洛迅速啟動護盾,黑色霧團撞擊在護盾上,發出刺耳的嘶鳴。林深發現霧團中夾雜著金屬碎片——碎片的材質與沙漠星球的機械蜘蛛外殼相同。“黑暗力量在進化,它們開始融合機械與生物汙染!”他剛說完,最大的浮空島嶼突然傾斜,根係上的囊泡紛紛墜落,墜入雲海後瞬間被黑色霧團吞噬。
雲織者們發出急促的共鳴聲,它們的菌絲突然延長,編織成巨網接住囊泡。但黑色霧團越來越多,菌絲接觸到霧團後開始枯萎,透明的身軀逐漸變得渾濁。悖論種子晶體突然釋放出六色光流,光流順著雲織者的菌絲蔓延,枯萎的部分重新變得透明,甚至長出新的分枝。
“共生網絡在修複它們!”蘇璃看著光流在雲海中形成光柱,光柱照射的區域,黑色霧團開始消散,孢子重新凝聚成雲毯。林深注意到雲織者的菌絲上浮現出紋路,紋路組成的圖案,與沙漠遺跡石塊上的符號有三成相似——這兩顆星球的共生文明,竟存在隱秘的聯係。
當最後一團黑霧被淨化,雲織者們突然集體升空,在雲海中組成立體星圖。星圖的中心,是顆被綠色光環環繞的行星,光環的厚度與地球的臭氧層數據完全吻合。艾拉的探測儀突然發出尖銳的提示音:“檢測到高濃度的‘時光素’!和地球永凍土的時光光塵成分一致,濃度是之前的五倍!”
林深看著星圖中綠色行星的位置,發現它正好在七顆行星圖案的第三格——悖論種子晶體裡的行星圖案,正在按他們到訪的順序逐一亮起。飛船準備離開時,雲織者們將囊泡裡的胚胎生物送進培育艙,胚胎接觸到起源之樹幼苗後,迅速孵化成巴掌大的飛蟲,飛蟲翅膀上的花紋,竟能吸收飛船的能量轉化為光流,為護盾補充能量。
“是共生信使。”林深看著飛蟲在艙內盤旋,“它們能傳遞能量信號,就像雲海的移動基站。”伊洛駕駛飛船穿過孢子旋渦,離開雲海星的大氣層時,他們看到雲織者們在雲海中種下新的囊泡,囊泡裂開,釋放出帶著共生基因的孢子,孢子隨風飄散,融入星際塵埃——就像在宇宙中播撒新的種子。
悖論種子晶體突然劇烈震動,六色光流在控製台形成全息影像:影像中,七顆行星被黑色的藤蔓纏繞,藤蔓的根部連接著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裡不斷湧出汙染體。而在影像的角落,有顆灰色的矮星正在閃爍,矮星表麵的紋路,與所有共生種子的螺旋紋完全相反。
“那是汙染源頭!”蘇璃指著矮星,“這些黑色藤蔓是汙染網絡,正在吸收行星的共生能量。”林深發現影像中七顆行星的光芒正在熄滅,隻有他們到訪過的三顆還亮著微弱的光。“我們必須在其他行星被汙染前找到它們,”他握緊晶體,“每激活一顆行星的共生核心,就能削弱汙染網絡一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飛船進入躍遷通道時,培育艙裡的飛蟲突然集體衝向舷窗,翅膀的光流在玻璃上組成符號——符號的排列方式,與雲織者星圖中綠色行星的坐標完全一致。艾拉將坐標輸入導航:“還有兩天抵達,這顆星球的時光素濃度極高,或許能找到強化共生網絡的方法。”
林深看著舷窗外飛逝的星流,起源之樹的幼苗突然展開新葉,葉片上浮現出綠色行星的影像:行星表麵有連綿的森林,森林中心有棵參天大樹,樹乾上的紋路,同時包含了沙漠遺跡、雲海星圖和地球起源之樹的特征。“這顆星球是共生文明的樞紐,”他肯定地說,“那裡一定藏著連接所有共生網絡的鑰匙。”
躍遷結束時,飛船正好抵達綠色行星的軌道。這顆星球的大氣層呈現出淡綠色,雲層中漂浮著發光的種子,種子落地的瞬間就會長出幼苗。伊洛調整飛船高度:“檢測到地麵有建築群,不是自然形成的!”
透過雲層,他們看到森林邊緣有片石質建築,建築的輪廓與地球的古城牆相似,城牆頂端長滿了發光的苔蘚,苔蘚組成的圖案,正是雲織者傳遞的符號。而在建築群的中心,有座金字塔狀的塔樓,塔樓頂端的水晶,正散發著與悖論種子同源的光芒。
“是共生文明的古城!”蘇璃激動地說。飛船降落在塔樓前的廣場上,廣場的地麵刻著巨大的星圖,星圖的中心位置,嵌著塊凹槽,凹槽的形狀,與他們從冰原帶回來的冰晶完全吻合。林深取出冰晶,將它嵌入凹槽——冰晶接觸凹槽的瞬間,整個廣場的星圖亮起,光芒順著地麵的刻痕流動,激活了塔樓的水晶。
水晶射出一道光柱,直衝雲霄,將雲層中的發光種子全部吸引過來,種子在光柱中凝聚成光帶,光帶順著塔樓的牆壁流淌,注入地下。廣場邊緣的石門緩緩打開,門內的通道兩側,擺放著刻有共生紋路的石碑,石碑上的圖案,正在隨光帶的流動逐漸清晰。
“這些石碑是記憶載體,”艾拉撫摸著石碑,“它們在記錄共生文明的曆史。”眾人走進通道,石碑上的圖案開始動態播放:畫麵中,穿著長袍的原住民正在培育共生種子,他們將種子送往不同的行星,建立共生網絡;後來,灰色矮星突然出現,汙染體隨之擴散,原住民們為了保護樞紐星球,將核心能量封存在塔樓,用星圖和冰晶作為鑰匙。
通道儘頭是間圓形大廳,大廳中央的石台上,放著個金屬圓盤,圓盤上刻著七顆行星的圖案,其中三顆已經亮起——正是他們到訪過的星球。圓盤旁的石壁上,有行用光塵組成的文字,艾拉的翻譯儀顯示:“共生之網,始於同源;七星歸位,汙染自散。”
“原來需要激活所有行星的核心,才能啟動淨化程序。”林深看著圓盤,“我們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就在這時,大廳的地麵突然震動,石壁上的文字開始閃爍,圓盤上亮起的三顆行星圖案突然變暗。艾拉的探測儀發出警報:“檢測到大量汙染體正在靠近,它們的能量特征與灰色矮星完全一致!”
塔樓頂端的水晶光芒驟減,廣場上的星圖開始褪色。林深衝到石台前,將悖論種子晶體放在圓盤中央——晶體與圓盤接觸的瞬間,六色光流順著圓盤的紋路蔓延,原本變暗的三顆行星圖案重新亮起,甚至比之前更耀眼。
大廳外傳來劇烈的撞擊聲,汙染體已經突破了城牆的防禦。伊洛握緊能量槍:“我去守住入口,你們儘快找到啟動防禦的方法!”林深點頭,目光掃過大廳的石壁,發現角落有個與起源之樹根係形狀相同的凹槽。他讓蘇璃取出培育艙裡的飛蟲,飛蟲們集體飛進凹槽,翅膀的光流與凹槽的紋路融合,石壁緩緩移開,露出個隱藏的控製台。
控製台上有七個按鈕,按鈕的形狀對應著七顆行星。林深按下已經激活的三顆行星按鈕,大廳的穹頂突然打開,露出天空中的光帶,光帶凝聚成防護罩,將整個古城籠罩在內。汙染體撞擊在防護罩上,發出沉悶的響聲,卻無法穿透。
“暫時安全了。”蘇璃鬆了口氣,但很快又皺起眉頭,“可防護罩的能量在消耗,我們必須儘快找到第四顆行星。”林深看著圓盤上剩下的四顆暗星,其中一顆的位置正在閃爍,閃爍的頻率與沙漠星球遺跡裡的機械裝置能量波動相同。
“第四顆行星和沙漠星球有關聯,”他指著閃爍的暗星,“它的坐標應該藏在沙漠遺跡的信息裡。”艾拉立刻調出沙漠星球的探測數據,經過比對,很快鎖定了坐標。當坐標輸入導航,悖論種子晶體裡的行星圖案又亮起一顆,灰色矮星的影像則變得模糊了一些。
防護罩外的汙染體突然開始撤退,它們化作黑色的流螢,消失在森林深處。伊洛回到大廳:“它們在害怕激活的共生能量,但肯定會回來。”林深看著圓盤上的四顆暗星,心中清楚,接下來的旅程隻會更危險——汙染體已經察覺到他們的目的,不會再給他們從容探索的機會。
塔樓頂端的水晶突然投射出影像:第四顆行星表麵覆蓋著金屬地貌,城市的廢墟中,有紅色的植物在生長,植物的根須纏繞著機械殘骸,將其轉化為養分。影像的最後,一隻機械手臂從廢墟中伸出,手臂的關節處,有個與悖論種子晶體相同的接口。
“是機械與生物共生的星球。”林深眼神堅定,“那裡一定有我們需要的答案。”飛船離開古城時,他們看到原住民的石碑上,新的圖案正在形成——圖案中,“啟明號”的航線與共生光帶交織,像一條連接星辰的紐帶,紐帶的儘頭,七顆行星正在緩緩歸位。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