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號”的船身正在經曆詭異的“虛化”——穿過兩個宇宙群的邊界時,金屬外殼不斷在實體與透明間切換,艙內的儀器時而浮現古老的齒輪結構,時而化作流動的量子雲。艾拉緊盯著能量讀數,額角滲出虛擬的汗珠:“夾縫空間的法則是‘不確定性’,我們的存在狀態每0.3秒刷新一次,再這樣下去,飛船會徹底散成基本粒子!”
林深的手指在控製台上快速跳躍,試圖用萬域共鳴穩定結構。金色結晶突然迸發強光,灰羽的記憶沙粒在艙內凝成一道光網,將那些閃爍的儀器暫時固定成實體。“是‘記錄法則’在起作用。”他恍然大悟,“灰羽記錄的所有存在形態,成了我們在這裡的‘錨點’。”
當光網覆蓋整個船體時,“啟明號”終於穩定下來。舷窗外的景象令人失語:那是一片由純粹概念構成的海洋——漂浮的“正義”是棱角分明的銀色礁石,流動的“謊言”是紫色的粘稠液體,閃爍的“勇氣”是不斷炸裂又重生的星火。而海麵上空,無數透明的“法則絲線”縱橫交錯,將萬域與域外之境的法則連接成網。
“這是所有法則的源頭。”蘇璃的紫色結晶輕輕震顫,暗能量波紋在艙內勾勒出海洋的輪廓,“就像河流的發源地,所有平衡法則都從這裡流淌出去,隻是在不同的宇宙群裡,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林深注意到,海洋中央有一座由光霧組成的島嶼,島上矗立著一塊黑色的石碑。石碑表麵沒有文字,卻在不斷浮現各種法則的符號——萬域的共鳴紋、域外的交替符、悖論星係的時間印記,都在石碑上短暫停留後消散。
“那應該是‘本源碑’。”艾拉調出前共鳴者留下的星圖殘片,上麵標注的“法則之母”正是這片海域,“傳說所有平衡法則的核心,都刻在石碑背麵。”
“啟明號”緩緩駛入本源之海。船身劃過水麵時,激起的漣漪化作無數微型宇宙——有的宇宙裡,平衡法則是弱肉強食的循環;有的則是絕對平等的靜止。這些宇宙誕生又湮滅,像在演示法則的無數種可能性。
突然,海麵掀起巨浪。那些銀色的“正義”礁石開始碰撞,紫色的“謊言”液體順著法則絲線逆流而上,目標正是中央的本源碑。“是‘法則汙染’!”艾拉的屏幕上,代表萬域與域外的法則絲線正在被紫色液體侵蝕,“有失敗的法則在試圖篡改本源!”
林深立刻調動兩顆結晶的能量。金色與紫色的光流注入法則絲線,形成一道屏障阻擋汙染。但那些紫色液體異常頑固,甚至開始模仿萬域共鳴的頻率,偽裝成無害的能量滲透屏障。
“它們在學習我們的法則!”蘇璃的聲音帶著焦急,“這些是被宇宙群淘汰的失敗法則,聚集在夾縫空間伺機反撲。”
此時,本源碑突然亮起。石碑表麵浮現出一行古老的文字,由無數法則符號組成:“平衡的本源,是‘選擇’而非‘定式’。”
林深腦中靈光一閃。他不再試圖阻擋紫色液體,反而引導它們流向本源碑。當紫色液體接觸石碑的瞬間,那些代表“謊言”的粘稠物質突然沸騰,化作無數透明的氣泡——每個氣泡裡,都是這些失敗法則在其他宇宙群裡被修正的過程。
“原來如此。”林深看著氣泡中不斷變化的法則,“沒有絕對的失敗法則,隻有放錯位置的平衡。就像‘弱肉強食’在共生宇宙裡是破壞,在某些需要篩選的初生宇宙裡,卻是必要的平衡。”
本源碑上的文字開始重組,形成新的圖案:一個由無數岔路組成的迷宮,每個岔路儘頭都有不同的宇宙形態。“所有法則都是迷宮的岔路,”蘇璃的暗能量解讀出石碑的意識,“平衡不是找到唯一的出口,而是讓每個岔路都能通向自己的終點。”
當最後一滴紫色液體化作氣泡融入本源之海,海麵恢複了平靜。法則絲線上的汙染徹底消失,萬域與域外的法則符號在絲線上交替閃爍,像呼吸般和諧。本源碑背麵緩緩轉向他們,那裡沒有文字,隻有一麵鏡子——鏡子裡,映出“啟明號”與所有他們拜訪過的宇宙,也映出無數尚未探索的未知領域。
“鏡子在告訴我們,”林深輕聲說,“共鳴者也是法則的一部分。我們的旅程,本身就是平衡的一部分。”
金色結晶突然投射出下一個坐標,這個坐標不在任何已知的宇宙群裡,而是在本源之海深處的一個漩渦——漩渦中,不斷有新的法則符號誕生,又迅速被卷入未知的虛空。
“那是‘未名之域’。”艾拉的聲音帶著敬畏,“前共鳴者的記錄裡說,那裡是法則的‘草稿紙’,所有尚未成型的平衡概念都在那裡孕育。”
林深看著旋渦中閃爍的微光,像看到了無數等待被發現的故事。他握緊操縱杆,“啟明號”的引擎發出輕快的轟鳴,朝著本源之海的深處駛去。船尾激起的漣漪中,萬域的共鳴紋、域外的交替符、悖論星係的時間印記交織成新的符號——那是屬於共鳴者的獨特法則,名為“探索”。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