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新坐標位於萬域與初生之墟的邊界,那裡沒有恒星,沒有行星,隻有一片漂浮的星塵雲。這些星塵並非死寂的岩石碎片,而是閃爍著微弱的意識光芒——它們會主動避開“啟明號”的航線,會在船身周圍組成簡單的圖案,甚至有幾顆大膽的星塵,落在舷窗上,留下螺旋狀的痕跡,像是在打招呼。
“它們有基礎的思維能力,”艾拉的掃描儀捕捉到星塵的意識波動,屏幕上顯示出雜亂卻活躍的腦電波,“就像一群剛學會思考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
蘇璃的紫色結晶釋放出一道柔和的波動,嘗試與星塵交流。星塵雲突然沸騰起來,無數星塵聚成一隻巨大的手,輕輕觸碰“啟明號”的船體,然後散開,組成了萬域之樹的輪廓——顯然,它們“看”到了飛船記憶裡的景象。
“它們在模仿,”林深看著星塵的變化,想起了迷霧中的未成型法則,“但比那些法則更純粹,沒有被任何固有記憶束縛。”
就在此時,星塵雲的中心突然出現了騷動。一群暗灰色的星塵聚集起來,撞向周圍閃爍的同伴,將它們的意識光芒撞得黯淡。被撞擊的星塵開始無序地飄散,原本和諧的星塵雲,出現了混亂的裂痕。
“是‘意識衝突’,”艾拉快速分析,“暗灰色星塵的思維模式更具攻擊性,它們在試圖‘同化’其他星塵的意識。”
林深的金色結晶投射出輪回節點的畫麵——黑白太極圖中,明暗能量互相依存的景象。暗灰色星塵看到畫麵後,攻擊變得更加狂暴,它們聚成一道灰流,朝著“啟明號”衝來,仿佛將畫麵視為挑釁。
“它們不理解‘共存’,”蘇璃皺眉,“對它們來說,不同的意識就是威脅。”
林深突然想起灰袍人的話——失衡是平衡的鏡子。他引導金色結晶釋放出自己與灰袍人意識共存的記憶,畫麵中,暗紫色的光絲與金色光芒纏繞成穩定的三角,既不融合,也不衝突。
灰流在靠近飛船的瞬間停下了。暗灰色星塵開始緩慢地旋轉,有的星塵脫離灰流,飄向閃爍的同伴,用自己的意識觸碰對方的光芒,雖然依舊生澀,卻不再帶有攻擊性。
“它們在學習‘邊界’,”艾拉驚喜地看著屏幕,“知道不同的意識可以靠近,不必非要同化。”
星塵雲漸漸恢複和諧,暗灰色星塵與閃爍星塵組成了新的圖案——一半是狂暴的星雲漩渦,一半是寧靜的星環,中間由無數細小的星塵連接,像一條溝通的橋梁。
“這是它們的‘平衡契約’,”蘇璃輕聲說,“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共存的意義。”
林深的金色結晶突然收到一股強烈的意識流,來自星塵雲的深處。那意識流沒有具體的畫麵,隻有一種純粹的“疑問”——關於星塵的起源,關於它們為何會思考,關於這片宇宙之外是否還有更多的“同伴”。
“我們無法給它們答案,”他看向蘇璃,“但可以給它尋尋找答案的勇氣。”
他讓艾拉調出所有已知宇宙的星圖,投射在星塵雲上方。星塵們沸騰起來,無數意識光芒彙聚成一道光柱,直衝雲霄,像是在向宇宙宣告自己的存在。然後,它們開始有序地聚集,一部分星塵組成一艘簡陋的“飛船”,朝著萬域的方向飛去;一部分則朝著初生之墟的深處飄去;還有幾顆暗灰色星塵,主動留在原地,守護著星塵雲的核心——它們在用自己的方式,開啟了屬於星塵的旅程。
“它們不需要我們的指引,”蘇璃看著遠去的星塵飛船,“隻需要知道,不同的路都有意義。”
艾拉的屏幕上,新的坐標正在閃爍,這次的坐標旁標注著一行奇怪的文字:“那裡有一片會遺忘的海洋,所有落入其中的法則,都會變成新的故事。”
林深的目光落在星塵雲留下的橋梁圖案上,那裡的星塵仍在輕輕振動,像是在為他們送彆。他知道,這些會思考的星塵,終有一天會遇見其他的共鳴者,會在宇宙的循環裡,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下一站,會遺忘的海洋,”他調整航向,“去聽聽被遺忘的法則,都在講些什麼故事。”
“啟明號”駛離星塵雲時,身後的橋梁圖案化作一道光帶,與輪回節點的軌跡相連。林深回頭望去,隻見那艘星塵飛船已經駛出很遠,它的船身上,也印上了一個簡陋的太極圖——那是星塵們用自己的理解,畫出的平衡符號。
原來,平衡從不需要統一的形態。無論是複雜的法則循環,還是簡單的意識共存,隻要帶著探索的勇氣,每一種理解,都是平衡智慧的一部分。
而“啟明號”要做的,就是去見證更多這樣的世界,去傾聽更多宇宙的聲音。畢竟,宇宙的故事那麼長,他們還有很多時間,慢慢聽。
喜歡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迷霧紀元: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