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這邊,零星來往的船隻停下後周爹向前與其船夫攀談,之後慢慢挪到周舟吃饅頭的地方坐下,想看會兒河麵,卻很快被一群小孩圍住。
周爹擺擺手笑道:“今天沒有糖了。”
他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甩甩袖子拍拍胸口,攤手。周爹不紮針不練五禽戲時,沒事就來碼頭坐,偶爾分村裡小孩一些糖吃,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好吧,沒有吃的小孩們也沒馬上離開,他們好奇問道:“伯伯,你為什麼不回家?”
周爹推高草帽露出圓臉,和藹笑道:“阿伯走不動,要歇一歇。”
小孩們以為他是累了,周爹笑眯眯道:“還想不想吃糖?”得到小孩精神一震的回答後他說:“你們回家跟爹娘說,碼頭附近有大馬的人家收魚乾蝦乾。”
他伸出小拇指比劃,“這麼長的小魚乾,六文一斤收,蝦乾八文,明日可以挑到我家賣。”
“阿伯說話算話,到時給你們分糖吃。”
夫妻倆身上的錢已經不多,周娘親要做家事照顧丈夫,沒有太多空閒時間刺繡。如今一家人靠馬車運輸的收入生活,沒辦法像從前一般收到價好難得的貨物,買賣對象也有很大變化。
不過周爹樂觀,他想,賣什麼不是賣,能掙錢就行。
他估摸著響水村新房快建好了,打算在離開白石灘前收點乾貨。搞倒賣的,手裡沒貨心裡不安,空倉沒貨容易錯過掙錢時機,滿倉壓貨銀錢緊張,適當收貨分批賣出才能不斷入賬。
小孩們離開後,周爹將目光投向平靜的河麵,眯起眼睛任河風吹拂臉頰。無論如何生意是要做的,再難也要做。
病要治,生活要維持,住錦州也好響水村也好,他都想做小寶的靠山。
若有餘力就托夫夫倆往更高地方走,若心有餘力不足,他就努力安排好自己和蘭清,儘量不拖累孩子。
小寶周舟不知道他爹在為將來做什麼深遠打算,將來的事他想不到,他現在就忙著呢。
鄭則打算先賣出一部分筍乾,探探銷路。筍乾需得等到冬天才能賣出更高價格,現在不是好時機,深思熟慮後他想了個折中法子:從收來的筍乾裡挑出品質差的先賣掉。
鄭家父子在新房那頭蓋瓦片,挑筍乾的活兒周舟接過手來。
筍乾分為兩批,穀雨前和穀雨後。
穀雨前的第一批竹筍鮮嫩,竹節短間距小,味道鮮嫩,曬出來的筍乾品質上乘,價格可以賣得更高。鄭則用麻袋裝起來綁好。
穀雨後雨水充足,第二批竹筍拔節快容易老,筍節相對長一些,味道不如第一批筍乾。鄭則用籮筐裝,摞在一起。
麻袋裡的筍乾不動,全部留到冬天再賣。
臨泉村沒有分兩次收貨,村民賣貨時一股腦混在一起挑來給鄭則稱重,筍乾無法區分穀雨前後。周舟今天要做的,就是把籮筐裡混著品質更好筍乾挑出來。
可他還沒開始乾活呢,雜貨房的門一打開就先遇到難題了,摞得極高的麻袋和籮筐搖搖晃晃眼看就要迎麵砸下來,周舟“砰!”一聲迅速把門關上。
站在他旁邊的孟辛嚇了一跳,周舟頂住門,兩人無辜對視。
怎麼辦,開門筍乾就要砸,不開門又拿不到筍乾。
“辛哥兒,你去後院門廊,把阿娘晾曬穀子的竹篾席拖過來擺門口。”就讓筍乾砸在席子上吧。
孟辛轉身跑了兩步返回,他在周舟疑惑的眼神中尷尬地指指雜貨房,“粥粥哥,竹篾席就在裡頭。”
他天天在後院乾活,對門廊下的東西了如指掌,上次曬完蘿卜乾竹篾席就收進雜貨房了......
那算了,周舟決定就讓筍乾砸在地上,反正家裡的院子是青石板呢!“你先退遠點。”
門一拉開周舟立馬往旁邊躲,最頂上兩個結實的麻袋先砸下來,帶倒籮筐,筍乾灑了一地。
孟辛負責收拾撿起地上的筍乾,周舟力氣大點,他把雜物房的籮筐慢慢搬到院子裡,拖出竹篾席攤開倒在上麵。
這麼多筍乾肯定沒法一天挑完,能乾多少乾多少,周舟倒滿竹篾席就開始乾活。
三個村子的筍乾品質都很好,巴掌大的筍塊表麵附著乾淨的白霜,相互敲打時能聽到清脆乾巴的聲響,孟辛有樣學樣舉起一塊筍乾放到鼻子下聞,周舟深深吸了一口氣,問他:“辛哥兒,聞到什麼味道?”
孟辛陶醉地閉上眼睛,笑嘻嘻睜眼回答:“香香的。”
自然清香的竹筍味道,很好聞。
竹節短、形狀勻稱的筍乾就放進麻袋,竹節長,塊頭過大過小或切成條狀的筍乾,周舟放回籮筐。兩人戴著草帽在院裡挑了一上午,周舟眨眨眼睛,額上汗水流到臉頰他也隻得抬起肩膀擦擦。
太陽漸漸移至頭頂,周舟用麻繩束好口袋,挪到門口挨著牆邊放,準備做午飯。“辛哥兒,先提茶水去新房子那頭,然後去水田喊你哥回家吃飯,太晚攔不到牛車了。”
鄭大娘回家瞧見竹篾席上的筍乾就走不動道,她忍不住蹲下扒拉細看,“粥粥?哎呦,筍乾這好呢,曬得真乾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家曬的筍乾切得還是太細了些,鄭則收回來的這些就不錯,塊頭大肉也肥厚。
周舟從廚房窗口探頭:“阿娘,麻袋裡更好呢。”
鄭大娘當即蹲行到孟辛挑筍沒裝滿的麻袋旁,撈了一把看,還真是,筍乾尖尖竹節細密,筍根肥厚,一看就嫩得很,“真好,真好。”
午飯吃麵條,又快又管飽。孟久吃完後周舟喊他來房門口,他往孩子手心塞了十五個銅板,叮囑道:“大鍋飯吃不飽就到酒樓外頭買包子,彆省錢往家裡帶東西知道嗎,你大哥會買。”
孟久頭點得乾脆,說知道了,周舟有點懷疑他不會照做。
周舟又拿出兩雙新做的襪子裝到包袱裡,吃食用具都準備妥當,這才讓鄭則帶他去路口等牛車。
孟辛站在院門口目送哥哥和大哥走遠,小小聲歎了口氣。
幾日後,新房瓦片鋪設完成,周舟和孟辛也把筍乾全部挑好了。
新房門窗裝好這日,鄭老爹滿意地在新房前後晃悠,最後在觀荷亭處站定,“哎呀,還差這個池子了。”他大手一拍說道:“明天就去運淤泥!”
劉木匠的兒子院子裡和鄭則清算銀錢,劉木匠走到鄭老爹身邊答謝:“鄭屠戶,多謝你們照顧生意啊,今年開春還介紹熟人來與我家訂家具,真是十分感謝。”
鄭老爹大氣擺手,爽朗笑道:“哎哎,客氣客氣,都是看好你的手藝才與你家訂的。”
劉木匠父子的木工手藝精湛,價格實在,家具還有牛車幫忙送貨到村裡,遠在下河村都願意送,這都是憑他自己本事賺的。
“多謝多謝,新房家具還跟我家訂的話,”劉木匠低聲道:“我給你家便宜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