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支流三曲回環處,十二艘烏篷船緩緩靠岸。方漸踏著《河圖》金紋躍上青石碼頭,鎏金牌匾正滲出墨色噬文。林觀潮突然按住懷中《炁綱性理圖》,圖中迷津鎮地脈經絡竟與莆田三十六峰刑天石像遙相呼應:"蒙哥汗在借地脈喂養戰魂!"
寅時更鼓穿透薄霧,書院弟子將典籍藏入啟動在建不久的林家大院時,趙承嗣突然嘔出黑血。他撕開衣襟,胸口浮現泉州港沉船的《武經總要》殘紋——蒙軍黑袍祭司竟將戰死的南宋水師魂魄煉成噬文蠱蟲,此刻正沿著閩江水脈溯流而上。
"起陣!"方漸將紫陽玉玨按入銀杏樹根,千年古樹突然琉璃化。葉片間流轉的《四書集注》金篆與蒙童誦讀聲共鳴,在迷津鎮上空結成"誠意正心"四字天幕。遠處傳來戰馬嘶鳴,五裡坡已升起蒙軍狼頭纛旗。
辰時日光穿透雲層,蒙軍陣前突然立起三十六丈高的刑天石像。黑袍祭司展開血色《戰神訣》,石像巨斧劈砍處,《三字經》冰棱如暴雨傾瀉。方漸瞳孔金銀雙色暴漲,量天尺揮出"格物致知"陣圖,卻發現冰棱斷裂麵滲出文天祥手書的《正氣歌》殘頁。
"他們在用文心反噬!"林霆踏著《奇門寶曆》星位躍上飛簷。蒙哥汗虛影自雲端顯現,手持半塊噬文碑拉弓如滿月:"爾等可知,這迷津鎮本是戰神殿的噬文熔爐?"箭簇離弦瞬間,整片銀杏林突然逆轉《洛書》紋路,將文脈金線扭成蒙軍生辰血咒。
方漸脊骨二十四節文骨離體飛旋,在虛空刻下陸九淵"宇宙即吾心"真言。紫陽玉玨突然炸裂,碎片中浮現初代方懷遠剜心刻刀的虛影——刀鋒正與蒙哥汗手中半塊《武經總要》嚴絲合合。兩股力量相撞的刹那,迷津鎮地宮突然傳出瓷器碎裂聲。
未時三刻,林家大院地磚轟然炸裂,露出深埋地下的青銅編鐘。每口鐘麵都幻化顯現被俘儒生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批注,此刻竟逆轉為噬文符咒。趙承嗣突然躍入鐘陣,以身為筆蘸取文心血:"存天理!"
血字觸到鐘麵的刹那,莆田方向傳來震天龍吟。草堂書院廢墟中的刑天石像突然調轉斧刃,將噬文黑霧劈回蒙軍大營。方漸嘔出帶星圖的精血,看見掌心跳動的文武道種已生出裂紋——樹芯裡封印的《奇門寶曆》終章殘頁,正與蒙哥汗手中半塊碑文共鳴。
"快封地脈!"林觀潮將染血的《炁綱性理圖》拋向銀杏樹冠。枝葉間突然浮現陸明心消散前的箴言:"文武同心,天柱乃成。"三百盞青銅河燈自根係升起,燈光凝成福州至迷津鎮的水路星圖——那正是南宋流亡朝廷即將南逃的路線。
酉時殘陽如血,元軍鐵騎突然如潮水退去。方漸撫摸著門楣上逐漸褪去的噬文血痕,發現青石縫隙裡嵌著半枚青銅箭頭——箭簇刻著"景炎元年"銘文,正是宋端宗在福州改元的年號。江風送來蒙童夜讀聲,其中竟夾雜著戰神殿祭司的噬文咒語。
"他們在等。"林觀潮展開修複的《文脈築樓圖》,圖中莆田至迷津鎮的地脈金線已生出黑斑:"當流亡朝廷的龍氣途經此處,便是噬文陣徹底激活之時......"
子夜更鼓響徹山澗時,方漸看見銀杏樹芯的文武道種突然裂開——半片道種化作《武經總要》殘頁飛向北方,另半片凝成《白鹿洞書院揭示》沒入地脈。遠處海麵忽現千艘戰船虛影,桅杆上"張"字帥旗獵獵作響,正是南宋水師最後的精銳。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再道……
喜歡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請大家收藏:()奇門寶曆三部曲之上古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