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腹地的“九州陰司”主控中心燈火通明,如同地底不落的太陽。巨大的全息屏幕上,“社稷守護大陣”流淌的山河虛影依舊厚重,頑強抵禦著外部玄學會鑽探帶來的持續低頻震顫。警報紅燈的閃爍頻率已從急促的尖峰緩和為規律的低鳴,五個小時的喘息期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靈籍檔案係統運行穩定,接入魂靈信息流同比增加15,無異常擁堵。高危預警成功觸發兩次,均已隔離處置。”蘇晚晴的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卻異常清晰,她指著全息屏上那幽藍色的球形圖標——代表“靈籍”的雛形係統,其內部正流淌著無數代表魂靈信息的光點軌跡。“它現在就像陰司的神經網絡,效率提升至少30。但…還不夠。”
她的指尖劃過屏幕,調出一份加密檔案。畫麵中心是一幅經過處理的腦波圖譜——來自蓉城那個在“輪回初啼”中閃現異常波動的新生兒。圖譜一側是與之高度吻合的、源自“陰司”某個被淨化魂靈的信息印記殘留片段。兩者並列,如同跨越生死的孿生信號。
“y0741,生前是蓉城一名中學教師,車禍離世,魂靈狀態穩定,執念輕微,經‘孽鏡台’評估、‘孟婆湯’淡化處理。四十七天後,蓉城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王梓軒誕生,其出生瞬間捕捉到的腦波峰值與y0741的信息印記核心頻率吻合度達到驚人的92.7。”蘇晚晴的聲音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靜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這是孤證,但更是曙光。我們需要數據,海量的、嚴謹的、可重複觀測的數據!否則,‘輪回’就永遠停留在‘現象’層麵,無法被理解,更無法被優化、掌控!這是陰司存在的終極意義之一!”
林默盤坐在靜心台上,周身流轉的伏羲血脈之力如溫潤的溪流,滋養著強行溝通“九幽之心”帶來的精神疲憊。他的目光落在新生兒那純淨卻帶著神秘印記的腦波圖譜上,又轉向屏幕上代表無數等待“歸宿”魂靈的幽藍光點。“‘輪回初啼’…是規則的回響,也是我們撬動陰陽平衡的支點。”他看向沈舟,“沈總,陰司根基初立,但前路凶險。玄學會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慢慢研究。我們需要一雙眼睛,一雙能時刻盯著這‘回響’的眼睛。”
沈舟一直凝神聽著,此刻眼中精光一閃,屬於商業巨擘的決斷力瞬間取代了之前的凝重。他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在虛擬鍵盤上快速勾勒,一張覆蓋全球主要人口密集區的電子地圖瞬間展開。
“眼睛,必須無處不在,且足夠隱秘。”沈舟的聲音沉穩有力,“我提議,啟動‘搖籃計劃’。由沈氏集團‘未來生命科學基金會’全額資助,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新生兒出生率高、醫療條件成熟、且具備一定數據研究基礎的城市,依托現有、或新建的高端私立婦產醫院、大型公立醫院新生兒科研究中心,設立‘搖籃觀測站’。”
地圖上,十幾個光點被迅速點亮:江城依托沈氏控股的聖心國際婦產醫院)、燕京合作燕大附屬第一醫院新生兒研究中心)、蓉城川華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申城、羊城…甚至延伸至海外幾處華人聚集、醫療條件優越的都市。
“觀測站的核心任務:”
沈舟的手指在虛擬屏幕上劃過,一份簡潔的項目書雛形浮現:
超敏傳感矩陣:每個站點配備最前沿的非侵入式量子級聯腦波監測儀偽裝為高級嬰兒監護設備)、高精度環境能量場波動記錄儀集成於建築環境控製係統)、生物微弱電磁場譜分析陣列。目標:捕捉新生兒出生瞬間及產後關鍵期的全部生理與潛在能量信息。
數據黑洞:建立獨立物理隔絕、多重量子加密的本地數據中心。所有原始數據本地脫敏、加密預處理,再通過沈氏集團掌握的衛星加密信道,點對點傳輸至泰山“陰司”主數據庫——“靈籍”的專屬加密分區代號“搖籃”)。確保數據鏈路絕對安全,物理隔絕互聯網。
倫理與偽裝:項目對外宣稱“全球新生兒腦發育與早期環境因素長期追蹤研究”,由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背書蘇晚晴母校及合作實驗室掛名),簽署嚴格的倫理審查協議和知情同意書。所有設備外觀、研究流程設計均符合主流醫學科研規範,完美融入背景。
人員配置:核心負責人由沈氏集團絕對信任的醫療高管或科學家掛名。實際技術運維與數據初步分析團隊,由蘇晚晴實驗室秘密派遣經過嚴格審查和“基礎認知防護培訓”防精神窺探)的工程師,常駐或定期巡檢。一線數據采集則由不知情的、簽署了嚴格保密協議的醫院專業醫護完成。
“資金、場地、設備、明麵上的手續和掩護,沈氏來解決。”沈舟看向林默和蘇晚晴,語氣斬釘截鐵,“你們需要做的,是提供最核心的技術支持——如何讓這些冰冷的儀器,真正‘看’到我們想看到的‘印記’?以及,如何在海量數據中,大海撈針般找出那微弱的‘回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晚晴眼中燃起熾熱的研究之火,她立刻調出“陰司”內部關於“輪回初啼”的所有數據模型和理論推演界麵。“關鍵在於‘信息印記’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我們已有的孤例y0741與王梓軒)是唯一的鑰匙。”她語速飛快:
特征錨定:基於y0741魂靈在“陰司”被淨化、淡化處理後的最終穩定信息態,結合王梓軒出生瞬間捕捉到的異常腦波峰值,反向建模,提煉出“y0741型”信息印記可能具備的核心頻率特征譜、能量衰減模式、信息熵值波動範圍。
環境濾噪:新生兒出生環境複雜母體生物場、醫療器械乾擾、人員活動),觀測站的環境能量監測儀數據將用於構建強大的實時濾噪模型,最大限度剝離背景乾擾,凸顯可能的“印記”信號。
‘靈籍’比對庫:在“搖籃”分區內,同步建立所有進入“陰司”、經過基礎處理、狀態標記為“待輪回印記穩定”的魂靈信息摘要庫剝離詳細記憶,隻保留核心信息特征碼,類似dna指紋)。這是比對的源頭。
智能關聯引擎:開發專用的高維模式識彆與弱信號關聯算法,實時比對新生兒監測數據流與“靈籍”魂靈特征庫。一旦發現疑似匹配達到預設的置信度閾值),係統自動標記、告警,並將加密數據包含新生兒匿名id、時間戳、疑似匹配魂靈id)推送至蘇晚晴和林默的專屬終端。
“這是個概率遊戲,也是大海撈針。”蘇晚晴坦承,“但觀測站越多,新生兒數據流越大,‘靈籍’待輪回庫越充實,我們撈到針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一次成功的匹配,不僅驗證理論,更能幫助我們修正算法,理解‘印記’傳遞的規則、強度、影響因素…最終,或許能窺見‘輪回’的部分真相!”
林默走到巨大的全球地圖前,凝視著那些被點亮的“搖籃”光點。它們如同在人類生命最蓬勃的起點布下的無聲哨所。“觀測站是眼睛,也是耳朵,傾聽生命最初與往昔的回響。”他伸出手指,虛點向江城聖心醫院的位置,“這裡,作為第一個示範點。晚晴,你親自帶核心團隊過去,確保傳感陣列的部署萬無一失,特彆是那個‘特征錨定’模型的傳感器校準。沈總,燕京和申城的站點,同步啟動,以聖心的經驗為藍本快速複製。蓉城的觀測站…優先級提到最高,那裡已有‘初啼’樣本。”
“明白!”沈舟立刻著手安排,“聖心那邊,院長是我的老同學,絕對可靠。我親自去談,今天下午就啟動場地改造和設備采購流程,一周內硬件到位。晚晴團隊隨時可以進駐。”
“蓉城川華婦幼那邊,我去。”陳浩的聲音突然從通訊器傳來,他剛處理完外圍警戒的輪換,“那邊我熟,道上…咳,地麵上的關係也還有點。保證設備和人員過去順順利利,不起半點幺蛾子。順便,看看那個小王梓軒,嘿,咱這也算看著‘輪回’長大的叔叔了?”他試圖用慣常的痞氣衝淡基地裡過於凝重的科研氛圍。
林默嘴角微不可察地彎了一下:“注意安全,低調。你的任務是確保觀測站物理安全和本地協調順暢,技術問題交給晚晴的人。”
“得令!保證把‘搖籃’捂得嚴嚴實實!”陳浩的聲音帶著乾勁。
七天後,江城,聖心國際婦產醫院。
頂層的vip特護區被悄然改造。表麵依舊是奢華溫馨的產休一體化套房,但在牆壁夾層、天花板吊頂、甚至特製的嬰兒保溫箱底座內,蘇晚晴團隊精心部署的傳感矩陣已悄然運轉。量子級聯腦波監測儀的探頭被巧妙地集成在柔軟的無感嬰兒頭箍內;環境能量場記錄儀的微型節點偽裝成精美的壁燈裝飾;生物電磁陣列則隱藏在房間角落的綠植盆栽中。
蘇晚晴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米白色職業套裝,鼻梁上架著一副無框眼鏡,氣質乾練而專業,與周圍聖心醫院高管、掛名項目負責人的醫學教授們站在一起,毫無違和感。她正對幾位負責具體數據采集的護士長進行最後的“上崗培訓”。
“…所以,這款新型監護頭箍,采用了我們實驗室最新的柔性傳感材料和無線傳輸技術,能更舒適、更精準地捕捉寶寶睡眠和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活動,對研究早期腦發育非常有價值。”蘇晚晴指著pad上顯示的、經過偽裝處理的腦波界麵,語氣溫和而充滿說服力,“操作很簡單,就像給寶貝戴上一個小發帶。數據會自動加密上傳到我們醫院的本地研究服務器。請務必確保在寶寶出生後第一時間佩戴,尤其是出生後的‘黃金一小時’,數據最為關鍵。這是知情同意書,需要媽媽或監護人簽字確認參與這項意義重大的長期追蹤研究…”
護士長們認真記錄著,眼神裡是對高端科研項目的敬畏與好奇,渾然不覺她們每日經手的,將是可能顛覆人類對生死認知的絕密數據。走廊裡,抱著文件的年輕研究員實為蘇晚晴的工程師)匆匆走過,胸前掛著“未來生命基金會搖籃計劃項目組”的工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