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蓉城,川華婦幼保健院新院區。
陳浩穿著一身休閒夾克,像個來看望朋友的普通家屬,溜溜達達地走進新落成的科研樓。大樓門口掛著“華西未來生命聯合新生兒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嶄新銅牌。他熟門熟路地避開主要通道,從消防樓梯溜到地下一層設備間。
“浩哥!”一個穿著工裝、身材敦實的中年漢子早已等在裡麵,是陳浩過去的“老關係”,現在承包了醫院部分基建維護的老趙。
“老趙,都弄好了?”陳浩壓低聲音。
“放心!您吩咐的那幾間‘特殊’觀察室,線路、管道、通風口都按圖紙改好了,預留了接口和隱藏空間。”老趙拍著胸脯,“設備今天下午就能運進來安裝,走的是正規的醫療科研設備采購渠道,手續齊全,保證沒人起疑。安保那邊我也打過招呼了,這片區域以後歸我們工程部重點維護,外人靠近不了。”
“夠意思!”陳浩遞過去一個厚厚的信封,“兄弟們的辛苦費。嘴巴嚴實點,這項目金貴著呢,沈總親自盯的。”
“懂!絕對爛肚子裡!”老趙眉開眼笑地收下。
陳浩走出設備間,靠在走廊冰冷的牆壁上,摸出根煙沒點,隻是聞了聞。他抬頭望向樓上,仿佛能穿透層層樓板,看到那些即將降生的小生命。他低聲嘟囔:“小娃娃們…你們身上,到底藏著啥秘密啊?浩叔給你們站好這班崗…”
泰山,“九州陰司”主控中心。
巨大的全息屏被分割成十幾個小窗口,分彆對應全球各地陸續上線或建設中的“搖籃觀測站”實時狀態。江城聖心的畫麵最為清晰穩定,綠色的“運行中”標識不斷閃爍。代表數據流的微弱光點正通過獨立的衛星加密信道,源源不斷地彙入“靈籍”係統深處那個名為“搖籃”的加密分區。
蘇晚晴已經返回,正和她的核心團隊王教授、方媛等)緊張地調試著那個至關重要的“智能關聯引擎”。屏幕上,複雜的算法模型如同精密的齒輪組正在高速磨合。左側是不斷刷新的、從江城聖心傳來的新生兒實時匿名腦波數據流已脫敏處理);右側則是“靈籍”係統中標記為“待輪回印記穩定”的魂靈特征碼數據庫yxxxx)。中間的核心區域,高維比對正在無聲地進行,如同在浩瀚星海中尋找兩粒特定軌跡的塵埃。
林默站在蘇晚晴身後,目光沉靜地注視著屏幕。伏羲血脈賦予的敏銳感知,讓他能隱約“聽”到那數據洪流深處,無數新生命誕生時發出的純粹而強大的生命脈動,以及…那隱藏其中、微不可察、如同遙遠回音的往昔印記。
沈舟則在與燕京、申城站點的負責人進行加密視頻會議,協調資源,解決推進中遇到的各種現實問題——某個進口傳感器的海關清關延誤,某家合作醫院的倫理委員會需要補充材料,某個海外站點的本地法規限製…商海的博弈與資源的調度,同樣是這場宏大科研不可或缺的基石。
時間在密集的鍵盤敲擊聲、加密通訊的低語和數據流的無聲奔湧中流逝。
突然!
嗡——
“搖籃”分區內,一個刺目的紅色標記猛地跳出!發出低沉的嗡鳴警報!
屏幕中央,代表實時比對進程的進度條瞬間鎖定!
關聯目標:新生兒匿名id:[hshx001](江城聖心,10月7日,序列001)
疑似匹配魂靈:y1886
匹配置信度:85.7(核心頻率特征高度吻合,能量衰減模式匹配度>90)
魂靈y1886摘要:來源空洞:次級089西南某省)。生前:退休機械工程師,壽終正寢。魂靈狀態:極度平靜,無顯著執念。處理路徑:經“孽鏡台”快速評估無業力)>“孟婆湯”基礎淡化>“待輪回”狀態已維持12天。無特殊標記。
新生兒狀態:男嬰,出生時間:7分鐘前。生理指標正常。腦波峰值序列特征與y1886魂靈核心信息印記特征圖譜比對結果已標紅顯示。
整個主控中心瞬間陷入一種奇異的寂靜,隻剩下儀器運轉的低鳴和警報的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個刺眼的紅色標記和跳動的85.7置信度上。
蘇晚晴的呼吸微微一滯,手指懸停在控製台上,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王教授猛地摘下眼鏡,使勁擦了擦又戴上,湊近屏幕。方媛捂住了嘴,眼睛瞪得溜圓。
陳浩的聲音突然從蓉城站點的加密線路強行插了進來,帶著難以置信的咋呼:“我靠!老林!蘇妹子!成了?!這就…撈到針了?!還是根這麼…平平無奇的針?”他顯然也通過權限看到了警報提示。
沈舟結束了視頻會議,快步走到主控台前,看著那簡短的魂靈摘要退休工程師,壽終正寢),又看看那高達85.7的匹配度,眼神複雜。這並非驚天動地的英魂轉世,隻是一個平凡生命寧靜的歸宿與新生。但這平凡,恰恰印證了某種規則的存在。
林默緩緩上前一步,伸出手,指尖輕輕觸碰全息屏上那個代表新生兒的匿名id,以及旁邊那個屬於y1886的冰冷編碼。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穿透了空間,看到了江城聖心醫院產房裡那個剛剛睜眼、茫然打量世界的男嬰,也看到了那個在“陰司”忘川中平靜等待、最終化作一道信息微光的退休老人的身影。
“不是針,陳浩。”林默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一種洞悉的平靜,在寂靜的主控中心裡回蕩,“是漣漪。一個平凡的靈魂歸於寧靜,其存在消融前泛起的最後一道漣漪,跨越了生死的界限,在另一個嶄新的生命之泉中,激起了一絲微不可察的回響。”
他收回手指,目光掃過屏息凝神的眾人,最終落在蘇晚晴身上,也落在那象征著係統化研究起點的“搖籃”分區。
“記錄在案,標記追蹤。‘搖籃計劃’,觀測到第一次‘回響’。”林默的聲音不高,卻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為這一刻蓋棺定論,“現在,我們有了第一個對照數據。科學…才剛剛開始。”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