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才有突破。”林默目光深邃,“‘青鸞’不僅是探測器,更是我們對深空技術路線的驗證平台。它的每一步,都在為沈舟的‘天梯’和更遠的未來鋪路。”他能感覺到,隨著“青鸞”遠離地球,自己血脈中那份屬於伏羲的、對浩瀚星空的悸動,似乎也微弱地回應了一下。
陳浩則盯著“青鸞”尾部推進器那幽藍電漿的特寫畫麵,咂咂嘴:“嘖,這‘夔鼓’技術真夠勁!以後要是能給咱們的‘秩序木鳶’裝上這玩意兒,追玄學會那幫孫子還不是跟玩兒似的?”他已經在幻想自己駕駛著裝備了超級推進器的木鳶大殺四方的場景了。
趙正剛沉穩的聲音響起:“技術突破值得欣喜,但‘青鸞’的任務才剛剛開始。小行星帶環境複雜,玄學會未必會坐視不理。通知‘諦聽’全球監控網,尤其是近地軌道和地月空間,提高警惕,嚴防任何異常空間擾動或電磁乾擾信號!”
“是!”負責通訊的軍官立刻領命。
“青鸞”以驚人的速度穿越地月空間,幽藍色的電漿尾跡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下劃出一道短暫而絢麗的光痕。它沒有做任何停留,目標明確地朝著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那片由無數大小天體組成的小行星帶疾馳而去。探測器內部,搭載的多種先進儀器開始工作:高分辨率多光譜成像儀、物質成分分析儀、磁場與引力場探測器…以及最重要的,隱藏在“天工絲”外殼下的空間符文感應陣列和超微型“夔鼓”能源核心監控單元。
深空探測院數據分析中心。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分割著來自“青鸞”的各類實時數據流和初步成像畫麵。秦院士和一群核心科學家圍在主控台前,神情專注。
“‘天工絲’外殼溫度穩定,宇宙射線及微流星撞擊數據遠低於安全閾值!空間穩定符文場運行完美,有效抵消了太陽風粒子流的擾動!”負責材料與結構監控的科學家聲音帶著激動,“秦老,我們成功了!‘天工絲’和符文技術完全經受住了初步的深空環境考驗!”
秦院士緊握的拳頭微微鬆開,眼中精光一閃:“好!繼續監測!重點觀察長期效應!推進係統呢?”
“‘夔鼓’脈衝推進陣列工作穩定,能量轉化效率達到理論值的92.7!比地麵測試還高出兩個百分點!深空環境似乎對它的能量傳導更有利!”推進係統負責人也難掩興奮,“按照這個效率,‘青鸞’抵達小行星帶核心區域的時間,將比原計劃提前至少15!”
屏幕上,一幅幅由“青鸞”傳回的高清深空影像不斷刷新。深邃無垠的黑色背景上,星辰如同鑽石般璀璨,遙遠星雲的瑰麗色彩若隱若現。當探測器掠過月球軌道時,傳回了一張令人屏息的照片:巨大的、坑窪不平的月麵懸浮在黑暗的虛空中,遠處是蔚藍的地球家園,在陽光下散發著迷人的光輝。這張照片立刻被官方媒體公布,配文:“青鸞回眸:地月相依”。
這張照片,瞬間引爆了全球網絡,也第一時間出現在了林默父母的電視屏幕上。
“我的老天爺…”林母看著屏幕上那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的月球和地球,震撼得說不出話。
林父也看呆了,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這…這是從那隻‘青鸞’鳥眼睛裡看到的?乖乖…這比咱們去鎮上照相館拍的清楚多了!”
林母回過神,立刻掏出手機拍照發群裡,語音激動得語無倫次:“快看快看!青鸞鳥從天上拍的照片!把月亮和咱家地球都拍下來了!跟神仙看咱們一樣!太清楚了!默默他們太厲害了![大哭][大哭][大拇指]”
家庭群裡再次沸騰。
蘇晚晴:[圖片]叔叔阿姨,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以如此清晰和獨特的視角回望地月!意義非凡!默默他們團隊的技術功不可沒!
林默:[微笑]爸,媽,照片收到了。技術進步的成果。家裡天氣還好嗎?
發射成功後的第七天。
“青鸞”已經穿越了廣袤的星際空間,距離地球數千萬公裡。按照預定程序,它即將啟動第一次高精度軌道修正,並開啟對小行星帶外圍區域的初步掃描。
深空探測院數據大廳。
氣氛比發射時更加緊張。這一次的軌道修正,將首次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全麵驗證“青鸞”的深空自主導航能力、空間符文對複雜引力環境的實時適應能力,以及超遠程高帶寬通信的穩定性。秦院士坐鎮中央,沈舟也再次親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青鸞’,這裡是西昌深空測控中心,準備執行t+168小時軌道修正指令,請確認狀態。”指令長沉穩的聲音通過深空通訊鏈路發出。
短暫的信號延遲後,“青鸞”的回應傳來,信號清晰穩定:“青鸞收到。係統自檢完畢,狀態良好。空間穩定場運行正常,引力參數已更新。夔鼓推進陣列預熱完畢。準備接收修正參數。”
一串精確到小數點後十幾位的軌道修正參數被發送出去。
“‘青鸞’收到修正參數,校驗無誤。軌道修正程序啟動,倒計時,3,2,1…點火!”
數千萬公裡外,漆黑的深空中,“青鸞”尾部那幽藍色的電漿光柱再次精準噴發!雖然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但通過探測器傳回的自身狀態數據和遙測信號,控製大廳的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它的姿態、速度矢量正在發生極其精密的調整!
“修正脈衝持續中…姿態穩定!”
“速度矢量偏移量符合預期!”
“空間符文引力場感應器工作正常,微調抵消木星引力攝動!”
“修正完成!新軌道參數確認!誤差小於百萬分之一!”
“遙測信號強度穩定!數據下行速率…達到設計峰值!”
當最後一項關鍵數據確認無誤的報告聲響起,整個控製大廳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和掌聲!工程師們激動地互相擊掌擁抱。這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軌道修正,更是對“天工絲”、“空間符文”、“夔鼓能源”、“超遠程通信”這一係列顛覆性技術組合在極端深空環境下的完美驗證!
秦院士長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他轉身,用力握住了沈舟的手:“沈董!成了!我們成了!這條技術路線…走通了!”
沈舟的手也微微有些用力,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對浩瀚星海的無儘野望:“秦老,辛苦了!這僅僅是開始!‘天梯’…不再是夢了!”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控製大廳的穹頂,看到了那根由“天工絲”編織、連接天地的銀色階梯。
“青鸞”姿態穩定地繼續飛行,它搭載的高分辨率成像儀,如同神鳥銳利的眼眸,緩緩掃向近在咫尺的那片由無數碎石和冰封天體組成的混沌之地——小行星帶。鏡頭緩緩聚焦,第一顆被鎖定的、直徑約數十公裡、形狀不規則的小行星影像,正被壓縮成海量的數據流,跨越數千萬公裡的冰冷虛空,向著蔚藍色的家園奔湧而來。
人類的深空探索,在這一刻,被一隻名為“青鸞”的科技神鳥,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它不僅傳遞著來自未知之地的信息,更承載著一個文明掙脫搖籃、向星海深處探出第一隻真正有力“爪牙”的野望與榮光。
喜歡科技重鑄天庭請大家收藏:()科技重鑄天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