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喜站起,招呼道‘花喜鵲!丹丹!你們這麼快就來啦!這位是?’
花喜鵲笑嘻嘻的點了個頭,難得的沒有多說話,倒是文丹丹低聲解釋了一句“我們連夜坐飛機過來的!”
然後才指著老者道“這位是微塵道長,是我們局裡的高級供奉,也是龍虎山正一祖庭碩果僅存的兩名紫袍法師之一!已經五次加籙,得授《上清大洞經籙》!”
聞言我頓時一驚,我和師父所在的老君觀,分屬清微派,本就是正一分支,因此非常清楚得授《上清大洞經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可能很多玄門之外的朋友不太清楚,道門之中修道之士,其實也有品階劃分。
《三洞奉道科誡》將道士分為六種,從上至下,分彆是;
天真道士——所謂體合自然,內外純靜,稱太真!
神仙道士——變化不測,超離凡界者為神仙!
幽逸道士——含光藏輝,不拘世累為幽逸!
山居道士——幽潛學道,仁智自安稱山居。
出家道士——舍諸有愛,脫落囂塵謂出家!
在家道士——和光同塵,抱道懷德是在家!
祭酒道士——屈己塵凡,救度危苦為祭酒!
剛剛跨入道門的人,是沒有資格受籙的,必須經過傳度。
所謂傳度,傳指的是傳授,度指的是度化,凡是有道教信仰的人,首先要師父引進道門。
經過師父傳度後,才能獲得由凡入玄的第一級階梯,得傳度世之法。
傳度之後,經過若乾年的修煉和考核,積累足夠的功德,才能取得授籙的資格。
而受籙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通《早晚功課經》,誦《老子道德經》、《度人經》。
初授三年後可申請升授,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通正一諸經;
升授八年後可申請加授,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經籙》,通上清經。
加授十二年後可申請加升,加升《上清三洞經籙》,通三洞經。
而《上清大洞經籙》,屬於道教中的高級法職,並非年限夠就能申請,還必須通曉相關經典並經過“三大師”考核,並依據功德才能選擇性的晉升。
無功無德者,妄欲升遷,反遭天遣。
眼前之人居然得授《上清大洞經籙》,在道門中那是天師真人一類的存在,實在是鳳毛麟角般的稀罕人物。
今日居然能夠當麵得見,我心中實在是激動難當,就像現在的小年輕,見到自己心儀的偶像一般。
我連忙疾步上前,正衣冠,拱手行禮,“福生無量!真人慈悲!”
老者含笑還了一個禮“道友慈悲!不必多禮,你我分屬玄門中人,叫我一聲道友即可!!”
我連忙謙遜道“不敢當不敢當!真人折煞晚輩了!”
老者見我心誠,想了想,展顏道“這樣吧,你們老君觀本是正一分支,論輩分我和你師父張九爺也是平輩,你如果不嫌棄,叫我一聲微塵師叔也可以!”
我聞言大喜,趕緊重新行了一禮“那晚輩就不客氣了,師叔在上,長生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