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霓虹各地開始拉起鐵絲網。
隨著王奇最終決定下達,龐大的戰爭機器再次開動,但這一次目的不再是毀滅而是重塑。
一項史無前例的分治計劃開始在列島上強製推行。
首先到來的是地理和行政上徹底割裂,工程部隊和測繪人員在重兵護衛下開赴各地。
他們依據計劃、山川地形以及戰略考量,開始在霓虹原本統一的國土上劃出一道道冰冷的界限。
九州島在計劃表上麵是一個小整體,實際地區行政劃分又再細分化,九州島被一分為二,北九州和南九州,以連綿的山脈為界。
中部地區的山陰道和四國等地在地圖上是一整塊,內部其實也是一分為二,要碎上加碎,唯一完整的隻有北海道了。
舊的霓虹國號被正式廢除,任何公文中嚴禁使用,代之以嚴格的地理名稱。
鐵絲網和簡易的隔離牆開始出現在城鎮之間和公路兩旁,原本四通八達的新乾線和高架路網被切斷,各處設立嚴格的檢查站。
de軍和衛星國軍隊的士兵駐守在這些新誕生的邊境線上,冷漠檢查著極少被允許通行的車輛和人員的證件,這些人都是滑跪的前霓虹官員。
這些人還不知道,當他們前往自己的工作地後,自己將要永遠和自己家鄉告彆。
對於普通平民而言,這一切如同夢魘延續。
生活並未因戰鬥停止而改善,反而陷入了另一種更令人窒息的停滯和混亂。
一個星期後。
在關東地區,原dongjing都澀穀區的一片廢墟旁,一名公司職員渡邊茫然看著一群de軍工兵正在豎立帶有“grenze”邊界)字樣標牌。
牌子上箭頭指向西邊寫著近畿,指向東邊則寫著關東。
“我們公司…在橫濱的工廠現在算中部了?”
渡邊對著身旁的鄰居喃喃自語,後者同樣一臉麻木。
“那我下個月的救濟金該去哪裡領?是去關東的辦公點,還是中部的?我的戶籍原來在dongjing,現在dongjing屬於哪?”
鄰居搖了搖頭,表示關東這邊發的配給證,但到了中部就不認了。
據說昨天村上先生想過去看看他姐姐,但他在檢查站被攔了下來,說沒有跨區通行證,渡邊聽到焦急詢問。
“通行證?那要去哪裡弄?”
“不知道,好像要去一個叫專員轄區辦公室的地方申請申請,但那裡擠滿了人,而且…他們好像更優先處理那些懂外語或有技術人,除了我們現在的地方外,好像不能在其他地方滯留超過一個月。”
類似的困惑和絕望在各地上演。在近畿和中部的交界處,原本繁忙的貨運鐵路如今空空蕩蕩。
一輛試圖運送緊急藥品的卡車被攔在檢查站前,當地人司機焦急解釋著,行行好通融一下,但駐守de軍士兵隻是重複著規定。
要求其出示中部和近畿雙方簽發的貨物轉運許可,時間在僵持中流逝,車上藥品無法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