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有一座城市叫崇左市,崇左市有一座縣城叫寧明縣,寧明縣有一個風景區叫花山岩畫風景區。
花山岩畫,顧名思義就是把畫畫在岩壁上。用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岩畫,你根本就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把這些畫畫到上麵,又用了什麼樣的顏料讓這些畫能夠經曆上千年的風雨而不褪一點點顏色。
實際上,花山岩畫不僅僅是在寧明縣,在崇左的龍州縣、扶綏縣、江州區均有分布。岩畫主要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寧明縣為第一遺產區,龍州縣為第二遺產區,江州區和扶綏縣為第三遺產區。係戰國至東漢時期嶺南左江流域當地壯族先民駱越人群體祭祀遺留下來的遺跡。岩畫繪製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已有2000多年曆史,其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麵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罕見,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
花山岩畫因其景觀、岩畫與中國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生動而豐富的社會生活融合在一起所顯示的獨特性。繪畫顏料是赭紅色的赤鐵礦粉,用動物脂肪稀釋調勻,用草把或鳥羽直接刷繪在天然崖壁上。畫法采用單一色塊平塗法,隻表現所畫對象的外部輪廓,沒有細部描繪。風格古樸,筆調粗獷,場麵十分壯觀。圖像1800多個,包括人物、動物和器物3類,以人物為主。人物隻畫出頭、頸、軀體和四肢,無五官等細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側身兩種。正身人像形體高大,最大的高達2米以上,皆雙臂向兩側平伸,曲肘上舉,雙腿叉開,屈膝半蹲,腰間橫佩長刀或長劍。側身人像數量眾多,形體較小,多為雙臂自胸前伸出上舉,雙腿前邁,麵向一側,作跳躍狀。
動物圖像主要是狗,皆側向,作小跑狀。器物圖像主要有刀、劍、銅鼓、銅羊角鈕鐘。刀、劍一般佩戴在正身人腰部。銅鼓數量多,隻畫出鼓麵,有的鼓麵中心有芒,個彆鼓麵側邊有耳。這些圖像在畫麵上交錯並存,組合成一個個單元,排滿整幅畫麵。典型的組合是:以一個高大魁偉、身佩刀劍的正身人為中心,腳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麵或數麵銅鼓,四周或左右兩側有眾多的形體矮小的側身人。這些畫麵可能是一場祭祀活動儀式的記錄,是巫術文化的遺跡。岩畫由於長期暴露,許多畫像顏色逐漸減褪,模糊不清,有的畫壁已崩落,現正在研究保護措施。
花山岩畫是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古代岩畫之一,其融整體的規模宏大、單體的氣勢雄偉、個體人物體形碩大之“三大”特征於一體,從而形成的雄闊氣勢為其他岩畫所不能比擬;花山岩畫的圖像大多采取平麵塑造即投影單色平塗的創作方法,用特製的軟筆在岩壁上塗抹圖像輪廓,形成“剪影”般的藝術效果,造就了花山岩畫粗獷的外貌及活躍的動感,具有極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壯民族先民繪畫藝術的不朽傑作及傳承基礎。
花山岩畫就像是一本還沒有被破譯的天書,至今還有許多令人無法解開的謎:花山岩畫所傳達的內容是什麼?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水平不發達的情況下,在這高聳陡峭的岩壁上,這些圖像是怎麼畫上去的?他們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畫?有何目的和意義?花山岩畫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為何色彩如今還能如此鮮豔?古人用的是什麼顏料?等等一係列的疑問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
而關於花山岩畫的內容,又是另外一個不解之謎,是專家們研究的又一個重點。由於花山岩畫曆史久遠,又缺少相關文獻記載。專家們隻能就岩畫的畫麵和出土的文物進行分析研究。專家們有的認為這是描述駱越人抗擊外敵入侵戰爭勝利的慶祝場麵;有的認為是駱越人祈求上天保佑其兵強馬壯、社會繁榮的願望;有的則認為岩畫是駱越人用來鎮河妖,祈求風調雨順的意願......各種觀點說法不一,至今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花山岩畫為中心的左江流域岩畫長廊,以其岩畫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麵之雄偉壯觀,都是國內外所罕見,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從岩畫中,我們不僅看到壯族先民古駱越人的繪畫藝術成就,同時還感受到了古代壯族社會生活內容的豐富和勤勞、勇敢、奮鬥的民族精神。
雖然畫麵上隻有一種顏色,人物也僅僅是用線條勾勒出大致的輪廓,但浩大的場麵形成奔放、豪邁的氣氛,令觀者產生熱烈、宏大、莊嚴的觀感。在畫麵之中,人物或手執刀劍,皆蹲身曲臂,作蛙形起舞,銅鼓、鐘、太陽、船、狗等形象穿插其間。仰視岩畫,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現眼前:銅鼓聲聲,人歡馬跳,群情激奮,歡聲雷動。一個個赭紅色人像組成的畫麵,既像莊嚴隆重的祭祀場麵,還像鋼筋鐵骨的兵馬陣,又像先民們狩獵歸來的豐收歡樂圖……
關於花山壁畫的傳說也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古時候有個奇人叫蒙大,他十來歲就食量驚人,且力大無比。那年兵荒馬亂,官掠民財,老百姓苦不堪言。蒙大忍受不了壓迫,決心起來造反,但苦於沒有兵馬刀槍,怎麼辦?他每天上山砍柴,總是呆呆地坐在石頭上一籌莫展。一天,來了一位銀須白發的老人,送給蒙大一疊紙和一支筆,老人吩咐道:“你在這紙上麵畫兵馬刀槍,等到滿一百天,紙上的兵馬就會變成真人真馬了,但千萬不要讓任何人知道”。老人說完便飄然而去。從此,蒙大每天乾活回來,就關在屋裡寫寫畫畫,廢寢忘食。他母親覺得奇怪,追問他,他總是說:“一百天後你就知道。”誰知在第99天時,母親實在耐不住了,心想:隻差一天不要緊吧,帶我看看他畫的是什麼。於是,趁蒙大不在家,便推門進去打開畫箱。刹那間,隻見那些尚未成真人真馬的紙片嘩啦啦飛出屋外,粘在村前的崖壁上,變成了壁畫。
喜歡那些流浪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那些流浪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