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對於給花山岩畫的不同了解_那些流浪的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那些流浪的日子 > 第143章 對於給花山岩畫的不同了解

第143章 對於給花山岩畫的不同了解(1 / 1)

許華:

“吳語,你讀的書多,對於花山岩畫有什麼見解?”

吳語:

“我們有什麼見解,雖然以前學地理的時候有學過,不過都是一筆帶過,老師也沒有特彆介紹花山岩畫,你不知道,讀書的時候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從書本上獲得,有很多知識隻有親身體驗了你才能夠明白,並且每個人的見解都不一樣,有人認為這樣,有人認為那樣,還有人認為就應該他想的那樣。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想要做到思想統一,那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儒家思想看起來很統一吧,實際上它隻是一種思想,並不能代表著所有人。”

許華:

“既然你不想說說你的見解,那我就說說我的見解吧,如果你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就說出來一起討論一下。”

吳語:

“可以。”

許華:

“我看這些花山岩畫,和一種動物非常相似,那就是螞拐,所謂的螞拐就是青蛙,也可以叫做田雞,你看這些岩畫,裡麵的人物的動作,真的和螞拐非常相似。在我們河池那邊,有一個節日叫螞拐節,螞拐節跳的舞蹈,就和岩畫上的差不多,還有你看那個圖片手上拿的武器,不能說和螞拐節的那個武器一樣,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這個花山岩畫,肯定和壯族有些非常大的淵源,我甚至敢說,這些畫就是壯族人的祖先畫的,當時肯定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隻好用畫畫帶傳遞著某種信息。”

又說:

“這個花山岩畫上麵的圖案不僅記載了當時人們為了慶祝螞拐節的活動、舞蹈等,同時還慶祝著豐收,或者一些個人的思想,也有可能是壯族人的思想。”

吳語:

“慶祝豐收,這從何說起?”

許華用手指著一個類似籮筐的圖片說:

“這就是裝稻穀的容器,你看這個容器裝滿了稻穀,肯定是那一年五穀豐登,不然絕對不會有。”

指著另外一個容器和旁邊的人物,又說:

“這個容器沒有稻穀,旁邊的人沒有精氣神,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那一年肯定沒有好收成。還有,螞拐節本來就是慶祝豐收的季節,有些地方是豐收節,實際上和螞拐節有些非常多的相同之處。”

吳語:

“你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其實這些岩畫至今還是一個謎,你說的這些和大部分人的想法差不多一致,當時有專家來這裡做科研,最後得到的結論和你說的差不多。這裡屬於壯族人的地盤,發現這些東西肯定要和壯族的發源或者生活習性聯係,不然真的很難理解上麵的意思,在東漢時期,漢族已經有自己屬於自己的文字,壯族雖然也有自己的文字,不過那個時候應該還沒有,所以隻能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又說:

“花山岩畫還有一些是關於祭祀活動的圖片,這些就應該是你說的螞拐節,開展祭祀活動主要是為了想上天祈求,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六畜興旺,身體健康等等。總之,這是當時人們的一種信仰,這種信仰也一直流傳到現在,就像你說的螞拐節,肯定是祖先流傳下來的一個節日。這個節日是不是有一些有關祭祀的活動?”

許華:

“你還彆說,還真是這樣,我也參加過螞拐節,對於一些活動也有一點點了解,當開展祭祀活動前,首先就是開展祭天形式,最後才開始唱啊跳啊等一些列活動儀式,這個節日在我們那裡還是非常隆重,不過也有很多地方認識都不認識這個節日,特彆是那些在城市裡麵的人,他們完全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隨著祖國的繁榮昌盛,國家也慢慢開始重視各個地方的節日了,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宣傳各名族的節日,我聽我的老鄉說每年的螞拐節都有很多人,來自全國各地的,還有北方的人過來,他們沒有見過這種陣仗,不僅好奇,還想體驗各族的民俗風情。”

又說:

“不僅有祖國各地的朋友,還有一些國際友人,有一些人也會想體驗我們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

吳語:

“是啊,以前我們中國積貧積弱,很多國家都看不起我們,現在我們祖國強大了,又想來依附我們,這種國家以前欺負我們,現在來巴結我們,真是時代變了。”

又說:

“我們還是回到花山岩畫上吧,這些畫你知道他們是怎麼畫上去的嗎?你看這懸崖峭壁,在古代,有沒有機械,這麼龐大的一幅畫,要經過怎麼樣的經曆來完成這一幅畫卷。”

許華: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用梯子吧?”

吳語搖搖頭,說:

“用梯子也不太現實,低矮一點的地方說用梯子還是能夠說得通,不過高的地方呢?算了,我還是查一查吧。”

又說:

“有四種說法。

其一,自下而上攀援法,即利用崖壁畫上部或下部的樹枝、樹根、或岩石裂隙等地形地物,攀援而上達到作畫地點的方法。然而,在崖壁上有許多倒石錐坡、錯落體、台地或石坎,這些畫麵位置有一定的高度,根本沒有支撐點,而且崖壁陡峭光滑,無法攀登,站立尚且艱難,作畫更不可能;

其二,自上而下懸吊法,此方法是以繩索、藤條之類為輔助工具,利用樹根、岩縫等地物,從崖壁頂部懸吊攀援而下以達到作畫地點。因為整座花山崖壁呈向外傾斜姿勢,底陷上突,從崖頂到地麵的垂直點與岩壁的距離達二十多米。如從崖頂往下吊人,無論如何也難於貼近崖壁;

其三,高水位浮船法,這是在山洪暴發、江水上漲之時,利用高水位浮船或木排到畫壁下作畫的方法。然而畫像最高處距地麵40多米,如果江水真的漲到這一高度,明江流域早已一片江洋,在這種情況下畫師還有閒情逸致作畫,那他們的心理素質恐怕非比尋常,強大得不可思議。

其四,直接搭架法,在坎坡上構搭一定高度的木架,畫者攀在木架上作畫。這種方法看似比較合理,但細究起來也有缺陷。從崖底至河邊的平台最窄處僅3米寬,要搭架子,必須得從河裡搭起,其難度可想而知。”

許華:

“對於這四種說法,我覺得還是有非常有可能,我們還是趁天氣晴朗,好好欣賞一下這些岩畫吧。”

喜歡那些流浪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那些流浪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重啟76:開局拒絕村花,轉身娶她閨蜜 我在棺材鋪裡給人送葬的那些年 撩倒五個獸夫後,惡毒雌性死遁了 重生千禧,我在願望副本當老板 傭兵團的故事 仙尊有點浪 墨策逆世重回 被校花契約後,我成了百變戰力天花板 迪迦:最強反派,從拿捏居間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