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經故宋息齋先生李君嘉謀隨章爲之
解板行西蜀蓋有年數至寳佑間天飴子
謝公圖南爲序而傳則蜀本巳不存矣初
公官遊嶺表即蒐訪是經乃得於方外一
蜀士之手猶獲至寳比來西浙袖以見觀
文殿大學士可齋李公曾伯即慨然爲授
之嘉興道士李君可乆募工鋟梓以傳又
得所謂八威龍文亦出先天向異人所授
者並刻之以爲世之全書時觀文公提舉
洞霄宮亦爲序大抵率循謝公所序指爲
道經之敷落五篇謂其成文敷布於碧落
之中非人所能爲者然二公當時惜皆承
訛而踵誤耳令接
元始安鎮敷落五篇眞符與文皆者吾徒
相傳所爲符篆繇隨炁以結成者一爲明
炁二爲太丹三爲黃眞四爲素威五爲玄
精如是而巳此元始所說妙元神眞道五
篇篇各有章章章爲言合爲五千與吾
老子道德五千並傳於世殊於敷落無所
渉也吳郡癸複道人雷所張善淵因獲其
本謹複募縁鋟梓以傳輙贅辭經題之次
者惟以喻開卷之未喻者知非爲敷落篇
雲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注解卷之一
妙篇一千言章
第一章二百二十言
眞妙妙也眞元元也眞神神也眞眞眞也眞
道道也道與德德與物萬物得矣
此五名非一非五眞者元始不雜不假外
物唯吾一眞在妙爲眞妙在元爲眞元在
神爲眞神在眞爲眞眞在道爲眞道然此
五者欲求其名有不可得譬如眼根不自
見眼故曰眞妙妙也眞元元也眞神神也
眞眞眞也眞道道也故眞妙不知其妙眞
元不知其元眞神不知其神眞眞不知其
眞眞道不知其道使其自知則不一矣道
不一散而爲德萬物各得一德以生故曰
萬物得矣
物得道生道失物死得失相生道同出入
萬物莫不稟道之一以生及其所稟者離
則死雖名爲生乃稟道之散至所謂道則
未嘗生未甞死也由物不能得道之全故
爲生死所囿然依道不滅故生生死死得
失相生與道同爲出入
道不可同德不可同失不可同故其得有得
謂之同有得有失
道者本性不雜譬如虛空不和諸物故曰
道不可同德者有柔有剛有仁有義事異
名殊譬如萬物各自有體故曰德不可同
所受虛假暫受還失譬如旅亭暫止便去
故曰失不可同所謂同者我旣得此彼亦
得此各得其得然後爲同同雖近道然以
得求道可以得則可以失有得有失去道
愈逺
失德歸道道歛致一一致入眞體眞應變眞
入至神神至神神入元元至元元入妙湛兮
似或存非象非聲獨立於元始元始之妙
德者性之散渉於事而不固故德有失而
道無失若失德即歸道無彆有道道在生
死得失之間未甞不一若逐生死之變順
得失之名則散而爲德若知出於道斂致
歸一即德即道道與德一一致入眞體眞
應變萬變不失吾眞是之謂神神之致謂
之元元之至謂之妙入元入妙其實無得
優歸本然非象非聲湛兮似或存獨立於
元始元妙者本有之性非從外得
元始以眞妙觀元始以眞妙聽妙觀見非象
之象妙聽聞無聲之聲大象無形無逃吾妙
觀太音希聲無逃吾妙聽吾以妙鳥無極無
上
妙觀無色妙聽無聲色聲外塵不能隔越
六受用根圓融渉入故見無象之象而非
目聞無聲之聲而非耳塵銷覺圓妙觀出
於天地之外妙聽出於音聲之表故無所
不見無所不聞是謂無極無上
吾故無極無上眞妙眞妙眞元眞元不可元
眞妙眞神眞神不可神眞妙眞眞眞眞不可
眞眞妙眞道眞道不可道眞妙極矣
此言體妙者與元眞神道者不同旣得眞
妙則元爲妙元眞元不可元神爲妙神眞
神不可神眞爲妙眞眞眞不可眞道爲妙
道眞道不可道由元始而下雖共此五名
而所得妙力各有差殊唯以妙極爲至故
曰眞妙極矣
第二章一百四十六言
眞妙太上太上眞妙
道極不可名寄之曰眞妙尊極不可名寄
之曰太上妙極而上故曰眞妙太上上極
而妙故曰太上眞妙
妙生元元生神神生眞眞生道道生德德生
徼徼生妙妙生無無生有有則有無則無有
無相生隂陽相推太化變易
妙之降曰元元之降曰神神之降曰眞眞
之降曰道道之降曰德德之降曰徼徼者
小道也衆人自道降爲德德降爲徼徼入
於有一入於有與道益離眞人自徼返入
於妙自妙入無自無出有欲建立則以無
爲有欲寂靜則以有爲無欲有則生天地
不爲多欲無則返太虛不爲少以有以無
出陽入隂相生相推如太化之變易
妙無體也有有無無無無有有吾居徼妙之
常
眞人以妙無爲體以妙有爲用湛然常住
無之體也應變不窮有之用也有有之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生於無無之體無無之體出爲有有之用
以有爲徼以無爲妙故曰吾居徼妙之常
老子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
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世人體
無則不能有體有則不能無觀妙則不能
徼觀徼則不能妙是皆囿於形器不能岀
入於有無之間眞人以妙無爲體岀而有
雖小道不爲不足入而無雖體妙不爲有
餘蓋以有無徼妙爲常如此則徼即妙妙
即徼有即無無即有故曰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
徼妙之常曰道道之常曰眞眞之常曰神神
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居無極
矣
元妙之妙不變不異故曰常徼者有也妙
者無也有亦無無亦有乃爲徼妙之常徼
妙之常然後爲道道之常曰眞眞之常曰
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
所以自居常者無始無終之謂也
不可視不可聽不可摶不可有不可無不可
元不可神不可眞不可道入乎無上同乎無
極是爲眞妙矣
世人以物求道者欲其可視可聽可摶可
有可無以理求道者欲其可元可神可眞
可道使道而可以視聽有無求之則道爲
物矣使道而可以元眞神道名之則道爲
理矣眞人外不役物內不著理故非視而
見非聽而聞非摶而堅非有而在非無而
居非元而元非神而神非眞而眞非道而
道入乎無上同乎無極皆不可名故曰眞
妙
第三章一百六言
眞妙非聲非象實非聲象其上不皦其下不
昧
妙非形色聲聽由人不能於元始之初體
元入妙吸集塵象收攬成根耳目鼻舌及
與身意分一精明內意紛紜外根互運堅
溫暖動驅役四大六根四大更接外塵轉
迷本始者能了形相空格去外塵使色香
味觸各不縁根見色如與盲等嗅香如與
風等甞味如與蠟等見觸如與空等外塵
旣銷則六受用根頓然清淨淨極妙敷非
象非聲見聞覺知出於根外故極其上至
大而不皦極其下至微而不昩
恍兮惚兮杳杳冥冥眞妙妙眞視不見聽不
聞
物物自有元始不可見不可聞恍惚杳冥
而非無也故佛書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
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道書雲視
不可見聽不可聞離種種邊名爲妙道所
謂道者若從外入即物非道人所以不能
知道者蓋貪色逐聲爲物所轉使吾元始
之妙所謂不可見不可聞者迷爲可見可
聞轉離本始楞嚴佛問阿難言今汝細觀
從日月宮至七金山雲騰鳥飛風動塵起
遠近諸物雖複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
若見是物汝亦可見吾之見者以同見名
爲見吾則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則自然非物雲何非
汝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
誰由是觀之入之見色唯我獨知彼彼自
知各見其獨無同見者如是則我之所見
彼不能見我之所聞彼不能聞若以同聞
名爲我聞則我不聞時彼應合知彼旣不
知則彼之所聞非我聞也味觸覺知義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