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炮坐在甲板上把玩胡椒粒,笑得得意:
“這群荷蘭人,守著香料不會藏,咱們拿點當補給,算給他們提個醒!”
同艦船員也跟著起哄,把荷蘭銀幣串成飾品晃得叮當響,早把找永樂大陸的事拋到了腦後。
他們不知道,再往南走三日就能看見永樂大陸的海岸線;
更不知道,盧九德返航路上已想好後續計劃——
回師後整頓艦隊,請求聖皇指點迷津,定要將永樂大陸找到,而劉大炮的“幽靈盜”艦隊,也被編入探查隊伍。
隻是此刻的劉大炮,還在琢磨下一艘該“借”荷蘭人的什麼貨。
巴達維亞的荷蘭貨船壓根不敢出港:
起初隻是往馬六甲方向的船會憑空失蹤,連求救信號都沒來得及發;
後來情況更糟,隻要貨船離港,不管往哪個方向走,十有八九準沒影。
荷蘭人沒辦法,隻好派一艘軍艦跟著貨船護航,結果連帶著那艘戰艦也沒了蹤跡,隻在海上撈到幾塊破碎的船板;
直到加派到兩艘戰艦護航,一左一右護著貨船,這才總算沒再出現失蹤的情況。
這事兒對荷蘭人來說堪稱致命——
他們在南洋的戰艦本就不算多,如今大多被派去了小流求和倭島附近。
小流求那邊海盜本就多,成份還複雜:
有大明沿海的私商武裝,有來自呂宋的混血海盜,連倭人海盜都混在裡頭,天天盯著荷蘭商船搶,本就需要足夠軍艦護衛;
如今自家基地巴達維亞附近都得靠兩艘戰艦才能護住一艘貨船,小流求那邊的護衛力量頓時捉襟見肘,調走一艘就少一分保障,怎麼調配都覺得難辦,東印度公司的總督在辦公室裡拍了好幾回桌子。
劉大炮盯著荷蘭貨船“下手”,其實也是沒辦法——
盧九德怕他走遠誤了正事,早把他限定在爪哇島附近海域,不讓往南或往西闖;
大明軍艦本就比荷蘭船速度快,爪哇海這點地方根本不夠他“撒歡”,總不能讓艦隊停在海上飄著閒得發慌吧?
偏偏他早摸清了荷蘭人的路數:
荷蘭人愛把南洋各地收來的胡椒、丁香這些香料,還有婆羅洲的錫礦、蘇門答臘的橡膠,先運到巴達維亞的加工廠分揀、打包,再裝成大船往印度的蘇拉特貿易中心送,好從歐洲商人手裡換黃金;
而這條“巴達維亞—蘇拉特”航線,正好要經過爪哇海的巨港東部海域。
劉大炮乾脆帶著艦隊躲在那片海域的小島後麵,專挑荷蘭貨船下手——
來一艘貨船就“吃”一艘,連帶著護航的一艘護衛艦也照拿不誤,把船上的物資搬空了才走;
要是荷蘭人派兩艘護衛艦護航,他就暫時躲進島後,不跟對方硬拚,免得引來更多的荷蘭戰船,或者貨船不出港,真就沒得玩。
更妙的是,他的艦隊早在出發前經過再次改裝:
船身外側塗成了和深海相近的暗藍色,船帆也換成了灰黑色;
隻要停在海上不動,不特意拿著望遠鏡盯著看,根本察覺不到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