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養生食譜:十道佳肴暖身又滋補
隨著冬日的寒風漸起,人體需要更多的能量與滋養來抵禦嚴寒、保持健康。在中醫理論中,冬季是“閉藏”的季節,此時人體新陳代謝減緩,養生應以補腎防寒、養血固精為主。合理的飲食調養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養分,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以下為您推薦十道冬季養生食譜,讓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輕鬆養生。
一、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準備:羊肉500克、當歸20克、生薑30克、枸杞10克、紅棗10顆、鹽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
做法步驟:
1.羊肉切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撈出羊肉用熱水衝洗乾淨。
2.當歸洗淨,用清水浸泡20分鐘;生薑去皮切片;紅棗去核。
3.將處理好的羊肉、當歸、生薑、紅棗、枸杞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料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52小時,至羊肉熟爛。
4.加入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羊肉性溫熱,能補腎壯陽、溫中暖胃;當歸補血活血;生薑散寒止痛。此湯具有溫中補血、調經散寒的功效,尤其適合女性冬季養生,可改善虛寒性痛經、手腳冰涼等症狀。
注意事項:發熱、咽喉腫痛、牙痛等實熱證患者不宜食用;羊肉不宜與南瓜、茶同食。
二、山藥栗子粥
食材準備:山藥200克、栗子10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步驟:
1.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栗子去皮;大米淘洗乾淨。
2.將大米、栗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米爛栗子熟。
3.加入山藥塊繼續煮1520分鐘,至山藥熟透。
4.放入適量冰糖調味,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山藥健脾益胃、滋腎益精;栗子補腎強筋、健脾養胃。這款粥能健脾補腎、益氣溫陽,可增強脾胃功能,提高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為身體補充能量。
注意事項: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乾結者不宜多食;栗子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三、胡蘿卜燉牛腩
食材準備:牛腩500克、胡蘿卜2根、洋蔥1個、土豆1個、薑片適量、蒜片適量、八角2顆、桂皮1小塊、香葉2片、生抽適量、老抽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步驟:
1.牛腩切塊,冷水浸泡1小時,泡出血水後撈出,冷水下鍋,加入薑片、料酒,焯水去腥,撈出瀝乾水分。
2.胡蘿卜、土豆去皮切塊,洋蔥切塊。
3.鍋中倒油,油熱後放入薑片、蒜片、八角、桂皮、香葉炒香,加入牛腩翻炒至表麵微黃。
4.倒入適量生抽、老抽翻炒均勻,上色後加入適量清水,放入冰糖,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
5.加入胡蘿卜、土豆、洋蔥繼續燉煮3040分鐘,至蔬菜和牛腩熟透,最後根據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牛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補中益氣、滋養脾胃;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增強免疫力;土豆和洋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此菜具有健脾養胃、強筋健骨、滋補身體的作用。
注意事項:牛腩脂肪含量較高,肥胖、高血脂人群應適量食用;燉煮時水量要一次加足,中途儘量不再加水,以免影響口感。
四、紅棗桂圓烏雞湯
食材準備:烏雞1隻、紅棗10顆、桂圓肉20克、枸杞1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步驟:
1.烏雞宰殺後處理乾淨,切成大塊,冷水下鍋,加入薑片焯水去腥,撈出瀝乾。
2.紅棗去核,黨參、黃芪洗淨切段。
3.將烏雞、紅棗、桂圓肉、枸杞、黨參、黃芪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清水。
4.蓋上燉盅蓋子,放入蒸鍋中,隔水燉煮23小時,至雞肉熟爛,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烏雞滋陰清熱、補肝益腎;紅棗、桂圓肉養血安神;黨參、黃芪補氣固表。該湯能益氣養血、滋陰養顏,適合冬季氣血不足、麵色萎黃、失眠多夢之人食用。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濕熱內盛者不宜食用;烏雞不宜與鯽魚、兔肉同食。
五、黑芝麻核桃糊
食材準備:黑芝麻100克、核桃5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步驟:
1.黑芝麻炒熟,用擀麵杖擀碎;核桃去殼取仁,炒熟切碎;糯米洗淨浸泡2小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將黑芝麻、核桃、糯米放入豆漿機中,加入適量清水,按下米糊鍵。
3.打好的米糊倒入鍋中,加入適量冰糖,小火煮至冰糖融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黑芝麻補肝腎、益精血;核桃健腦益智、補腎固精;糯米補中益氣。此糊可滋補肝腎、潤腸通便、健腦益智,對預防冬季記憶力減退、頭發乾枯有一定作用。
注意事項:黑芝麻和核桃含油脂較高,腹瀉、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六、百合蓮子銀耳羹
食材準備:銀耳1朵、百合20克、蓮子20克、枸杞10克、冰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