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步驟:
1.銀耳泡發後撕成小朵;百合、蓮子洗淨浸泡1小時;枸杞洗淨。
2.將銀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
3.加入百合、蓮子繼續燉煮30分鐘,至銀耳、百合、蓮子軟爛。
4.放入枸杞和適量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銀耳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蓮子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這款羹能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緩解冬季乾燥引起的咳嗽、咽乾,改善睡眠質量。
注意事項:風寒咳嗽、虛寒體質者不宜食用;冰糖用量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但不宜過多,以免過於甜膩。
七、蝦仁蒸蛋
食材準備:雞蛋23個、鮮蝦10隻、鹽適量、生抽適量、香油適量、蔥花適量。
做法步驟:
1.鮮蝦去殼去蝦線,洗淨後用少許鹽和料酒醃製10分鐘。
2.雞蛋打入碗中,加入適量鹽和1.5倍的溫水,攪拌均勻,過篩兩次去除浮沫。
3.將蛋液倒入蒸碗中,蓋上保鮮膜,用牙簽紮幾個小孔。
4.蒸鍋中加水燒開,放入蒸碗,小火蒸810分鐘,至蛋液表麵凝固。
5.將蝦仁擺放在蛋液上,再蓋上保鮮膜,繼續蒸35分鐘,至蝦仁熟透。
6.取出蒸碗,淋上適量生抽、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雞蛋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能滋陰潤燥、養血安神;蝦仁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鈣、鎂等礦物質,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胃的功效。此菜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冬季食用。
注意事項:蒸蛋時火候要小,時間要掌握好,以免蒸老;對蝦過敏者不宜食用。
八、板栗燒白菜
食材準備:板栗100克、白菜幫200克、白菜葉200克、香菇34朵、薑片適量、鹽適量、生抽適量、蠔油適量、澱粉適量、植物油適量。
做法步驟:
1.板栗去皮煮熟;白菜幫和白菜葉分彆洗淨,白菜幫用刀斜切成片,白菜葉撕成大片;香菇泡發後切片。
2.取一碗,加入適量鹽、生抽、蠔油、澱粉,加少許清水調成芡汁。
3.鍋中倒油,油熱後放入薑片炒香,加入白菜幫翻炒至變軟,盛出備用。
4.鍋中再倒少許油,放入香菇片炒香,加入白菜葉翻炒幾下,倒入板栗和炒過的白菜幫,翻炒均勻。
5.倒入調好的芡汁,翻炒至湯汁濃稠即可。
功效:板栗補腎強筋,白菜養胃生津、清熱解毒,香菇提高免疫力。這道菜具有滋陰潤燥、健脾養胃、補腎強身的作用,能為身體補充多種營養,增強體質。
注意事項:白菜在烹飪過程中不宜過度翻炒,以免營養流失;香菇泡發的水可沉澱後用於炒菜,增加菜品風味。
九、蘿卜絲鯽魚湯
食材準備:鯽魚1條、白蘿卜200克、生薑3片、蔥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植物油適量。
做法步驟:
1.鯽魚宰殺後處理乾淨,在魚身上劃幾刀,用鹽、料酒醃製10分鐘;白蘿卜切絲;蔥切段。
2.鍋中倒油,油熱後放入鯽魚,小火煎至兩麵金黃,盛出備用。
3.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薑片、蔥段炒香,加入蘿卜絲翻炒片刻。
4.放入煎好的鯽魚,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2030分鐘,至湯呈奶白色。
5.加入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鯽魚健脾利濕、和中開胃;白蘿卜下氣寬中、消食化痰。此湯能健脾開胃、化痰止咳、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冬季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狀。
注意事項:鯽魚的魚刺較多,食用時要小心;服藥期間不宜食用蘿卜,以免影響藥效。
十、紅棗山藥糕
食材準備:山藥300克、紅棗100克、糯米粉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步驟:
1.山藥去皮洗淨,蒸熟後用勺子壓成泥;紅棗去核,切碎。
2.將山藥泥、紅棗碎、糯米粉、白糖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清水,揉成麵團。
3.將麵團分成小塊,搓成圓形,放入模具中按壓成型。
4.將做好的山藥糕放入蒸鍋中,蒸1015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健脾益胃,紅棗補氣養血。這款糕點口感軟糯,香甜可口,具有健脾養胃、滋補氣血的功效,可作為冬季養生的點心食用。
注意事項:山藥糕不宜存放過久,最好現做現吃;糖尿病患者可減少白糖用量或用代糖代替。
冬季養生食譜多樣,可根據個人體質與口味選擇合適的菜品進行調養。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配合適當的運動與規律作息,能讓您安然度過寒冬,保持身體健康與活力。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