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控製慢性病: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與冠心病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嚴格控製血壓、血脂和血糖水平,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
6.心理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長期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會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增加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可通過聽音樂、旅遊、與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7.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血脂、血糖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心臟病變,及時采取乾預措施。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應增加體檢頻率。
四、腦卒中
一)早期症狀
1.頭痛頭暈:突然出現劇烈頭痛,疼痛性質與以往不同,同時伴有頭暈,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是間歇性的。頭痛頭暈可能是由於腦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顱內壓升高所致。
2.肢體麻木無力:一側肢體突然出現麻木、無力,活動不靈活,如拿東西不穩、走路時腿發軟、容易摔倒等。這是由於腦部血管病變影響了神經功能,導致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
3.言語不清:說話含糊不清,表達困難,或聽不懂彆人說話,這是因為大腦語言中樞受到損傷,影響了語言的表達和理解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4.視力模糊或黑蒙:突然出現視力模糊,看東西不清楚,或眼前發黑,短暫性失明,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後可自行恢複。這可能是由於腦部血管病變影響了視覺中樞或眼部供血。
5.口角歪斜:麵部肌肉運動不協調,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狀,這是由於麵神經受到損傷,導致麵部表情肌癱瘓。
6.惡心嘔吐:突然出現惡心、嘔吐,且嘔吐較為劇烈,與飲食無關,這可能是由於顱內壓升高刺激了嘔吐中樞所致。
二)預防措施
1.控製基礎疾病:
控製高血壓: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要嚴格控製血壓,將血壓控製在14090hg以下。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控製高血脂:高血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通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和藥物治療,將血脂控製在正常範圍內,尤其是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c)水平。
控製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比正常人高24倍,要積極控製血糖,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進食,合理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定期監測血糖。
2.改善生活方式: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應戒煙,限製飲酒量,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合理飲食:遵循低鹽、低脂、低糖的飲食原則,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魚類、豆類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少吃動物脂肪、油炸食品、高鹽食物和甜食。
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遊泳、騎自行車等,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和血壓,減少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控製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將體重指數bi)控製在18.523.9kg2之間。肥胖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血壓、血脂升高,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血壓突然升高引發腦卒中。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有便秘問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通便藥物。
3.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包括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頸動脈超聲等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和血管病變,及時采取乾預措施。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應增加體檢頻率。
4.注意氣候變化:寒冷季節是腦卒中的高發期,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五、骨質疏鬆
一)早期症狀
1.疼痛:最常見的症狀是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隨著病情進展,疼痛可蔓延至全身。
2.身高變矮、駝背:由於骨質疏鬆導致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傾,胸廓畸形,患者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現象。一般來說,身高會縮短36厘米,嚴重者可縮短更多。
3.骨折:骨質疏鬆患者的骨骼變得脆弱,輕微的外力作用,如咳嗽、打噴嚏、彎腰搬重物、摔倒等,都可能導致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有胸腰椎、髖部、腕部、肩部等。骨折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還可能導致殘疾,影響生活質量。
二)預防措施
1.飲食調整:
增加鈣攝入: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不少於1200毫克。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豆製品、蝦皮、海帶、紫菜、芝麻等。如果飲食中鈣攝入不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
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多曬太陽是獲取維生素d的重要途徑,每天應保證1530分鐘的戶外活動,讓皮膚充分暴露在陽光下。也可通過食物攝取維生素d,如魚肝油、蛋黃、動物肝臟等,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d製劑。
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可選擇瘦肉、魚類、豆類、蛋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過量攝入,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2.適當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遊泳等,每周運動35次,每次運動3060分鐘。運動可以增強骨骼強度,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運動,以免發生骨折。運動時要選擇安全的場地和合適的鞋子,做好防護措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避免不良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吸煙會影響骨代謝,導致骨量減少;過量飲酒會抑製成骨細胞活性,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咖啡和碳酸飲料中的咖啡因和磷酸會影響鈣的吸收。
4.預防跌倒:老年人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而跌倒則是導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地麵乾燥,沒有障礙物,家具擺放合理,方便行走。在衛生間、樓梯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裝扶手和防滑墊。老年人行動時要注意緩慢,避免突然轉身、彎腰、下蹲等動作,儘量穿防滑的鞋子。如果視力或聽力不好,要及時佩戴眼鏡或助聽器。
5.定期檢查: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尤其是絕經後女性和老年人,可每12年檢查一次。骨密度檢查可以早期發現骨質疏鬆,及時采取治療措施,預防骨折的發生。如果已經確診為骨質疏鬆,應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定期複查。
六、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
一)早期症狀
1.記憶力減退:這是老年癡呆最突出的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下降,對剛剛發生的事情容易遺忘,如忘記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忘記物品放置的位置等,但對很久以前的事情卻記得很清楚。隨著病情進展,遠期記憶力也會逐漸受到影響。
2.語言表達障礙:患者在說話時可能會出現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話重複、囉嗦,表達不連貫,或者理解彆人的話語有困難,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
3.視空間能力下降:在熟悉的環境中也會迷路,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區或街道裡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位置和距離,在穿衣、係鞋帶、使用餐具等日常生活中出現困難。
4.判斷力下降:對一些事物的判斷能力下降,不能正確區分事物的好壞、對錯,如在購物時可能會被虛假廣告欺騙,購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在處理問題時缺乏邏輯性和合理性。
5.性格改變:性格可能會發生明顯改變,變得沉默寡言、孤僻、冷漠,對以前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也有部分患者會變得煩躁、易怒、焦慮、多疑等。
記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細節!
喜歡日常養生常識請大家收藏:()日常養生常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