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星盟,鈦岩文明母星——“鍛星之砧”
第三站:鈦岩文明母星——“鍛星之砧”
躍遷的眩暈感還未完全消散,“軒轅號”已置身於一個煉獄般的星域。巨大的、表麵流淌著永不停歇的金屬風暴的星球——“鍛星之砧”——占據著視野。星球表麵看不到海洋或綠地,隻有無窮無儘的、被高溫融化成液態又瞬間凝固成各種猙獰形態的金屬荒原。天空是永恒的暗紅色,充斥著有毒氣體和灼熱的金屬塵埃。巨大的閃電鏈如同天神之鞭,不斷抽打著大地,每一次轟擊都濺起漫天金屬液滴。
星球的近地軌道上,懸浮著數十個巨大無比、形如倒立山峰的金屬空間站——“熔爐哨站”。孔方佳乘坐的穿梭艇在狂暴的電磁乾擾和引力亂流中艱難地靠近其中一個哨站。接駁通道打開,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濃烈至極的臭氧、高溫金屬和熔融礦石的混合氣味,空氣灼熱得讓人呼吸都感到肺部刺痛。
接待孔方佳的是一位鈦岩文明的“大地工匠”——磐岩·鍛錘。他的身軀高達三米,完全由暗沉的、帶有金屬光澤的岩石和鑲嵌其中的流動液態金屬構成,行動間發出沉重的摩擦聲,如同移動的堡壘。他的聲音如同兩塊巨石撞擊,通過胸口的振動膜發出低沉的機械波:“歡迎…孔…元帥…踏足…鍛星…之地。秩序…之環…的光輝…亦需…金屬…的…脊梁。”
磐岩·鍛錘帶領孔方佳來到哨站核心區域——一個巨大、熾熱、中央翻滾著暗紅色熔融金屬池的環形大廳。高溫讓空氣扭曲,金屬池散發出的輻射讓普通生物難以靠近。
“看…”磐岩·鍛錘伸出完全由超耐熱合金構成的手臂,緩緩插入那足以瞬間汽化戰艦裝甲的熔融金屬池中!他體表的氧化鈦塗層瞬間調整至暗紅,散發出驚人的熱量。“我們…汲取…大地的…力量…”他拿起一塊未經提煉、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暗綠色礦石,如同吃麵包般放入口中實際上是胸部的物質分解口)。礦石被迅速分解,能量被直接導入體內循環係統,為液態金屬核心泵提供動力。
最令孔方佳震撼的演示發生在材料處理車間。麵對一塊需要精密雕琢的、堅硬度堪比星艦裝甲的玄武岩基特種合金塊,磐岩·鍛錘並未使用激光或離子切割器。他走到合金塊前,頸部厚重的岩石結構微微震動,發出低沉、穩定、頻率精確的嗡鳴——“頻率47.2赫茲”。
隨著他的“吟唱”,那塊堅硬的合金表麵,竟如同水麵般蕩漾起細微的漣漪!緊接著,合金內部結構開始發出共鳴,沿著特定的晶格層麵,如同被無形的力量引導般,自行裂開、粉碎!整個過程高效、安靜,沒有火花,隻有粉碎的金屬微粒如同細沙般滑落。
“物質…自有…其…歌謠…”磐岩·鍛錘收回頻率,聲音帶著一絲自豪,“找到…它的…共振…之音…便能…令其…順從。”
“共振頻率!物質層次的共振!”孔方佳的心臟狂跳起來。鈦岩文明將共振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給了他一個爆炸性的靈感:“弦麵”本身,是否也擁有其獨特的“共振頻率”?
如果能像磐岩·鍛錘“傾聽”物質之歌一樣,找到並模擬特定弦麵的“共振頻率”,是否就能用更低的能量、更精準的方式去“共鳴”它,誘導其坍縮或穩定,而不是用“弦麵之眼”目前那種相對粗暴的能量脈衝去“轟擊”和“選擇”?這將極大降低操作風險和對時空背景的擾動!能量文明指明了“頻率”的重要性,銀翼文明提供了感知網絡的藍圖,而鈦岩文明則展示了如何用“共振”去優雅地駕馭物質乃至弦麵?)的力量!
孔方佳的心臟在胸腔中擂鼓般撞擊,那靈感如同熔爐中的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前路的迷霧。他幾乎是本能地激活了手腕上的晶板,指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飛速記錄下這至關重要的想法:“弦麵共振頻率…誘導坍縮…低耗高效…結合能量場感知…生物神經直連…”每一個詞都像一塊滾燙的基石,在他心中堆砌起通往“弦麵之眼”終極形態的橋梁。銀翼文明的感知鱗,鈦岩文明的共振之歌——這兩股截然不同的技術洪流,在他腦海中激烈碰撞、融合,指向同一個目標。
“元帥…閣下…似乎…有所…領悟?”磐岩·鍛錘胸口的振動膜發出低沉而緩慢的詢問,他那岩石與液態金屬構成的頭顱微微轉動,鑲嵌在其中的晶體“眼睛”捕捉到了孔方佳眼中那幾乎要噴薄而出的光芒。
“是的,大地工匠!”孔方佳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他指向那塊已經化為細沙的合金,“您對物質共振的掌控,給了我一個至關重要的啟示!我們正在研究的‘弦麵’——宇宙時空最基礎的‘織物’——它本身,是否也擁有其獨特的‘共振之音’?就像這塊合金一樣!如果我們能找到並模擬特定弦麵的頻率,或許就能用共鳴的方式引導它,而非強行衝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磐岩·鍛錘體表流動的液態金屬突然加速,發出細微的嗡鳴,仿佛在應和著孔方佳話語中的激情。“弦麵…之音…”他低沉地重複著這個陌生的詞彙,巨大的岩石手掌緩緩抬起,感受著空間中無處不在的引力波動和輻射背景噪音,“宇宙…萬物…皆有其…律動…找到…那…唯一的…共鳴…便是…掌控…之始…”他的話語雖然緩慢,卻蘊含著對共振本質的深刻理解,如同一塊沉默的巨石所蘊含的地質年輪。
李豔在孔方佳身後,晶板上同樣在飛速記錄著這關鍵的理論突破。她的專業神經同樣被點燃,鈦岩文明展示的共振操控,其精確度和能量效率確實令人歎為觀止。然而,不同於孔方佳純粹的興奮,一種更深層的憂慮在她心底盤旋。
她快速在晶板上標注:“弦麵共振理論可行!但核心難點:1.如何精確測量並模擬目標弦麵固有頻率?現有‘弦麵之眼’感知精度是否足夠?2.共振誘導的臨界點控製——過猶不及,引發連鎖坍縮風險幾何級數上升!3.能量文明頻率感知+銀翼生物神經直連+鈦岩共振操控——三重技術融合的協同穩定性建模亟待解決。風險疊加!”這份憂慮如同熔爐深處翻騰的暗流,與眼前熾熱的希望之光交織在一起。
孔方佳深吸了一口灼熱、充滿金屬粉塵的空氣,肺部感到一陣刺痛,但這絲毫無法冷卻他沸騰的思緒。他看向磐岩·鍛錘,眼中充滿了感激與對知識的渴望:“大地工匠,您的技藝與智慧,如同這‘鍛星之砧’本身,為人類敲開了又一道技術之門!這‘共振之音’的理念,價值無可估量!不知關於頻率探測的精度極限,以及共振能量傳遞的微觀模型,貴族是否……”
磐岩·鍛錘抬起厚重的岩石手臂,緩緩擺動了一下,液態金屬關節發出沉重的摩擦聲。“頻率…之秘…在於…聆聽…大地…星辰…乃至…真空…低語…”他胸口的振動膜發出深沉而悠長的共鳴音,仿佛在詮釋著宇宙的某種本質,“具體…參數…如同…熔爐…火焰…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但…”他停頓了一下,巨大的身軀轉向那翻滾的熔融金屬池,“我們…可以…展示…一次…深層…共振…剝離…過程…或許…對…閣下…感知…其…韻律…有所…裨益…”
“感激不儘!”孔方佳立刻示意李豔準備好所有的場域記錄和微觀震動傳感器。兩人全神貫注,如同最虔誠的學徒,凝視著磐岩·鍛錘走向一塊體積更大、結構異常複雜的暗紫色星核合金。
工匠龐大的身軀站定,頸部岩石結構開始以肉眼可見的幅度高頻微震,一種遠比之前低沉、卻蘊含著更強大穿透力的嗡鳴聲響起,直接作用於空間本身,連空氣都泛起肉眼可見的、層層疊疊的漣漪。
那堅硬的星核合金表麵,瞬間不再是漣漪,而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麵般劇烈波動起來!內部的雜質和不同相態的結構層,在精確共振頻率的篩選下,如同被無形之手剝離的洋蔥皮,一層層自行碎裂、分離、化為齏粉飄落,最終隻剩下核心處最純淨、能量波動最均勻的精華部分懸浮在空中!
孔方佳和李豔的晶板再次被海量的震動頻譜數據和場域畸變信息淹沒。孔方佳閉上一隻眼睛,僅用能量文明賦予他的頻率感知去“觸摸”那彌漫在空間中的、撼動物質根基的共振之歌,每一個微小的頻率變化都如同重錘敲擊在他的靈魂深處。
李豔則緊盯著傳感器傳回的微觀結構變化圖譜,記錄著共振能量傳遞的效率與邊界效應,那精妙的控製力讓她感到窒息般的震撼,同時也讓她的風險評估模型瘋狂運轉。
演示結束,熔爐大廳內隻剩下熔岩翻滾的咆哮聲和高溫空氣的嘶鳴。磐岩·鍛錘收回力量,體表光澤略顯暗淡,顯然這次深層共振消耗巨大。“這…便是…我們…聆聽…與…回應…大地…的方式…”
孔方佳鄭重撫胸,深深鞠躬:“大地工匠,鈦岩文明的智慧與力量,人類永誌不忘!這份關於‘共振之音’的啟示,我們將竭儘全力去理解、去應用,為了秩序之環的光輝!”他手中的晶板滾燙,裡麵不僅承載著數據,更烙印著來自熔爐核心的、足以改變物質形態的宇宙韻律。
離開這轟鳴的哨站時,孔方佳感到腳下堅實甲板傳來的震動都仿佛帶著一種新的、充滿力量的節奏。下一站,智械文明——那在物質與信息邊界上起舞的種族,將帶來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拚圖嗎?希望的火焰在胸腔中燃燒,與熔爐的熾熱交相輝映。
第四站:靈能文明母星——“織夢者之穹”
穿過一層柔和的、如同水幕般的能量屏障,“軒轅號”進入了一片寧靜到極致的星域。中央並非行星,而是一個龐大無比、由無數細密交織的銀白色能量絲線構成的球形網絡——“織夢者之穹”。這就是靈能文明的母星本體,一個覆蓋整個星係的活體意識神經網絡。網絡節點處,懸浮著如同果實般的半透明生態球體,那是靈能者們進行深度冥想、研究或“編織”信息的居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孔方佳和李豔被引導進入其中一個靠近核心的生態球體——“靜思回廊”。內部充滿溫暖的營養液,散發著淡淡的草木清香。靈能者們並非浸泡其中,而是懸浮在液體中,身體放鬆,太陽穴的能量導管超導量子乾涉儀)閃爍著深邃的幽藍光芒,與周圍的神經絲線網絡相連。整個空間彌漫著一種平和、專注、充滿智慧的精神氛圍。
接待者是凱洛斯·織網者。他比在星盟時顯得更加寧靜深邃,意念如同溫潤的玉石:“孔元帥,李博士,歡迎來到意識的海洋。請放鬆,嘗試接納‘織網’的輕撫,它將幫助你們更好地理解我們的世界。”他示意兩人躺入懸浮在營養液中的特製冥想平台。
當平台啟動,輕柔的能量場包裹全身時,孔方佳感到一種奇異的“接入感”。並非侵入,而是一種被邀請進入一個龐大、溫暖、充滿信息的“意識背景”中。他“看”不到具體的影像,卻能清晰地“感知”到無數思維流如同星光般在周圍流淌、交彙。他“聽”不到聲音,卻能“理解”到複雜的信息在瞬間完成傳遞。一個關於遙遠星係的觀測數據、一段古老詩歌的情感共鳴、一道複雜的數學證明思路…信息以純粹的意識波形式,在量子糾纏的效應下,無視空間距離,在這個網絡中即時共享。
“我們通過‘神經織網’,共享意識,即時溝通,協同計算。”凱洛斯的意念在孔方佳的意識背景中溫和地解釋,“每個個體都是網絡的一個獨特節點,貢獻算力與智慧。它並非抹殺個性,而是放大整體的力量。”孔方佳看到一個需要龐大算力的多維宇宙模型正在網絡中由數千個節點協同構建,效率遠超任何超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