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凱洛斯的意念變得凝重,“‘織網’是我們抵禦‘深淵回響’汙染的精神堤壩。當個體意識被黑暗低語侵蝕時,整個網絡的力量會對其進行淨化、隔離與修複。個體的脆弱,在集體的共振中得以彌補。”他傳遞了一段模糊但令人心悸的“記憶碎片”——一個被深淵低語嚴重汙染的節點,在無數道溫暖堅韌的意識流如同光之鎖鏈般的纏繞、衝刷下,其內部翻騰的黑暗被逐漸驅散、平息。
“集體意識屏障!量子糾纏級彆的信息同步與精神防禦!”孔方佳的意識劇烈波動。靈能文明給了他對抗高維汙染的全新思路!“弦麵之眼”的操作極端危險,尤其是在嘗試“觀察”甚至“交流”高維時,反噬的信息汙染可能是毀滅性的。
如果能借鑒“神經織網”的原理,在地球頂尖科學家中構建一個小型的、基於量子糾纏的“意識協同與防禦網絡”,在操作“弦麵之眼”時集體接入,共享算力解析數據,同時構築強大的集體精神屏障,抵禦可能的高維信息反噬!這將大大提高實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靈能文明的網絡,是保護意識、協同智慧的終極堡壘藍圖。
李豔的意識則在謹慎地探索著網絡的邊界。作為科學家,她對這種純粹的“感受”與“理解”既感到震撼又本能地想要量化分析。
她嘗試著在意識中構建一個簡單的邏輯框架,瞬間,網絡中流淌的信息流似乎自動向她彙聚,提供了她潛意識裡渴求的相關參數:意識同步效率、信息傳遞速率、算力聚合冗餘度、網絡節點抗乾擾閾值……這些數據並非以數字呈現,而是如同“理解”本身一樣自然地出現在她的認知裡。
“不可思議的即時響應性!”她意識中驚歎,這比任何交互界麵都高效,仿佛思維本身成為了查詢指令。
但同時,她敏銳地捕捉到了這龐大意識海洋中一絲微不可察的“雜音”,並非來自深淵,而更像是信息過載導致的背景波動,如同億萬隻螞蟻在遠處低語。這讓她瞬間警醒:“集體意識網絡雖強,但個體思維的‘噪音’是否會被放大?
在抵禦高維汙染時,如果汙染源過於強大,這種‘背景噪音’是否會成為突破點?甚至……引發集體意識的混亂?”這個念頭讓她在溫暖的營養液中感到一絲寒意。
她立刻在意識中構建起一個風險評估模型,將“個體思維乾擾疊加”、“大規模汙染衝擊下的網絡穩定性”、“量子糾纏信道被反向汙染的可能性”等關鍵變量納入其中。模型運行的瞬間,網絡似乎“感知”到了她的憂慮,向她反饋了一組關於網絡韌性閾值的曆史數據波動圖譜。
孔方佳此刻正沉浸在對“意識協同網絡”藍圖的構想中。凱洛斯傳遞的那段“淨化”記憶碎片,讓他對集體精神屏障的力量有了直觀認知。
他想象著,當人類頂尖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神經科學家們通過量子糾纏連接,形成一個微型“織網”,共同駕馭“弦麵之眼”的感知與操作——算力將呈指數級提升,足以支撐對“弦麵共振頻率”的實時捕捉與模擬;而由無數堅韌意誌編織成的精神屏障,將是抵禦高維窺探與汙染的最後堡壘!這將是人類智慧的終極聚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凱洛斯閣下,”孔方佳的意識帶著強烈的探索欲,“貴文明的‘神經織網’,其構建與維係的核心原理是什麼?量子糾纏節點如何穩定?個體意識在深度連接狀態下,如何保持其獨特性和創造性?”他必須理解網絡的基石,才能將其理念安全地引入人類的體係。
凱洛斯的意念如同平靜的湖麵泛起智慧的漣漪:“網絡的基石,在於‘同頻’與‘共振’。個體意識通過深度冥想與特定頻率的能量場調諧,達到與網絡核心的‘同頻’,如同無數樂器校準至同一個基音。量子糾纏的維係,依賴這種持續的同頻共振產生的穩定量子態疊加。至於個體獨特性…”
凱洛斯的意念中流露出一絲深邃的笑意,“想象無數不同的音符,在同一個和弦中找到了各自的位置。網絡並非抹除差異,而是讓差異在和諧的共鳴中綻放更璀璨的光彩。一個獨特的思想,會激發整個網絡的漣漪,帶來新的‘旋律’。創造性,在網絡中不是被抑製,而是在共鳴中被加速催化。”
他傳遞了一段意念:一個靈能者關於時空拓撲的新奇構想,如何在網絡中瞬間引發億萬節點的計算推演,最終在短短數分鐘內完成理論驗證和模型構建的整個過程。
孔方佳被這效率深深震撼,這正是“弦麵之眼”研發夢寐以求的協同速度!他手腕晶板上的記錄幾乎要滿溢出來,每一個來自凱洛斯的意念解釋,都在他心中那個“意識協同網絡”藍圖上添上關鍵一筆。
李豔則在同步記錄凱洛斯解釋的同時,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網絡“背景噪音”和自身構建的風險模型分析上。她注意到凱洛斯強調的“同頻”與“共振”,這與鈦岩文明對物質共振的運用似乎存在某種深層的宇宙共性原理。
她開始嘗試在晶板中建立新的分析模塊:將鈦岩文明的物質共振模型、能量文明的頻率感知、靈能文明的意識共振網絡進行初步的耦合模擬,試圖尋找其中潛在的共通邏輯和可能的風險疊加點。模型的初始運行結果讓她眉頭微蹙——幾種不同維度的“共振”疊加,其穩定性曲線比她預想的要更敏感,尤其是在模擬高維汙染衝擊時。
這份初步的耦合模擬結果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李豔沉浸在技術震撼中的熱情。她凝視著晶板上那條劇烈抖動的穩定性曲線,尤其是在模擬高維汙染衝擊的極端條件下,曲線如同狂風中的蛛絲,數次逼近甚至短暫跌穿預設的安全閾值。
幾種不同維度物質、能量、意識)的“共振”疊加,其相互影響產生的微妙諧波和潛在的乾涉效應,遠比單一係統的共振要複雜和危險得多。
“凱洛斯閣下,”李豔的意識帶著前所未有的謹慎和求證的需求,在溫暖的意識海洋中劃出一道清晰的思辨軌跡,“貴網絡的‘同頻共振’機製令人歎為觀止。但請允許我冒昧請教,當網絡麵臨超大規模、或極度異質化的信息衝擊——比如,並非‘深淵回響’那種明確的汙染,而是來自不同物理規則層麵的、性質迥異的巨量信息洪流——這種‘同頻’狀態本身,是否會因為需要強行‘共振’以容納異質信息,而產生結構性的應力?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導致‘共振’失諧,節點間的量子糾纏態發生不可預測的坍縮?”她將自己的風險模型核心參數和那令人不安的初步模擬曲線,通過意念共享給了凱洛斯。
凱洛斯的意念沉默了片刻,那份寧靜深邃中似乎泛起一絲凝重。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向李豔的感知中“流淌”過來一段新的信息:不是曆史數據,而是一種更深層的感知——是整個“織夢者之穹”網絡在某個遙遠過去承受一次來自未知宇宙深空、性質極其古怪的“信息風暴”衝擊時的集體“記憶烙印”。
那感覺並非痛苦,而是一種龐大的、如同精密鐘表內部齒輪被強行塞入異物般的滯澀與震顫,無數節點的“同頻”狀態被強行扭曲,為了維持網絡的整體存在,部分邊緣節點甚至主動選擇了暫時性的“靜默”與“隔離”,才避免了核心共振頻率的徹底崩潰。這過程伴隨著一種低沉的、貫穿整個意識背景的“嗡鳴”,正是李豔之前感知到的“背景噪音”被放大到極致時的狀態。
“理解…風險…是…智慧的…基石…”凱洛斯的意念帶著讚許和嚴肅,“你…所慮…正是…我們…永恒…的…課題…之一…‘同頻’…並非…僵化…而是…動態…調整…的…平衡…如同…在…湍流…中…保持…航向…邊緣…節點…的…‘靜默’…是…網絡…韌性…的…重要…策略…”
他進一步開放了部分網絡自我診斷和動態調諧的核心算法邏輯——不是具體的代碼,而是其運作的“理念”和“哲學”,一種基於網絡整體健康度實時反饋,進行節點接入權重、信息流優先級、甚至局部共振頻率微調的複雜自適應機製。
李豔如獲至寶,立刻將這些理念融入她的耦合模型。她開始嘗試將鈦岩文明“共振之音”對物質結構的精妙剝離數據尤其是能量傳遞的邊界效應和頻率篩選的“窗口期”特性)、能量文明賦予孔方佳的那種對頻率本身近乎本能的感知模式這被李豔量化為一種獨特的“頻率噪聲”係數)以及靈能網絡的自適應調諧機製,三者進行更深度的融合模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模型的計算量瞬間飆升,幾乎抽乾了她攜帶的所有便攜算力資源,不得不部分接入“織夢者之穹”網絡進行分布式計算。晶板上的三維圖譜變得無比繁複,色彩斑斕的能量流線、代表物質穩定性的網格結構、象征意識網絡韌性的光帶交織、碰撞、融合,穩定性曲線在加入了自適應調諧機製後,雖然依舊在衝擊下劇烈波動,但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托住,不再輕易跌穿紅線。
孔方佳同樣敏銳地捕捉到了李豔模型中的關鍵信息。他暫時擱置了對網絡構建細節的追問,思緒瞬間被拉回了現實戰場——那些被蟲族衝擊波扭曲力場撕裂的戰艦,那些在精神汙染下陷入瘋狂的士兵。
“凱洛斯閣下,”他的意念帶著軍人特有的緊迫感,“這種‘集體意識屏障’和動態調諧機製,是否能在個體遭受劇烈精神衝擊的瞬間,由網絡提供即時的‘淨化’和‘穩定’支持?類似於…戰場急救?”他想到了那些被“深淵回響”或蟲族精神攻擊命中的前線戰士,如果有這樣一個微型網絡能在瞬間分擔衝擊、穩定心神,那將是巨大的生存保障。
“原理…相通…”凱洛斯肯定道,“但…個體…瞬間…衝擊…與…持續…汙染…不同…需要…更…精準…的…‘共鳴…錨點’…與…更…快速…的…響應…閾值…調整…”他傳遞了一個小規模節點網絡在模擬訓練中,瞬間穩定某個遭受“模擬精神衝擊”節點的動態過程,其速度和精確度如同精密的手術刀。
孔方佳和李豔的目光在空中或者說,在意識感知中)交彙,無需言語,他們同時意識到了下一步的關鍵:必須將智械文明在物質與信息邊界上的技術——尤其是其可能帶來的超高速運算、精準控製以及信息實體化的能力——納入這個正在成形的、融合了四大文明智慧的終極防禦與協同藍圖之中。
智械的“拚圖”,將決定這宏偉構想能否從理論模型變為實戰的堅盾與利矛。孔方佳心中的希望之火燃燒得更加熾烈,卻也更加凝重,因為他深知,距離最終的目標越近,需要克服的融合風險與技術深淵也就越深不可測。
喜歡弦!正物質宇宙:跨越請大家收藏:()弦!正物質宇宙:跨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