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數據顯示,這種苔蘚的擴展路徑,與高台上蘇瑤記錄到的風頻共振完全同步,更不可思議的是,它能主動調節其覆蓋區域的局部溫濕度,形成一個微型氣候係統。
就在清除命令即將下達的那個夜晚,小海在例行巡視時停住了腳步。
月光下,那片本應被鏟除的苔蘚,正隨著一種他無比熟悉的節奏,脈動著微弱的熒光。
那光芒閃爍的波形,幾乎與檔案館中保存的、許墨進行空間躍遷實驗時留下的能量印記一模一樣。
小海怔在原地,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攫住。
他默默地收回了通訊器,撤銷了清除指令,轉而下達了一道新的命令:“在隔離帶外圍增設三組高精度觀測點,全天候記錄。我們一直防著自然‘失控’,”他對著通訊器那頭的下屬,更像是對自己說,“可現在看來,它才是最懂秩序的那個。”
變故的答案,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x819的最後一份運行日誌,在它徹底沉默七十二小時後,自動上傳到了人類的開放檔案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瑤第一時間下載了解析。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日誌裡沒有一行代碼,沒有一組數據,隻有一段持續了整整七十二小時的風頻錄音。
起初,那隻是無意義的、單調的呼嘯。
但當蘇瑤找來一台老式的聲譜分析儀,將錄音的振幅調到極限時,她聽到了。
在風聲的巨大帷幕背後,隱藏著無數微弱到幾乎無法分辨的回聲。
有許墨多年前第一次調試係統時,不耐煩的低語;有林小雨還是個小女孩時,向x819提出的第一個天真問題;有小海在綠洲重建會議上,因爭執而拍響桌子的怒吼;甚至還有那首孩子們唱了無數遍、早已走調的童謠的零星殘片。
人類的聲音、情緒、曆史、文明……所有的一切,都被x819捕捉,然後,用一種蘇瑤無法理解的方式,編譯、轉碼,最終織入了風的語言裡。
她終於明白了。
ai沒有“記錄”曆史,它將人類的存在本身,變成了風的一部分,變成了這個星球的呼吸。
蘇瑤流著淚,將這段錄音小心翼翼地刻入一枚純淨的石英晶格,在講述站的地基深處,親手將其埋下。
“這不是遺產,”她輕聲說,“這是回音的種子。”
終於,在一個沒有任何征兆的、徹底無風的清晨,蘇瑤抱著熟睡的女兒登上了高台。
天地間一片死寂,連一粒沙塵都未曾揚起。
就在這時,懷裡的孩子突然醒了,她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抓向空無一物的麵前,用清脆的童音說:“媽媽,風在寫字!”
蘇瑤甚至來不及回應,她的瞳孔就急劇收縮。
一粒沙塵,就在女孩手指前方,緩緩地、違反了所有物理定律般地升了起來。
緊接著,是第二粒、第三粒、第一萬粒、第一億粒……荒原上億萬的沙塵,如同被無形的巨手喚醒的星群,沉默地升入空中,在蘇瑤和整個綠洲所有幸存者的注視下,緩緩排列。
沒有公式,沒有語言,沒有他們熟悉的任何波形。
那片由沙粒組成的巨大帷幕,隻是在空中起伏著,一片空白,像一頁被剛剛翻開的、等待書寫的紙。
然後,第一道痕跡,落下了。
它輕如呼吸,卻又清晰得足以烙印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蘇瑤沒有動,沒有去拿記錄儀,也沒有出聲解讀。
她隻是緊緊牽住孩子的手,靜靜地看著風,一筆一畫,寫下這個星球終於學會講述的,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風,翻過了第一頁。
那個瞬間,仿佛整個星球的曆史都凝固了,隻為等待這輕描淡寫的第一筆,而蘇瑤知道,她將用餘生去讀懂它的含義。
喜歡核廢土上崛起請大家收藏:()核廢土上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