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蘇小叔的兒子蘇平安也來了。
“潤子,那巧芽真是你做出來的?”
蘇平安進門,跟蘇大伯打完招呼後,就急吼吼地問蘇潤巧芽的事。
蘇平安知道蘇行搭他家牛車去送貨。
雖然好奇,但也不至於窺探堂弟賺錢的秘寶。
誰知道。
今天一大清早。
蘇行和張氏突然提著厚禮上門。
兩人神神秘秘的,嚇得他爹以為出了什麼事。
聽了兩句,這才明白:
原來堂弟一家是想拉著他們一起賺錢。
了解清楚緣由後,他爹也答應了。
知道小堂弟今早要來大伯家,他爹駕車走之前,讓他自己來找人。
蘇平安賺錢心切。
估摸著大伯一家差不多吃完早飯,就踩著點兒來了。
“平安也來了!今兒可真熱鬨!”
蘇安福和藹的看著滿堂的蘇家男丁,格外高興。
“遠山,去跟你娘說,今晌午,咱一家人吃頓團圓飯!”
蘇安福吩咐完,就讓大孫子去通知正在田裡忙活的蘇豐。
然後又叮囑蘇平安:
晌午的時候,記得把他家的人都帶過來。
趁著這段時間,蘇潤開始教蘇遠河他們如何發巧芽。
其實過程非常簡單:
無非就是把新鮮的豆子洗乾淨,泡漲。
然後在籮筐裡鋪一層麻布。
將泡好的豆子平鋪上去,再蓋層麻布。
最後就是早晚澆水。
要非說有什麼技巧,那大概就是要注意避光,免得巧芽見光發紅。
再或者壓上些重物,讓巧芽長得粗壯。
蘇潤不僅說,還跑回家拿了把泡好的豆子,當場演示起來。
蘇潤說得詳細,其餘人也學得認真。
這一幕看得蘇安福高興地合不攏嘴:
人丁興旺、齊心協力,這是家族昌盛的跡象啊!
等蘇潤講解完,眾人自覺地開始忙活:
一時間。
騰地窖的騰地窖、編籮筐的編籮筐……
連小孩子都幫著洗豆子,剪麻布。
晌午。
蘇豐、蘇行、蘇小叔等先後到了蘇安福家裡。
一大家子熱熱鬨鬨地湊在一起吃著巧芽宴,對於日後滿懷期待。
之後幾天。
蘇潤早上幫著裝裝菜。
中間時不時被蘇遠河或者蘇平安提去家裡,看巧芽發的情況。
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地到了八月中旬。
八月十五。
中秋佳節。
天剛亮,蘇家就忙活起來了。
天香樓這一單足足兩百斤,蘇小叔的牛車肯定是放不下的。
所以前幾日,蘇行就把家裡的板車找了出來。
這板車是蘇父當年運木頭用的。
比蘇小叔的牛車大了一圈。
三兄弟把巧芽分筐裝好,放在板車上。
筐子壘成兩層,堆得高高的,剛好放下。
蘇豐在前麵拉車,蘇行和蘇潤在後邊推。
“辛苦大哥,後半程換我來。”
“我看我們家也該買頭畜牲了!”蘇潤開口提議。
進村出村的,還是有頭畜牲方便點。
蘇豐笑著接話:
“行!等過段時間錢攢夠了,就買頭畜牲!”
“到時候你上下學堂,也方便些!”
中秋之後,蘇潤的‘田假’也就到期了。
蘇潤沒接茬,胡亂應了一聲,就催著蘇豐出發了。
土路崎嶇不平。
車上又裝得滿滿當當。
三人拉著一車巧芽,走了快一個半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