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清河巡撫孔邦的加急文書送到京城。
驛使腰間插著鮮亮的黃色旗子,一路嘶聲高呼著:
“八百裡加急!攔路者死!”
駕馭著飛奔的駿馬直直往京城城門口撞去。
沿路所有百姓,紛紛倉皇讓路。
鎮守京城大門的城門校尉聞訊,毫不遲疑,當即命手下士卒清理京城道路,驅趕百姓,以供驛使通過。
同時又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宮門稟報。
皇城司收到提示,立刻開宮門,同時遣人往紫宸殿去。
驛使一路暢通無阻,馭馬直衝進皇城。
紫宸殿內。
熏香嫋嫋,映照著熙和帝與太子趙叡專注的眉眼。
本是靜謐之時。
正五品禦前正侍謝天恩,神色匆匆帶著一驛使,順著殿外台階往殿裡衝。
公鴨嗓中還流淌著尖銳的爆鳴聲:
“報——清河省八百裡加急文書到!”
瞬間,熙和帝與太子全都抬起了頭,目光緊盯著殿外。
“速傳!”熙和帝沉聲道。
八百裡加急不代表一天必須跑八百裡,更多時候是一種象征:
代表發生了最緊急的事情,要以最快的速度報給皇帝。
每逢此時,驛長會在接到八百裡加急信件的第一時間,就準備好快馬和精騎手。
隻等信件一到,就換人換馬,繼續送信。
驛使身上標誌明顯,沿路所有官府看到必須直接放行,協助開道,更無人敢攔截驛使。
驛使隨謝天恩匆匆進殿,呈上文書,而後被小太監從側門引出,安排休息。
熙和帝匆匆閱覽,臉色越發陰沉。
雖不曾直接動怒,但他周身的氣勢卻越發淩冽而狂躁。
如同一座洶湧的火山,隻等著噴發的那一刻,燃儘世間臟汙。
這看得太子趙叡擔憂不已。
他當即起身,快步走到了熙和帝身側給他順氣。
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熙和帝快速下令:
“立傳刑部、戶部、禮部、工部、兵部尚書進宮議事!”
“傳欽天監監正來此!”
刑部掌管司法、刑法;戶部主掌財政、稅收、土地;禮部掌祭祀、科舉等事務;工部掌管水利、建築等;兵部統率軍事。
至於欽天監負責觀察天象,占卜凶吉。
大炎六部尚書,均是正二品。
此時,除了吏部尚書之外,全都被召來了。
任誰都知道事情大發了。
殿中。
從太子趙叡,到禦前領侍許忠義、禦前正侍謝天恩,再到下麵沒品級的宮人們,臉色全都變了。
“臣遵旨!”謝天恩不敢有絲毫怠慢,躬身一禮,立刻出去辦事。
趙叡見熙和帝臉色難看,立刻命許忠義去請太醫,又自己拿過了孔邦的奏折開始翻看。
緊跟著,‘久旱逢暴雨’‘清河決堤’‘水淹百裡良田’‘數萬百姓流離失所’‘青雲府被毀’等等字樣,先後鑽入趙叡眼中。
到底是年輕氣盛。
趙叡看完,一掌就將奏折狠狠拍在了龍案上,怒喝道:
“清河堤壩修築不過三載!居然就能決堤?!”
“花了幾十萬兩銀子,就修出這麼個東西?!”
“水災突至,藺英才身為青雲知府,竟敢瞞而不報,還失蹤了?!”
“徐飛這個兩河總督,還有孔邦這個清河巡撫,連眼皮子底下的貪腐都止不住,怎麼乾的?!”
無怪乎趙叡如此氣怒。
清河省一馬平川,既是良田,但也極易受災。
夏季清河泛濫,時常水淹良田,民不聊生。
偏大炎國庫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