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給清河省省出錢糧修築堤壩,赤狄來犯時,熙和帝二女趙綺自願嫁往赤狄和親。
這才能把軍費挪出一半,在青雲府北側造了這個堤壩。
結果,不到三年……
塌了?
這不就相當於直接告訴太子趙叡,自己妹妹當年白白犧牲了嗎?
但家事再大也是小事。
拋開和親不談,貪汙是肯定的了。
除此之外,最讓熙和帝父子擔憂的,就是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了。
民以食為天,食無繼則民饑,民饑則動亂必起。
從拋家棄子、典妻當女到燒殺劫掠、落草為寇,最後發展到天子昏庸、聚眾起義……
一個王朝的覆滅,不過朝夕之間罷了。
趙叡麵沉如水,當即請命:
“父皇,兒臣願親往清河賑濟災民、安撫民心,安置流民,保我大炎基業!”
“此去定查出清河堤壩崩潰之因,將京內、地方蛀蟲一網打儘!”
清河堤壩幾十萬兩銀子,區區一個從四品的青雲知府,哪裡有這麼大的膽子?
其中定有朝中重臣或者地方封疆大吏作祟。
如此大貪,竊據高位,實乃大炎之患!
趙叡如何能不擔憂?
熙和帝現在也緩過來了。
雖然趙叡沒有將心裡的想法全說出來,但兩父子隻交換眼神,熙和帝就知道兒子在想什麼。
“鴻然,此事讓父皇再想想。”熙和帝微微皺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是不知道這時候派出太子賑災,定能鼓舞民心,鎮壓地方邪氣。
可他子嗣單薄,趙叡又是悉心培養多年的儲君,不可貿然踏入險地。
思來想去,熙和帝也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甚至不得不將念頭打到了幼子趙翊身上:
“若不然……讓翊兒代你去清……”
趙叡當即打斷,堅持道:
“父皇,翊兒才十七,尚未弱冠,整日又隻會敲敲打打玩木頭。”
“他哪裡懂朝政?如何會賑濟災民?又怎麼能查出地方貪汙腐敗?”
“且翊兒尚未封王,就算是隻為安撫民心,兒臣這個當朝東宮太子,難道還比不過一個皇子?”
“再者,兒臣作為長兄,已經看著皇姐、皇妹為了大炎遠嫁他國,難道如今還要讓幼弟替身犯險?”
熙和帝明顯被說動,目露猶豫之色。
趙叡見狀,兩膝一彎,就跪了下去:
“還請父皇成全兒臣為家為國之心!”
“這是做什麼?!”趙叡突然來了這麼一出,還真把熙和帝驚到了。
他伸手想拉趙叡,趙叡卻執意不起。
最後,熙和帝還是成全了兒子:“就依你所言!”
趙叡和熙和帝密謀一番,便將相關安排商量出來了。
“傳旨,清河大水,堤壩崩潰,即日起,僧錄寺晝夜念經祈福!京城內不得有任何吟曲奏樂之聲!”
“傳令光祿寺裁減皇室用度,所省金銀全部用於賑災!”
“傳令禮部,朕於半月後祭祀禹陵!”
等五位尚書和欽天監監正到的時候,就隻有聽旨的份了。
“著禮部侍郎宋修齊隨太子前往清河省賑災,以彰朕愛民之心。”
“乘雲騎統領冷雲率一千乘雲騎隨行保護!”
“此去太子一並清查堤壩崩潰之事,可便宜行事,自行處理地方官員,不必請旨!”
趙叡領了聖旨,當日就趕赴清河省了。
賑災糧款緊急籌備,沒兩日也送出。
與此同時。
熙和帝兩封密詔,分彆發往了京城左都禦史柳玉成府中和清河省正四品衛指揮使周冀手裡。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