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換了學服,配上學生牌,與梁玉他們一起到府學門口的門房那兒做登記。
府學進來就不能隨便出去。
也就是報到第一日,新生才有登記後,隨意出入的特權。
蘇潤他們給自己做了登記,又表明要帶家人進來收拾齋舍,得了允許後,才被放出去。
梁父、蘇豐和蘇行正在外麵聊天。
梁父很是擔憂自己兒子在府學的生活:
“你們說這府學也真是的!”
“這麼大的地方,卻連書童、小廝都不讓學生帶。”
“幸好子淵又聰明,提前讓我們把墨磨成汁,分裝進竹筒裡。”
“不然,就子淵他們那讀書速度,每天磨墨還不知道得浪費多少時間!”
“他們還不把自己累死在裡頭?”
梁父正打算讓小廝再去檢查一遍,看看筆墨紙硯有沒有帶全,就見府學大門打開,六個白生生的小子齊齊奔出。
“大哥、二哥!”
“爹爹!”
蘇潤和梁玉這兩個有親人在身邊的,先後開口。
梁玉跑到梁父跟前,樂滋滋地炫耀新衣服。
梁父也很給麵子的誇了又誇,幾乎要把梁玉誇出花來。
有這種爹在後頭撐著,也難怪梁玉每日都是笑嗬嗬的模樣,做什麼事情也自信滿滿,勇氣十足的。
蘇豐和蘇行也圍著蘇潤問。
但蘇潤知道的很有限,故隻能先招呼眾人進府學,打算把齋舍收拾好後,再慢慢逛府學。
馬車不能進府學,東西隻能靠人力提進去。
好在梁父和蘇豐早有準備,此次出門帶了不少小廝。
但即便如此,也搬了好一會兒。
畢竟李氏光是蠟燭就給蘇潤備了近百根。
何況還有衣服鞋襪被褥、李氏醃製的醬菜、張氏購置的糕點等物。
加上其餘幾人的東西,雜七雜八裝滿了七八輛馬車。
東西搬進齋舍,蘇潤留下小廝收拾屋子,自己則打算帶著兩個哥哥去逛逛府學。
其餘人也正有此意。
就這樣,玉泉六子加上梁父、蘇家兄弟,九個人湊了一夥兒往外走。
“果然無巧不成書!”
“清逸,看來你我來得剛剛好,我們聲名遠播的玉泉六子正打算出門呢!”
向波搖著扇子站在廊道上,語帶笑意的開口打趣。
當日,蘇潤六人初到天然居與人比帖經,就是孔樓、向波和周年三人最先做了他們的出題人。
蘇潤看向波還覺得陌生,但看到站在向波身邊的蕭均,就想起來了。
隻是不知道向波如何稱呼。
向波倒是很善解人意地報上了姓名:
“向波,字子墨,天字班學子,家父乃府學教授,你們今早見過的!”
幾人互相認識了一番,向波和蕭均主動提出帶他們逛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