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諭一說放課,占據優勢位置的玉泉六子,眨眼的工夫就躥到了他跟前。
蘇潤將他們商議後,還沒解決的問題拿出來請教。
司彥則是拿著六人這段時間做的文章,請李教諭幫忙點評。
葉卓然和徐鼎一左一右拿著筆和紙,隨時準備記錄。
李教諭懵了:
沒人跟他說放課了還要繼續乾活啊?
跟李教諭一樣蒙圈的,還有其餘學子。
素來,請教先生文章,都是提前約好時間,備好禮物,恭恭敬敬過去請教。
還沒見過剛上完課,就把教諭給圍起來的。
知道的是請教,不知道還以為是尋仇呢!
而且,怕教諭不喜,他們一般每次隻問一兩篇文章。
但這玉泉六子?
那可是拿了一大摞!
粗粗估摸,得有個十多篇吧?
部分老生搖搖頭,評價:“少不更事。”
他們覺得玉泉六子此舉太過無禮,還會觸教諭黴頭。
還有些人覺得嘩眾取寵,冷嗤一聲離開。
也有不少人留下觀望。
但蘇潤他們可沒想那麼多。
張世和梁玉趁著李教諭沒反應過來,哄著,誇著,扶著,將李教諭攙到了前方的大椅上,連茶水都給捧過來了。
李教諭回神,正對上六雙寫滿了渴望的眸子。
大大的眼睛裡麵,滿是對知識的渴求。
為學子解惑本就是教諭應儘之責。
雖然來得突然,但李教諭也認真做了解答。
蘇潤將不解之處刨根問底,聽了個透徹。
解答完問題,李教諭又接過了司彥手中厚厚的文章,讓他們過兩日,抽空去找他一趟。
蘇潤六人自然答應。
目送李教諭遠走,六人才開始收拾東西。
梁玉高興道:
“李教諭才學出眾,而且人也好說話,日後我們有福氣了!”
梁玉判斷夫子厲不厲害的標準,隻有兩個:
一是年紀,二是感受。
李教諭已經接近知天命之年,兩鬢都花白了,自然符合梁玉的第一個標準。
至於感受?
不明覺厲。
聽不懂,但覺得很厲害,這就夠了!
六人收拾完書箱,特意等著他們的葛興就湊上來了:
“幾位勤勉苦學,實乃吾輩楷模。”
除了葛興外,還有幾個學子也過來攀交情。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還是得處好。
張世自覺勾搭著葛興等人往飯堂去,一路上把這幾個人的老底摸得清清楚楚,性格也有七八分了解。
府學的飯堂沒什麼挑選的餘地,午飯都是一葷兩素,加上饅頭和稀米粥。
今日輪到了蘿卜燉肉,炒蘑菇和醃茄子。
眾人排隊打飯,又去旁邊的饅頭筐裡拿饅頭,
蘇潤端著自己的飯坐下,正要開吃。
旁邊的梁玉臉就皺成了包子:
“這肉好腥!呸……”
梁玉張嘴要吐,就聽葛興急急提醒:
“不能吐!”
“府學訓範寫了,浪費糧食會影響月考、季考、歲考的評級!”
司彥當即無情地說:“璨之,吞下去!”
聞言,梁玉的包子臉上,褶又多了幾條,滿臉都是不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