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一些數據拎出來做成了圖。
連流水賬似的收支,都換了記賬方法。
蘇潤指著彎彎曲曲的線條,給孔樓解釋:
“這叫折線圖,橫軸顯示時間,縱軸顯示數據,這些符號就是數字。”
“這張圖反應的就是青陽府近二十年的糧食產量變化。”
“你看,總體左低右高,說明我們青陽府這二十年是在增產。”
“這幾個地方落下去,就是減產。”
“這幾個年份可能是發生了洪澇災害,或者其他影響耕種的事情,需要關注。”
……
蘇潤一點點給孔樓講解。
孔樓聽得兩眼亮晶晶,更是覺得搬來這邊是正確的決定。
“這都能看出來?”
向波不理解,但大為震撼。
他捏著手冊湊頭過來看,認認真真地聽著。
蕭均和周年也全都圍過來。
“那這些條條是什麼意思?”
“這麼多點是為什麼?”
“這個圓形為什麼分了這麼多塊?”
幾人分彆指著不同的圖表左問右問。
蘇潤隻長了一張嘴,完全解釋不過來。
司彥等人自發圍上來,分彆解答。
“這些圖很直觀,若我大炎賦稅、糧食產量等,都能以此形式呈現,定然有益無害。”
蕭均想到每年他爹年關前,總要花費很久,通宵達旦的帶著大小官吏編寫公文,但卻呈現出來的,卻都冗長繁複,便起了心思:
“子淵,能否將圖表製法與大炎算學傳授於均?”
孔樓和周年同樣有這個意思。
“沒問題。”
蘇潤點頭:
“先前璨之他們學習時,記了不少筆記,你們剛好能用。”
司彥順手將自己的筆記遞了過去。
徐鼎、張世等人讓他們有什麼問題,隨時來問。
玉泉六子敞亮,蕭均四人也投桃報李,表示日後學業上有什麼問題,儘管來問。
雙方順利完成合作共贏。
孔樓依依不舍地放下書稿,樂滋滋的走了:
“子淵,樓今晚就搬過來!”他等不到明日了。
蕭均和周年也回去收拾東西。
臨走前,向波帶走了蘇潤六人的試卷和錢教諭的試題,打包票道:
“本公子這就回去,將此事如實告知我爹和錢教諭。”
“剩下的,你們就不用管了,這‘數’你們已經過了。”
連蕭均都不是對手,當然是過了。
向維聽說蘇潤編纂了一本算學書,還研究出什麼能直觀反映糧食情況的折線圖,大為震驚。
但看完試卷,聽完前因後果後,很快拿定了主意:
“搬齋舍的事情,就按你們的想法做吧。”
“日後與他們為鄰,好生相處,有什麼事情及時過來說!”
“還有……那個什麼圖和表,你去給我弄一份過來!”
若此事屬實,那他得快些去稟報宋侍郎。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