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蘇子淵此人?”趙叡追問。
事到如今,趙叡當然知道,玉泉六子的主心骨就是蘇潤。
其餘幾人或許有能力,但更多也是乘了東風。
宋修齊聞言,仔細想了想,折中而謹慎的回答:
“依臣之見,此子外圓內方,心中自有丘壑。”
“但畢竟年紀尚輕,正是滿腔熱血報國誌之時,遇事隻怕還是衝動,不能隱忍。”
柳玉成對此也很讚同。
畢竟,若蘇潤不衝動,他當日也不會被救。
與其說這是蘇潤的缺點,不如說這個年紀的少年,都是這麼意氣風發。
因此,宋修齊話落,柳玉成也玩笑似地接了一句:
“那蘇子淵機智伶俐,膽識過人。便是真遇到有人為難,說不準還是彆人吃虧得多。”
想到上次遇險,蘇潤竟拿惡民擾亂殺手視線,柳玉成就忍不住猜想:
那救災書上,用殺貪官來平息百姓怒火,穩定民心,隻怕也是此子的手筆。
柳玉成這麼想,就也如實說了。
趙叡失笑:
“《維摩詰經》有言: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倒與此子頗為相襯。”
若換了彆人為求存而將俘虜推出去,趙叡定然覺得這人品行有缺。
但換了蘇潤?
不知是不是先入為主,竟覺得此子有自保之力,自己也能放心些。
謝天恩前來奉茶,笑著恭維:
“殿下英明!”
“為官之人,隻要效忠皇室,心正,能做好事就夠了~”
“不管正法還是邪法,隻要不過分,得益的終歸是百姓~是朝廷~是大炎~”
趙叡笑著搖頭,把這頁掀過:
“罷了!”
宦海浮沉,哪個官員真的乾淨?
他身為東宮太子,不也剛判了數百人斬首,難道他就敢說其中沒有無辜之人?
蘇潤之舉雖說起來於名聲有礙,但能顧全大局,還不牽連無辜,已經是兩全其美了。
他又何必錙銖必較呢?
好生護著此子成才,為國效力,才是正事。
半夜,謝天恩代太子往蕭正府邸走了一趟。
翌日一大早,天還沒亮,趙叡就帶著宋修齊、徐飛等人一並回京了。
等孔邦收到消息趕來的時候,趙叡連影子都不見了。
隻有周冀留在府衙,將太子令旨轉交給孔邦。
清河省和滄河省經此一事,折損了不少官員。
年假在即,全靠戶部派遣也不現實。
趙叡便將地方上原本還算能乾的官吏,進行了拔擢。
其中,就包括蘇豐和蕭正。
蘇豐被拔擢為正七品農官,負責清河省來年推廣化肥之事。
蕭正也如願成為青陽知府。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