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剛剛降生的小生命,蘇豐和蘇潤兄弟倆特意請了一天假。
蘇潤拿著撥浪鼓逗侄女笑,給她念書聽。
吞金獸還特意跑出去,給小侄女買了個金鑲玉的項圈。
不過,他也沒能待多久,當晚就回了府學繼續內卷。
知道母女平安,司彥等人紛紛道賀。
八月鄉試一日日靠近。
蘇潤六人壓力巨大,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蕭均、孔樓和周年也將自己的鄉試經驗儘數傳授。
隻是……
蘇南星剛出生沒幾日,青陽府張貼公告:
征兵。
大炎自去歲入冬以後,便被迫與大蕃開戰了。
大蕃趁著冬日,南下劫掠,連奪邊境三城,大炎被迫反擊,但卻一直沒能奪回失地。
隨著戰事陷入膠著,周邊的大柔、大真等小國也陸續出兵希望能分一杯羹。
熙和帝傳信南越與赤狄,一為安撫,二為聯手。
然南越地處偏遠,有心無力,除了管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給大炎添亂外,彆的也有心無力。
同樣迎娶了大炎公主的赤狄可汗,此戰卻以部落受災,無力支援為由,乾脆袖手旁觀,怎麼看都有種坐收漁翁之利的意思。
按理來說,此次兵役征調,所需時間不短。
可去年清河大水前,陸平就征調過徭役了,因著賑災耽擱了一年,此次便順延了。
蕭正隻需要派人拿著徭役冊,挨家挨戶去帶人就行。
邊境戰事頻發,哪怕是再沒見識的人都知道,上了戰場,九死一生。
雖然有不少人家免除徭役。
但更多的還是家中貧苦,隻能親眼送家人上戰場的。
一時間,青陽府下轄之境,多生離死彆之景。
當然,除了征調的兵丁,還有極少數自願上戰場,殺敵報國的。
比如周年。
衛指揮使周冀此次也奉命前往邊境抵禦外敵。
身為武將之子,周年自小習武,相比於年後的會試,他更傾向於功名隻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戎馬生涯。
周冀明顯也是想讓兒子跟隨自己腳步,上戰場立功的。
因此,征兵令還沒發的時候,周冀就把兒子接走,並從府學退學了。
此戰之後,若周年活著,定然是直接為官,不需要回來考功名。
若沒了,就更不需要讀書了。
與周年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向波。
隻可惜。
向波還沒來得及投軍,就被他爹關在了家裡:
“就你那三腳貓的功夫,投軍跟送死有什麼區彆?”
“老老實實在家裡待著,等下個月參加鄉試!好好給我考個舉人回來!”
周年參軍和向波被鎮壓在家的消息,還是孔樓帶來的。
蘇潤對此早有預料,畢竟周年主戰派的風格,在他們麵前從不掩飾。
何況,他還出身武將世家。
倒是看起來吊兒郎當的向波,居然也會動從軍的念頭,這讓蘇潤有些意外。
孔樓少年老成,失意地歎氣:
“戰場凶險,此去千裡,不知還有沒有相見之日。”
同窗兩載,時常一同出入,情分終究是不同的。
素來以淺笑示人的蕭均,今日也難得帶了些憂慮之色:
“去歲水災,國庫撥了不少錢糧,上半年邊境戰事,也消耗甚大。”
“如今,隻怕國庫……”
“這種情況下,還選在這時候征兵,連秋分都等不到,想來邊境形勢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危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