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曰:君子慎獨。
蘇潤看到這題目的時候,腦子裡就自覺浮現出了這四個字。
不像前兩道題目,關鍵詞單單在某本書中出現過。
慎獨二字,在《大學》《中庸》《禮記》中,都有明確記載。
拋開五經不談,蘇潤很快將目標鎖定在了《中庸·天命》和《大學·誠意》中,有關慎獨的部分。
《中庸·天命》有載: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意思是:君子對自己未能看見的部分要保持警惕,對自己未能聽見的地方要充滿敬畏。沒有比隱藏的更神秘,沒有比細微的更顯著,所以,君子必須小心謹慎其孤獨時的行為。
《大學》中有關慎獨的部分雖然與《中庸》記載不同,但也是說:
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會自然地流露在外,所以君子在獨處時必須要慎重。
蘇潤以為,此題的方向肯定是表裡如一,堅守節操。
確定了方向,蘇潤提筆將東漢楊震拒金時,所言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寫在了草稿紙上,準備以史為鑒,切入文章。
蘇潤破題快,分析完三篇四書文,時間還早。
趁著腦子清楚,他根據自己方才標注的要素,開始在紙上打初稿。
第一篇蘇潤以唐朝元稹和白居易兩名好友誌同道合,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之事,作為切入點。
從仁義之友出發,引申到為官行仁義之道。
末了,以‘綱常繼絕學,仁義匡時君’收尾。
隙駟不留,電急流光。
專注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饒是蘇潤沒敢耽誤時間,但塗塗改改幾遍,寫好第一篇文章時,附近也響起了考生要水要火的聲音。
他當即抬頭看天。
但今日天空飄著厚厚的雲層,完全看不見太陽。
這讓他暫時分不出現在是什麼時辰。
“反正不餓,還是趕緊寫文章吧。”蘇潤自言自語完,繼續作下一篇文章。
司彥、張世幾人跟蘇潤也是一樣的打算。
要在考場連待三天,準備的再怎麼充分,精神也是一日日萎靡下去的,隻有第一天狀態最好。
故全考場的考生,都在爭分奪秒。
而像蘇潤這種,已經預料到晚上休息不好的考生,更是如此。
經過府學將近一年的學習,蘇潤拍馬屁的功夫更上一層樓。
第二篇文章除了闡述仁君仁政之外,蘇潤還不著痕跡拍了諸多馬屁。
不。
龍屁。
“嘖嘖嘖、還得是我啊!”
正當蘇潤拿著草稿紙上的溢美之詞大發感慨時。
不知道餓了多久的五臟廟,開始彰顯存在感:
咕嚕嚕~
蘇潤捂著肚子,下意識抬頭:
天依舊是烏蒙蒙的,什麼都看不出來。
雖然還想繼續寫文章,但填不飽肚子,會影響狀態。
好在李氏早就準備了炒麵。
這炒麵是李氏把白米、核桃、芝麻、紅棗乾之類東西磨成粉,然後跟白麵放在一起炒熟了,給蘇潤他們帶進來的。
李氏也知道小弟一讀書,就什麼都顧不得了。
因此,早就特意叮囑過他們:
“要是有時間,就在炭盆裡加水煮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