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蘇潤隻能將自己放在臣臣的角色上,對齊桓公忠心之舉大加讚賞。
同時,再抓住攘夷這個關鍵詞,表達自己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忠君護國之情。
蘇潤思索著方向,照舊把要素先記錄在草稿上,然後繼續往下。
最後一道經義題,隻有兩個字:
【皇極】
蘇潤一看這兩個字就樂了:
“這不送分題嗎?”
皇極,出自《尚書·洪範》,意為:君王的法則。
至於破題方向,那都不用想,就是後麵那長長的一大段。
因此,這題蘇潤沒列要素,直接跳過了。
簡單的題目,隻要中規中矩的去作文章,那就拉不開差距,故而也不用耗費太多精力。
畢竟上限低,他寫的再怎麼出彩,也就那樣。
蘇潤很快就分析到了最後一道題,五言六韻詩。
這題目依舊與戰爭有關:
【賦得胡塵未靜得平字】
胡塵未靜,寓意北方戰亂從未停止。
其實就是要寫一首有關北方戰爭的五言六韻詩,韻腳是ing。
不過蘇潤早就準備了好幾首戰事相關的詩詞備用。
雖然韻腳不同,但改改就是了,問題不大。
挨個分析完題目,蘇潤正打算打初稿,就發現:
字開始看不清了。
蘇潤就著有限的視野望出去,驚訝出聲:
“這麼快天就要黑了?”
他感覺自己沒乾什麼,這就過去一天了?
震驚歸震驚,蘇潤還是拿出了蠟燭,繼續寫文章。
鄉試的蠟燭是考場統一發的,每人隻有一支。
蘇潤本想趁著第一日狀態好,寫到腦子累了再停下來。
但他連一篇初稿都沒寫完,就聽隔壁響起了雷鳴般的鼾聲:
“哼呼~哼哼呼~”
蘇潤原不想關注隔壁,奈何聲音實在太大,把他的思緒硬生生打斷了。
文章本來到了收尾的地方。
蘇潤按照應試技巧,打算升華一番,來個驚豔的結尾。
但他腦中閃現過的靈感,被呼嚕聲儘數震碎。
蘇潤嘗試找回感覺。
可惜失敗了。
而末尾幾句話,他反複修改幾次,依舊覺得結尾幾句差強人意。
就像是一條柏油馬路,走著走著變成了黃土路,沾了人一鞋灰那樣。
前後根本就不像是一個水平。
蘇潤沉默片刻,最後不得不放棄了熬夜作文章的打算。
他招手要來了熱水,又把碳火點燃,將李氏準備的炒飯添水加進去煮。
雖然已經是秋八月,但天氣也沒那麼冷。
炒麵能放兩三天,但炒飯就可能會餿掉。
還是儘早吃完為好。
李氏準備的油布足夠,蘇潤吃飽後,把筆墨紙硯小心收好,然後將油布掛出來,把號舍頂和四周都用油布遮了起來,隻留了一條換氣的縫。
原本用來防風防雨的油布,現在被蘇潤用來隔絕噪音了。
這舉措的確有一定的效果。
至少噪音大減,蘇潤覺得還在能忍受的範圍之內。
趁著號舍暖和,而他又剛吃飽食困,蘇潤脫了兩件外裳,一件用來蓋,一件用來包腦袋。
將衣服疊成長條狀,從左耳開始,繞過頭頂、右耳、下頜,再到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