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是破了點,好在不是什麼臭號。”
將就用吧,還能不考咋地?
蘇潤放下號籃,掏出麻布,開始打掃號舍。
其餘考生也是一樣。
等號舍收拾乾淨,掛好油布,天空顏色已經由黑到紫,但也不足以看清楚答卷。
蘇潤起得太早,此時有些疲倦。
趁著天沒亮,他脫了幾件外袍,搭在身上當被子,打了個盹。
心裡有事,也睡不踏實。
蘇潤小睡了一會兒,辰時一刻,天色亮起的時候,人就醒了。
他揉了揉眼睛,要來冷水醒神,然後手腳麻利地鋪好筆墨紙硯,準備開始答題。
會試考試內容與鄉試一樣,第一場也是考四書題三道、五經題四道,最後是五言六韻詩一首。
蘇潤依舊保持先審題,捋思路的好習慣。
第一道四書題,題目是【慎獨養氣不動心】。
看到這題,蘇潤的第一個想法是:
“原來古人也養生啊!”
玩笑歸玩笑,題還是得破的。
蘇潤把玩笑話拋到腦後,開始解題。
在柳玉成手下學了幾個月,蘇潤看這道題的第一眼,下意識就覺得這是一道截搭題。
這七個字連在一起看非常陌生。
而且,‘慎獨’二字,在四書五經中頻頻出現,想鎖定難度有些大。
蘇潤根據‘慎獨養氣’和‘不動心’劃分段落來鎖定。
很快,鎖定到了‘不動心’的出處。
《孟子·公孫醜上》有載:
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鎖定了這部分後,蘇潤開始研究‘慎獨養氣’。
思索片刻沒有頭緒,想起柳玉成在截搭題裡出截搭題的想法,蘇潤受到啟發,再次劃分。
如此,題目就變成了‘慎獨’、‘養氣’、‘不動心’三部分。
這下就一目了然了,‘養氣’二字在四書中,隻在《孟子》中完整出現過,原句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弄清楚後麵五個字的出處,慎獨就好解決了。
無論是《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還是《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都與君子相連。
弄清楚題意後,蘇潤提筆寫到:
慎獨養氣不動心,此君子之至道也。慎獨者,獨處之時,心不為外物所動,行不為私欲所蔽。養氣者,以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使內心剛毅而正直。不動心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者相輔相成,乃成聖賢之道……
匆匆打了個草稿,蘇潤開始做第二道題。
第二題的題目簡單得很,隻有一個字:
【二】
二?
這題居然也出了?
蘇潤人傻了:
這是他的幸運,但是是彆人的不幸。
因為,這題跟某個科舉畫圓圈,取意‘無規矩不成方圓’的,一起被人討論過,蘇潤知道答案。
這題考的是田稅。
至於破題方向也很奇葩:
四書五經中,唯一一個單獨出現的‘二’地方,出自《論語》。
《論語·顏淵》: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he)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