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議論度還曾超過蘇潤。
若不是宋修齊知道梁玉是傻人有傻運,他還真以為是太子給開了方便之門!
易和光要是說彆的,秦鑲都能反駁。
唯獨這個,他無言以對:
這學生心性是真好,就是學識不咋地!
秦鑲熄火,易和光像隻大勝歸來的戰鬥雞,驕傲的抖著自己的雞冠。
兩人不爭論,熙和帝還不知道梁玉的事。
這一說,熙和帝還真來了興趣,難得追問:
“那梁玉真的每次考試都最後一名?”
聞言,工部尚書崔毅,最先搭話:
“稟陛下,確有此事!”
“據說梁玉從參加科舉開始,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都是最後一名取中,故與蘇潤並稱兩元。”
“兩元?”熙和帝好奇,繼續笑問:“哪兩元?”
崔毅笑嗬嗬地回道:
“正元和末元。”
“其中,蘇潤為正元,梁玉為末元,取一個正數第一,一個末數第一之意。”
末元?
熙和帝琢磨片刻,深以為然地點頭,他覺得這二元都挺貼合實況。
喬方不甘落後,也將蘇潤和梁玉的市井玩笑說給熙和帝聽:
“此事還引得上榜的學子寫打油詩玩笑。”
“說什麼:蘇郎才高氣自華,梁郎末席笑哈哈。兩元才子傳佳話,眾人皆在兩人下。”
聽得趙叡目中閃過細碎笑意:
兩人一頭一尾,正數倒數都得從他們之一開始。
如此說來,上榜的學子可不是皆在兩人之下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熙和帝也覺得有趣。
橫豎很快就要給玉泉六子封賞了,梁玉不差這點排名。
故熙和帝連梁玉的卷都沒讓人找出來看,就直接道:
“這梁玉既然有此氣運,朕也不能壞了他這份天賜的福氣。”
“傳朕旨意,青陽府梁玉為殿試最後一名,末元!”
這就是說,無論梁玉這最後一場本來排名多少,現在都得當倒數第一了。
不僅如此,梁玉還為日後的殿試最後一名,喜提了‘末元’的稱號。
聞令,八名閱卷官紛紛躬身應是。
中間出了梁玉這個小插曲,也緩解了宮殿內的肅然之氣。
接連定下狀元、探花和末元後,心情頗好的熙和帝,繼續挑選榜眼人選。
他選來選去,最後挑中了司彥的答卷,點了榜眼。
拆開彌封,落筆給司彥和蕭均分彆寫了‘第一甲第二名’和‘第一甲第三名’後,熙和帝才開始給二甲排名。
剩下這七份答卷,區彆不大。
熙和帝也無心調整順序,就按照八名讀卷官原本的順序,將二甲前七名給定下了。
殿試隻有前十名的答卷,是皇帝朱筆禦題的排名。
十名之後,都是讀卷官回太和殿,然後按照答卷上圓圈多少,定二、三甲排名。
圓圈多的,排名就在前,圓圈少的,排名在後。
故宋修齊八人拿著前十的排名回去後,挨個排序,拆彌封,然後提筆落下第二甲或第三甲第幾名的字樣。
最後,在黃紙上按名次填榜,就是金榜了。
金榜表裡二層,四人寫小金榜,另外四人寫大金榜。
小金榜要留在皇宮保存,大金榜要蓋玉璽,等明日傳臚大典時,張掛於宮門外,等新科進士觀榜。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