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所在京郊,每日來回跑也不是事,他們還是要在那邊住一段時間。
知道小弟剛進京,還沒休息好就得去軍器所研製火器,李氏心疼的很,所以給蘇潤收拾東西的時候,越收拾越多。
就這樣,她還要親自下廚給蘇潤六人準備吃食,生怕他們在外頭餓著了。
以至於蘇潤第二日一早,帶著謝天恩出發的時候,馬車裡除了他們兩個的座位,其他地方全都被堆得滿滿的。
“耗子,走吧!”蘇潤見好友們都來了,便對喬裝成馬車夫的耗子道。
正如趙叡先前所說,昨晚半夜,特種士卒翻牆進院,今日一早,蘇潤就擁有了貼身侍衛、小廝、馬夫甚至五大三粗的書童。
司彥等人也不例外。
但也正是因為家中有人保護,他們才能放心離開。
蘇潤走之前,太子彆院正根據工種建造房屋,改建為軍器所,如今再回來,這裡已經完全修建好了。
署令郭大力和吳瓷匠早就接到東宮令旨,一大早就在山腳下等著。
見馬車過來,親自引路,將蘇潤等人引上山。
蘇潤他們也不磨嘰,到了地方,就開始問東西打造的怎麼樣。
“幾位大人,這些是這兩日,根據太子殿下圖紙,研製出的竹筒、鐵管突火槍。”
掌管鐵匠的郭大力,抱著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突火槍試驗品走來,同時解釋:
“至於火炮,尺寸實在是太大了些,最快還得再過三日,才能打造出第一個。”
跟著做實驗做多了,不用蘇潤他們說那麼詳細,郭大力就知道,長度一樣的,粗細得多做幾個不同尺寸的,而粗細一樣的,長短就得不同尺寸。
這就大大節省了實驗時間。
蘇潤傳信回來沒幾日,火炮那麼大,沒做好也是正常的。
他也不廢話,問清楚不同管子的各項數據,記錄在冊後,立刻分組開始做實驗。
加上郭、吳兩人,他們剛好三人一組,對著靶子開始打槍:
一個打槍,試驗手感、後坐力和使用情況;
一個記錄,將射程、威力等一一記錄清楚;
而最後一個人則是負責分析數據,撰寫實驗報告。
彆院接連三日,都沉浸在‘砰砰砰’的爆炸射擊聲之中。
在眾人分工合作下,沒幾日,突火槍就研製完畢。
突火槍圖片來自百度)
一般的突火槍看重威力,不在意外表。
但這杆突火槍是玉泉六子給熙和帝的壽禮。
故蘇潤特意將突火槍的整體形狀,設計成龍形,龍尾巴是把手,龍身是槍管,龍嘴是槍口。
有郭大力監管製造,蘇潤他們研製出突火槍後,便回家休息了一日。
緊接著,八月初十,眾人第一次上朝。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