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有人提出另一個設想:
“也不見得是字,方才蘇駙馬說了,還可能是寫實的畫。”
“若是畫,難不成是日月星辰?”
“那也不對啊,日、月都隻有一個,數量對不上。”
“這有什麼?太陽和星星又不會同時出現。”
“依我之見,上頭兩種圖案代表的應該是夜晚,星星數量多,就和那些空心圓圈一樣,那個大圓就是月亮,十五月兒圓嘛。”
“皓月當空,繁星點點,不正應了此情此景?”
程介覺得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太對。
他忍不住問旁邊的司彥:
“德明,你看子淵這圖是不是在說天象?”
“《春秋》有曰:魯莊公七年,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程介這個比前兩個稍有些道理:
恒星不見,所以中間的圓圈是黑的;
星隕如雨則是對應旁邊那些小的空心圈。
“夫子說的自然是對……”
司彥正要誇讚,梁玉卻隔著徐鼎、張世和葉卓然三人,接上程介的話茬:
“夫子,依學生看是《詩經·召南·小星》的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誰問你了!”程介嫌棄道,接話快就算了,說的一聽就不對。
……
吵吵嚷嚷,眾說紛紜,倒是很熱鬨。
紅花傳過一遍,就刷下去三分之一的人。
眼瞅著圈子縮小,看起來不那麼擁擠了,蘇潤這才放緩節奏,隨心所欲地指定人來回答。
不多時,鼓聲再次停下。
這次紅花傳到了周明源手中。
他今日為了聽破題之法,也來了孔府道賀。
好巧不巧,周明源跟程介想到了一處。
蘇潤聽到‘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時,也頓了會兒:
這個從意象上理解,的確沒什麼大問題。
因而,蘇潤笑著道:
“雖不是本官出題初衷,但也算合題,周公子過了。”
當下,不少文人就開始吹捧:
“周公子不愧是國子監第一人!”
“周公子果然名不虛傳,竟然能從另一個方向破出題目,實乃大才!”
周明源會試位居第二,此時,自然有人拿孔樓說事:
“不知孔會元可想出答案?不若說出來,讓我等瞻仰瞻仰會元才學?”
也不是挑唆,但好奇看熱鬨肯定是有的。
孔樓真才實學,自然無所畏懼,當即就站了出來:
“周公子大才,樓也甚是佩服。”
“然此題,樓的確與周公子有不同看法。”
周明源頷首:“願聞其詳!”
“《論語·為政》有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樓隨手招來一個舉著板子的仆役,說到北辰時,指著板子上正中間的實心大圓,說到眾星共之時,則點了點周邊的小圓圈,意味彆提多明顯了。
兩個方向,各有各的道理,頓時引起了眾人熱議,辯論誰說的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