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沒有參禪念經的習慣。
但顧忌著不能給皇家丟人,蘇潤忍了又忍,腦子裡想了一堆有的沒的。
他甚至連自己致仕後,逢單數日子找大哥,逢雙數找二哥的計劃都想到了,但抬頭一看,時間才過去兩炷香而已。
“真是度日如年啊!”蘇潤人麻了。
坐一會兒還行,坐久了就想動兩下。
為了光明正大動彈,蘇潤打起了宮餅的主意。
他慢吞吞拿起一塊吃著,順便觀察下方的考生。
在場之人基本跟蘇潤一樣,目光在場中貢士們身上來回遊移。
如此,答卷的考生隻覺壓力山大。
孔樓作為準狀元,受到的關注度自然最高。
要是彆人還好,看兩眼就把視線挪開了。
但梁玉不一樣,這家夥從進殿開始,就逮著孔樓和盧遠兩個認識的人死盯。
專注答題的孔樓,最初還沒覺得有什麼,但慢慢就有種被賊惦記上的感覺。
他悄悄觀察一圈,發現罪魁禍首竟是梁玉。
見狀,孔樓無語的想:
天呐!
誰能把這傻子帶走?
跟孔樓有同樣感慨的還有盧遠。
但他更敏銳幾分,嗅到危險的他,隻覺得自個兒好像被狼惦記上了。
靜謐的大殿中,百餘人專注答卷,時間一點點過去。
很快到了巳時初。
按照慣例,熙和帝親自下場巡視。
排名靠前的考生,自然是熙和帝關注的重點。
跟去年一樣,熙和帝看到不錯的答卷,會拿起來看。
不過,有蘇潤珠玉在前,今年熙和帝倒是沒當眾給出評價。
即便是很合心意的孔樓答卷,熙和帝也隻是扶著胡須,點了點頭,滿意的走了。
大炎士林中流傳著一句經典的話: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梁玉。
這句話的含金量一直在上升。
但今日有些變數。
本來熙和帝一開始沒打算繞到犄角旮旯的位置,去看最後一名貢士盧遠。
但他在上頭坐著的時候,發現玉泉六子對盧遠格外關注,可以說是‘你方看罷我登場’。
一看就知道這人跟玉泉六子認識。
正因如此,熙和帝還真對盧遠來了幾分興致:
難道這又是一個國之賢才?
不過盧遠對熙和帝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寫著寫著,餘光瞄見一抹明黃色站在旁邊。
待反應過來後,大腦當場宕機,連呼吸都放輕了。
熙和帝站了片刻,發覺盧遠不寫字、不磨墨、不動彈,便伸手將盧遠的答卷拿起來看了。
該說不說,文章風格挺獨特,還有點熟悉。
熙和帝仔細一想,覺得有他女婿三分風采。
但盧遠眼瞅著試卷騰空而起,還被龍目來回掃視,慌的一直吞口水,心裡直念: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一生行善積德!
這模樣,彆提多緊張了。
熙和帝見狀,倒是開起了玩笑:
“怎麼跟子淵他們做朋友,膽子卻不大?”
玉泉六子中,蘇潤首當其衝的膽子大。
要不是他和鴻然拘著,秦鑲、柳玉成約束著,這家夥鬨起來隻怕能把天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