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兩日走到京兆府境內時,就聽說蘇潤弄出了個什麼水泥路,貨隊走在這路上,省力不說,速度還能快三成。
雖說京城外的水泥路隻修了百餘丈,但就這短短距離,他明顯能感覺到隊伍走得快了。
派去赤狄的使臣,是吏部左侍郎項輝。
蘇潤跟他沒什麼交情,隨意寒暄兩句後,便帶著眾人進城了:
“陛下特意於太和殿設宴,為諸位接風,請吧!”
一聽還有宴會,喬方更是覺得這半年沒白辛苦。
他親自帶人押送著裝滿白銀的板車,一路進了宮。
雖然喬方嘴上謙虛,隻說自己撿了個便宜,但實際上,他這次去邊境,還真沒少乾事。
畢竟鎮國公荀洛,光是接手草原、重建邊防、訓練士卒都忙不過來,哪裡能分出精力來管轄商貿?
他隻是在正月前,把各國互通商貿的地方劃出來,防守好而已。
邊貿迅速賺回二十萬兩銀子,大多都是喬方的功勞。
當然,其中也離不開蘇潤出的主意。
去歲秋冬時,熙和帝便將朝廷大員親率商戶前往邊境互通貿易之事告知各省。
地方商戶聽聞此事,隻以為是朝廷許的空頭支票:
一去就是幾千裡,誰知道是真是假,搞不好命都搭裡頭了。
但這次,他們確認是真的。
喬方帶著商隊出發前往邊境,半道上途經某處,走南闖北的商戶便會自發入城貿易。
一傳十,十傳百,不少商戶聞風而動,隊伍越發壯大。
喬方見狀,當即給隨行的商隊編製了名冊,晚上還命隨行士兵將商隊也保護起來。
中間也不是沒遇到打劫後方零散小商隊的匪賊。
但喬方一心想做出政績,遇到這種送上門的功績,當場掉頭回去,帶著士兵端匪巢。
連抱著天高皇帝遠的想法,在地方私設稅目的縣官,都被喬方一紙奏本,彈劾到了熙和帝那兒。
正是因此,喬方出京時帶了十數商隊。
但到邊境時,這數量已經翻了兩倍不止。
至於沿途促進的貿易,地方增收的商稅、過門稅,更是不必多說。
外邦遊牧民族不像中原,並無通行貨幣。
論起財帛,多以牛多少頭、馬多少匹等去計算。
喬方到的時候,發現很多人以物易物,稅收十分複雜。
憑著商隊的信服,他從商戶那兒借到了足夠多的銀兩,在外邦來貿時,預先設立關卡,在貿易前就將外邦商人的牛羊馬匹換成白銀。
如此,外邦人就隻能拿白銀到商戶們那兒,購買各式各樣的貨物。
至於到手的貨物?
他以大炎二品大員的身份,將所有外邦貨物壓價兩成,大量收上來,轉頭再提一成,零零散散賣給大炎商戶。
這樣一來,朝廷除了商稅和水果罐頭等收入,還可以多賺一筆抽成,而大炎的商戶也能以比之前更便宜的價錢,買到同樣的東西。
此外,也避免了朝廷難收稅的問題,而且還將遊牧民族以物易物的習慣改掉,逐漸植入中原文化。
整個過程中,其中唯一受到傷害的,就是外邦諸夷。
麵對大蕃質問,背靠大炎火器的喬方,腰板挺得筆直:
“弱國無外交,沒了大蕃,還有赤狄、大柔,我朝缺你們這點東西?”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