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是不朽存在眼中的死物,死物是不朽存在眼中的人】
【與永恒、完美、自足的神不同。人是充滿缺漏,被欲望操縱的事物】
在古希臘,或許是得益於那多神教的信仰以及比人更像【人】的神明形象。
使得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很早就思考起人是什麼,人與神的區彆,人的純潔性。
等一係列的相關思辨。
而萬敵和克拉特魯斯的這番對話,則是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能夠率領人走下去的絕不能是神,而是那純潔的人】
“我對翁法羅斯的存在產生了疑惑,吾師”
“人們都說翁法羅斯,是由眾神創造出的另一個世界。眾神摘取了神話曆史中那些著名的英雄與賢者,將一切美好的事物糅雜在一起,從而培育了這個世界”
“但這位紛爭的半神,卻選擇將未來交由人類去抉擇。他想要做的似乎隻是遊走於邊緣,庇護世界”
安提斯泰尼,斜靠在身後的台階上,看著天幕。
他朝著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詢問起,人與神的區彆。
“這句話,不正是在質疑神明的存在麼”,安提斯泰尼指著萬敵對於克拉特魯斯的那些囑咐,提出詢問。
簡單點說,在希臘神話中眾神隻是將人類當做玩物而已,他們怎麼會允許【人不需要神】的這種言論出現呢。
“為什麼要這麼想?安提斯泰尼”,蘇格拉底轉過身,將目光從天幕轉移到眼前這位青年身上。
在當前這個時間段裡,安提斯泰尼還是一位青年,才剛剛跟隨蘇格拉底開始學習。
“你認為什麼是人?”,蘇格拉底發出了第一道詰問。
“人...”,安提斯泰尼思索起來,不久後他回應道:“我認為人一種充滿欲望的生物,人的靈魂被這些欲望遮蔽,是一種【有著缺漏】的存在”
蘇格拉底點了點頭,再次發出詰問,“那麼,你認為人為什麼要學習知識,並不斷前進呢?”
“當然是為了消除這些欲望對於靈魂的影響,使自己通過學習更加接近【智慧】”
“是啊,人會追求更完美的事物”,蘇格拉底點了點頭,他就著安提斯泰尼的思路開始回答。
“人就像是被泥沙遮蔽的金子,金子本身是永恒純潔的,所以人們會通過踏入【哲學思辨】這條河流,來衝刷身泥沙”
“人被欲望驅使,絕不會滿足於當下,隻會不斷的追逐更美好的事物,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而這,正是人與神的區彆”
神明永遠無上智慧,已達永恒,完美的境地。無需再度前進。
“在他們眼中人不過是一群死物,這或許也是邁德漠斯在繼承紛爭火種後,那認知與態度轉變的原因之一”
“而正如你所說,人是充滿缺漏的,所以他們才會追逐完美”
神給予的力量與智慧,終究是外物。
人類必須通過自己的力量,向內尋求力量。
“若是一昧依靠神明,隻會變成下一個追逐魯莽與衝動的懸鋒人”
邁德漠斯將繼承紛爭的使命。
他將與眾人彆離,與那黑暗抗爭。
“邁德漠斯...你接下來要去往何處呢”,年邁的老者向紛爭發出疑問。
紛爭給予的回應,隻是紛爭本身。
【我將去履行諾言,回到應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