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1章(1 / 1)

衛子夫展開《科研局人事冊》,指尖劃過新收學徒的名字,紙頁沙沙響:"黃月英在廬江設了農器分局,收了三個越人徒弟。頭個叫阿岩的,算學比漢人還快,黃博士說他是塊好料。"

翻過一頁,她忍不住笑:"墨非的醫械局也收了三個,其中一個是阿月的弟弟阿竹,磨藥磨得最細,連越人老婦都誇。"

最後,她指著末行:"公孫越更有意思,非說要在算學館旁蓋"機械房",造能自己走路的車子,不用馬拉,說要讓長安的馬車都學他這新花樣。"

劉妧提筆在《科研局成立詔》上蓋印,印泥是陳阿嬌新調的"錦灰朱砂",紅裡透著點金。

剛蓋完,窗外更夫敲過二更。算學館方向傳來齒輪碰撞聲,"哢嗒、哢嗒",像無數算籌在夜色裡排兵布陣。

有個老臣在殿外嘟囔:"造這些奇物,不如多練些兵卒守邊關,花裡胡哨的頂什麼用?"被侍衛瞪了一眼,才悻悻閉嘴。

辰時的越溪畔,桑小娥蹲在桑樹下歎氣,手裡捏著根被勾斷的桑枝——越人用的"竹鉤"太硬,勾一下就斷枝,嫩葉也缺了角。

"桑娘子,咋了?"阿月背著竹筐走來,筐沿晃著越人常用的"采桑藤",藤條軟乎乎的,纏著圈麻繩。

桑小娥舉著斷枝:"這竹鉤太愣,傷了樹,來年長不出好葉子喂蠶。"

阿月抽出藤條彎了彎:"用這藤編的鉤子試試?勾住桑枝拉低了采,軟乎乎的不傷樹。"她勾住細枝輕輕一拉,葉子就夠著了,枝子還好好的,顫巍巍的像在點頭。

桑小娥眼睛一亮,摸出算籌在藤鉤上比量:"按算學,藤條彎到五寸時拉力最小,我給你加個"刻度環"。"她用竹片削了個小環套在藤上,"拉到環貼住枝子就停,保準不折。"

阿月試了試,忽然笑了:"這鉤子像咱越人的"套魚藤",軟中帶勁!我阿爹編魚簍就用這藤,結實著呢。"她摘了片完整的桑葉,湊到鼻尖聞,"沒傷的葉子就是香。"

長安染署裡,老周對著"蜜蠟固色劑"犯愁,劑裡的蜂蠟遇熱就化,沉在染缸底結硬塊,染出的錦總帶白點子。

"周師傅又在跟蠟較勁?"尚方署丞捧著"火熨機"圖紙路過,指著圖紙上的織梭,"把蠟做成細條,像織錦的緯線一樣投進染缸,化了不就勻了?"

老周拍著大腿直罵自己笨,趕緊把蜜蠟融了灌進竹模,做成細如錦線的蠟條。投進染缸時,蠟條像小金蛇遊來遊去,把顏料攪得勻勻的。

染出的"越霞紅"果然鮮亮,連挑剔的繡娘都挑不出錯。

有個老染匠撇嘴:"弄這些新花樣,哪有古法染得地道?年輕人就是耐不住性子。"老周沒理他,隻顧著把新染的錦掛起來曬。

巳時的廬江織坊,趙老實對著新做的"多色織梭"皺眉,梭子中間隔成三格,裝著藍、白、紅三種錦線,可一穿梭,線就纏成亂麻。他氣得把梭子往地上一摔,"咚"地砸在木板上。

"趙大叔彆急。"李氏女兒抱著剛織好的"水紋錦"進來,錦麵上藍白波紋像巢湖的浪,"試試把梭格做成"階梯形",出線口按顏色高低錯開,跟咱們繡"三暈色"一個道理。"

趙老實撿起梭子,用鑿子"咚咚"刻出三級階梯槽,紅線下的槽最深,藍線的最淺。再穿梭時,三色線各走各的道,織出的"越霞錦"紅像朱槿、藍像湖水、白像雲。

阿月直拍手:"比畫的還好看!我要織塊給我阿妹當嫁妝!"

黃月英拿著算籌算道:"這樣一來,織一匹"越霞錦"能省兩時辰,效率提四成,夠給十戶遷民做新被褥了。"她在賬本上畫了個小床,旁邊標著"10床"。

未時的醫署裡,墨非用"萬杵機"碾"朱槿蜜",機子"嗡嗡"轉著,可蜜裡混著花粉,碾了半天還是有渣,調藥膏時總不均勻。

"墨先生,用這個。"越人老婦提著"濾蜜草"進來,草葉細長,揉碎了能抽出絲,"用這草編的篩子濾蜜,花粉就留下了,比你們的竹篩細。"

墨非接過草篩,草絲細如發絲,交織成網,連細沙都漏不過。他掏出《墨氏機關圖》,在"磨藥輪"旁加畫了個"濾網匣":"把這草絲織成濾網,裝在萬杵機的出料口,碾完直接濾,省得再倒騰一遍。"

老婦的孫子阿竹湊過來看圖紙,小手指著濾網匣:"墨先生,我會編這草網,讓我試試?"他蹲在地上編網,手指比漢人還靈活,不一會兒就編出個小網兜,像朵綠色的花。

墨非笑著點頭:"阿竹手巧,以後跟著我學做機子吧。"

申時的長安算學館,公孫越測試"算籌自動機"模型,撥動"乘數鈕",紅黑算籌就彈出來排算式,可惜偶爾會卡住。

"卡殼了!"公孫越皺眉,有個小齒輪總咬不住大齒輪。

墨非從廬江趕回,摸出算籌量了量齒距:"咬合處得像"偃月",我給你改改齒形,讓齒尖圓一點,像磨過的鐮刀,割草才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用銼刀"沙沙"修齒輪時,內侍送來錦盒:"太後說,這"蜂蠟算籌"不沾汗,冬天拿在手裡也不冰,算起來順得很。"

公孫越拿起蠟籌在沙盤上劃,又順又直:"太後這法子,比竹簡方便多了!墨先生,咱給自動機也用這蠟籌,準不卡殼。"他把蠟籌塞進模型槽裡,齒輪轉得"哢哢"響,像在唱歌。

暮色漫過越溪時,桑小娥的"刻度采桑鉤"完工,藤鉤上的竹環刻著漢隸"一、二、三",字雖歪卻清楚。

阿月用鉤子采了一筐嫩葉,葉片完整得像剛長出來。她用越文在鉤柄上刻了個桑神圖案,像個舉著桑葉的小人。

桑小娥看見,也用漢隸在旁邊刻了個"蠶"字,蠶頭對著桑神,像在打招呼。

路過的王老實直笑:"這鉤子成了漢越通親的證物嘍!趕明兒我也做一個,給我家狗剩采桑喂蠶。"

掌燈後的建章宮,劉妧翻著《越溪桑蠶考》,紙頁帶著桑葉清香。考末附著阿月畫的"桑神圖",旁邊注著:"越人謂桑神喜"完整葉",故采桑不傷枝可增產,今年新桑已多結三成葉。"

"陛下,嘗嘗這個。"陳阿嬌端著"蜜蠟固色膏"進來,膏體像塊凝固的琥珀,"染匠用這膏抹在錦緞上,直接曬乾就行,省了煮染的火,還不褪色。"

衛子夫展開《科研局專利月報》:"本月新增專利三十七項,越人提交的"濾蜜草篩""采桑藤鉤"占了六項。阿月和阿竹各占一項,阿竹的"草編濾網"還被醫署定成了標準件。"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惟願不相知 大唐:李承乾,開局自儘嚇瘋李二 嬌小姐好孕隨軍,震驚整個家屬院 惡女快穿:一不小心就成了萬人迷 選猴哥擺爛?校花反手黑卡包養! 從零開始的修仙家族模擬器 綠山雀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重回高中,我不當舔狗 我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