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文勘誤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章 天文勘誤(1 / 1)

膠東試種田的鐵粒粟苗已抽出第四片真葉,葉片上的熒光脈絡在晨露中如蛛網般閃爍。小公主蹲在壟間,用貝殼舀起承露井的水澆灌,貝殼邊緣還沾著昨夜調試漏壺時殘留的螢石粉。

紫萸捧著新到的青銅漏壺疾步走近,壺身刻著未央宮雲紋,卻在壺底藏著膠東鹽工鑿出的防滑紋路:"公主,長安送來的漏刻比咱改良的快三分呢!太府寺的人說這是"天祿之器",可滴孔沒打磨過,水流跟小兒撒尿似的忽急忽緩。"她說話時,壺蓋縫隙滲出的水珠滴在衣襟上,暈開一小片鹽堿痕跡。

踏入靈台時,巳時的陽光正穿過渾天儀的璿璣玉衡,在夯土地麵投下銅錢大的光斑。星官令公孫景身著玄色巫袍,龜甲在竹簡上劃出"沙沙"聲響,白胡子垂到胸前的北鬥紋玉佩隨著搖頭晃得叮當作響:"歲差乃天道循環,非人力可改!高皇帝入關時五星連珠於東井,此乃太初曆合天的鐵證!"他忽然嗆咳起來,震得龜甲上的裂紋愈發明顯,露出底下泛黃的絹襯。

小公主輕撫渾天儀上的角宿刻紋,銅鏽在指尖留下淡綠色痕跡。係統界麵在視網膜上悄然展開,實時星圖顯示角宿實際位置偏東半度,與儀器標注的差距恰如膠東到長安的距離。"星官大人可知,"她示意紫萸捧出透光圭表,表身"祥瑞"二字下暗藏三棱鏡,邊緣還卡著一片去年曬乾的苜蓿葉,"去歲冬至,臣在膠東測得日影長一丈三尺二寸,比太初曆記載短了一寸三分。"

公孫景的龜甲"當啷"落地,在石板上滾出半圈:"寸影千裡,短一寸便是千裡之謬!你敢說落下閎大夫嘔心瀝血的測算有誤?"劉徹抬手製止,龍袍上的日月紋掃過圭表刻度,目光卻凝在小公主袖中竹簡的邊緣——那裡隱約可見"赤道西移"四字,正是他昨夜在尚書台密奏裡用朱砂批注過的字眼。

巳時三刻,陽光直射圭表。公孫景搶先一步稟報:"正午日影一丈三尺三寸,與太初曆絲毫不差!"小公主卻輕輕一笑,示意霍去病將透光圭表置於傳統圭表右側。當陽光穿過圭表中空的柱體,一道七彩光帶如虹橋般投射在夯土地上,代表冬至的紅色譜線偏移了五分,恰似美人眉梢的斜紅妝。"星官大人看的是土圭之影,卻不知日光穿越雲層時會發生折轉。"她用算籌指著光帶中的紫色偏移處,"此乃"蒙氣差",就像筷子插入水中會變彎一樣。"

公孫景俯身湊近,白胡子險些掃到光帶上的螢石粉末,忽然驚退半步,袍角蹭翻了案上的蓍草筒:"這與《周髀算經》中"日影千裡差一寸"的記載不符!"小公主取出改良後的漏壺,壺中清水摻著膠東鹽田特有的熒光石粉:"那是平原測算之法,若用"懸泉式"漏壺,以恒定水位計時,每刻的誤差不過眨眼工夫。"霍去病適時伸手扶住傾倒的漏壺,清水潑在地麵,竟顯露出北鬥七星的圖案——那是預先混入的螢石粉遇光顯形。劉徹望著地麵的星象,想起昨夜承露井中相同的倒影,指尖不自覺地叩擊著案幾。

恰在此時,靈台頂部傳來尖銳的呼嘯聲。一顆"隕石"拖著赤色尾焰劃過天際,墜落在未央宮北闕方向,驚起的麻雀群遮天蔽日,撲棱棱的振翅聲如同驟雨。公孫景趁機高呼:"天垂異象,警示改曆!"卻見小公主從容摸出袖中銅哨,輕吹三聲——遠處的熱氣球殘骸正緩緩飄落,尾部磷粉燃燒的紅光與隕石的軌跡分毫不差。"請陛下隨臣驗看天詔。"她引領眾人至北闕,"隕石"半截埋入夯土,表麵"曆不正,農不安"六字赫然在目。劉徹拂開浮土,發現隕石竟是中空的,內藏一卷絹書,字跡與小公主呈遞的《歲差修正表》分毫不差。公孫景盯著絹書上的星圖,忽然兩眼一翻暈了過去,手中的龜甲碎片散落一地,如星子般閃爍。

"既然上天借公主示警,"劉徹捏著絹書,目光掃過太學博士們震驚的麵孔,"朕命改太初曆為"元興農時曆",以公主奏議為主,公孫景等星官協修。"小公主呈上係統生成的新曆樣本,首卷"五星連珠"圖旁附注:"元興五年三月,五星聚於東井,宜大赦天下。"——這是她測算出的真實天象,誤差不過半個時辰。一位老博士指著"驚蟄·治螟蟲"條目,畫中瓢蟲捕食蚜蟲的圖示旁注著:"蟲生七日後,可於卯時捕之。"他撚著斑白的胡須驚歎:"此圖與《爾雅》蟲譜暗合,卻比古籍更簡明易懂。"小公主趁機展示"代田法節氣表",每畝播種量與北鬥鬥柄指向的對應關係,讓擅長《詩經》名物考證的博士們也頻頻點頭。

亥時初刻,靈台籠罩在皎潔的月光中。劉徹留小公主用膳,青銅食案上擺著新收的粟米餅與苜蓿醬。"那隕石..."他忽然壓低聲音,目光投向窗外的承露井,"朕使人查過,膠東琉璃工坊的窯溫記錄裡,確實有燒製"天石"的痕跡。"小公主低頭撥弄著渾天儀的鬥柄模型,在她指尖下,鬥柄緩緩轉向東方:"民心即天意。讓百姓知農時、避災年,才是真正的"順天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徹大笑起來,震得渾天儀上的金烏模型振翅欲飛:"昔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不如你這"天石"一墜來得實在。"他指著新曆末卷的"天文農學"科章程,"明日起,太學增設此科,你兼領博士,公孫景為副——待他醒了,先讓他測三個月的日影再說。"小公主心中暗喜,係統能量幣的數字悄然跳動+5500,"科技樹·曆法革新"的進度條躍至28。

路過承露井時,霍去病正倚著井欄等候,護腕上掛著她新製的星象羅盤。"那熱氣球在桂宮上空漏了風,"他低聲道,眼中帶著笑意,"好在守宮的乳母說看見"赤龍銜燭",倒成了現成的祥瑞。"小公主摸出一塊琉璃"隕石"碎片,在月光下泛著七彩光暈:"明日讓將作大匠照此改良渾天儀,用漏壺的水力驅動,齒輪咬合處刻上二十四節氣符號。"

霍去病接過羅盤,指針正緩緩轉向北鬥七星:"若依新曆推算,漠北的苜蓿可在霜降前七日收割,那時水草豐美,最適合騎兵迂回包抄。"小公主望著他護腕上新刻的星軌紋路,想起係統提示的"漠北戰役倒計時":"星官們說"熒惑守心"主兵災,卻不知算出準確的朔望月,方能讓大軍在滿月夜急行軍。"

靈台的漏刻"滴答"作響,新製的透光圭表與渾天儀在月光下相映成輝。小公主望著天球上新增的"農事星官"——那是她提議添加的牛宿、穡星,指尖無意識地撫過掌心的胎記,忽然想起膠東老農夫說過的話:"公主能讓星星給莊稼指路。"係統界麵在心底悄然浮現,下一段曆法推演數據正在生成,而遠處的太學裡,已有燭火為新設立的"天文農學"科悄然亮起。

這一夜,長安的星官們注定無眠。當公孫景在寅時醒來,看見案頭整齊擺放的透光圭表與《星象實測手紀》,白胡子在燭火下微微發顫。他不知道,當他明日卯時初刻前往靈台測日影時,會驚訝地發現小公主早已命人在圭表旁埋下了濕度計——用炭塊與羽毛製成的簡易儀器,正默默記錄著影響日影的每一絲水汽。

而此刻,小公主站在靈台的飛簷下,望著銀河如練橫貫天際。她知道,當水力渾天儀開始精準轉動,當二十四節氣刻入每座城邑的石碑,大漢的時間將不再是龜甲上模糊的裂紋,而是可以計算、可以把握的農時,是千萬農戶糧倉裡飽滿的粟米,是驃騎將軍鐵騎下精準無誤的迂回路線。星官們的爭辯終將被歲月的風吹散,唯有落在竹簡上的算籌數字,留在百姓手中的農時圖譜,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承露井的水麵上,新曆的星圖與她掌心的胎記隱隱重疊,恍若天成,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正在悄然開啟。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四合院:穿越六五,開局拿下秦淮茹 星海狂風 請在我凋零前殺了我 快穿之貌美npc她覺醒了 四合院:她們都把我當好人 領主遊戲:開局一艘末日方舟 大話中土之霽月清風 福運綿綿,團寵小皇姑 修仙者的穿越日記:她叫南織星 幼崽找爹,全警局爭著洗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