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3章(1 / 1)

未央宮宣室殿的銅漏剛滴過卯時三刻。

劉妧指尖的玉扳指蹭過案頭一卷朱批遺詔。絹帛上漢武帝的禦筆已有些許褪色,"皇女劉妧監國,輔政大臣共議國事"的字樣卻依舊清晰。

這道遺詔讓她在父親晏駕後接過監國印璽,此刻正被用來壓著一卷《漢律·戶律》舊簡。竹片邊緣還留著陳阿嬌昨夜用金錯刀刻下的批注。

"公主,長公主在偏殿候著,還帶了長安各侯府的夫人。"貼身侍女將暖爐往錦墊旁推了推。爐子裡的龍腦香飄出嫋嫋青煙。

劉妧想起三日前陳阿嬌在椒房殿拍著桌案的模樣。"我陳家的女兒監國,哪能讓那些老頑固拿《周禮》壓著!女子繼承權的事,娘給你盯著!"母親袖口的珍珠瓔珞隨動作輕晃,倒與衛子夫前日送來的《女戶主稅冊》上的朱砂紅點相映成趣。

霍去病披著帶霜的玄甲踏入殿內。甲葉間還夾著軍營的寒氣。

"北軍又報來個案子,漁陽郡戍卒戰死,遺孀李氏想承繼丈夫的五十畝公田,族裡叔伯愣是把田契搶了去,說"女子掌田,必招災異"。"他將一卷綁著麻繩的竹簡拍在案上,繩結處還留著李氏指甲掐出的印子,"那婦人帶著倆孩子跪在校場三天,小兒子都凍病了。"

窗外忽然傳來簷角鐵馬輕響。劉妧想起上個月在太學工學館,有女學徒攥著刻刀問能不能報考專科,指節泛白的模樣與當年匠人求爵時如出一轍。

她展開衛子夫連夜整理的《漢家女業簿》。南陽郡孀婦王阿蓮經營鹽井的賬目、長安西市柳氏女織錦的稅單鋪了滿案。墨字在晨光裡洇出淡淡水痕——這些被記在男戶主名下的產業,實則都是婦人在操持。

"去請廷尉張湯、宗正劉德,再把公孫弘大人請來。"劉妧將遺詔卷起一半,露出"如朕親臨"的玉璽印,"今日便議議《戶律》裡"女子無繼產權"的條目。"

巳時的日頭爬上殿角鴟吻。

公孫弘的象牙笏板敲在青磚上發出脆響:"昔者《春秋公羊傳》雲"婦人無外事",先帝遺詔雖命公主監國,然律例乃祖宗成法,豈容因婦人之言而改?"

他身後的老儒生申公捧著《禮記》往前一步,袖口磨出毛邊的竹簡險些撞到博山爐:"文公之世,女子承產則家道中落,此乃天道倫常!"

"公孫大人可知,蜀郡李夫人繼了鐵礦後,新鑄的井架讓鐵產量增了三成?"劉妧推過蜀郡鐵官的奏報,朱砂批注裡寫著"該戶稅銀較去年多繳二百四十錢","還有長安錢氏女接了糧鋪,用陶甕儲粟之法讓一冬無黴糧,西市百姓都稱她"粟米觀音"。"

陳阿嬌忽然從偏殿轉出來。十二幅帛畫的深衣曳地有聲,腰間金鑲玉的帶鉤晃得老儒生眯起眼。

"公孫大人府上的織錦坊,不是靠兒媳的陪嫁桑田撐起的?前兒我還見你家夫人在西市賣新織的蜀錦,怎麼這會倒說起"婦人無外事"了?"她話音剛落,身後跟進來的曲逆侯夫人便將一疊田契拍在案上,朱紅印信裡赫然是女子花押。

衛子夫扶著侍女的手走進來。素色襦裙上隻繡著幾枝暗紋蘭草。

"方才在椒房殿,各府夫人算了筆賬——長安列侯女眷名下的私產,每年能繳萬石粟的戶稅。若按現行律例,這些產業日後都要落入旁支手裡,國庫怕是要少收不少糧。"她展開的絹帛上,各郡國女戶主的稅賦數目用朱筆圈得醒目,其中館陶長公主名下的織錦坊竟列在榜首。

未時的宮宴擺在偏殿。

陳阿嬌親自給衛子夫布了塊鹿肉:"昨兒我把城裡有頭臉的夫人都請了,光是侯府就有十七家是女主持中饋。"她指著窗外樹下的綠襦婦人,"那是平陽侯家的兒媳,男人前年沒了,如今三個莊子、兩個酒肆都是她管,上個月還往北軍送了三千斛軍糧。"

衛子夫用銀匕撥著案上的桑葚醬,忽然輕聲道:"我讓宮正司查了,去年各郡報來的逃戶裡,有三成是喪夫的婦人被族裡奪了家產。若女子能名正言順承產,怕是能少些流離失所的人。"

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喧嘩——一個穿皂衣的小吏被侍衛架著,手裡高舉著張布告:"館陶長公主府的人在西市散布謠言,說女子承產要繳雙倍戶稅!"

陳阿嬌猛地將玉杯摜在地上,碎玉片濺到公孫弘的朝靴上:"又是她!前兒匠人封爵她就使絆子,現在又來攪和!"

劉妧望著布告上歪扭的墨字,想起昨日陳阿嬌遞來的密信,信裡說館陶商盟囤了大批鐵器,正怕女子掌家後改買更便宜的女匠製品。

申時的更鼓敲過一響。

公孫弘突然從袖中摸出一卷竹簡:"公主若執意改律,便是違背先帝"謹守祖製"的遺訓!"他展開的竹簡上,竟抄著一段先帝早年關於"女不預政"的朱批。

劉妧指尖的扳指蹭過監國印的紋路,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攥著她的手,說"不拘禮法,唯求利國"時眼裡的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帝遺詔在此。"她將那卷朱批遺詔推到殿中,玉璽印在日光下泛著金光,"監國之權,乃先帝親授。今日議女子繼承權,非為婦人爭寵,乃為大漢固根本——若孤女寡母能守產業,何愁民不聊生?若女子能憑本事立戶,何愁國庫空虛?"

衛子夫忽然上前一步,將《女戶主稅冊》捧到公孫弘麵前:"大人不妨看看,這些女戶主繳的稅,比同等級男戶主多了多少。她們不是不能治產,是世道不讓她們治產。"冊頁翻動間,南陽王阿蓮的鹽井賬目上,清清楚楚記著她三年間多繳的三百斤鹽稅。

酉時的炊煙漫進宮牆。

劉妧站在宣室殿的高台上,望著西市方向騰起的灰煙。那裡大概還在傳著"女子掌家敗門風"的謠言,但她想起早上霍去病帶來的李氏——那婦人跪在雪地裡,懷裡抱著凍得發紫的孩子,卻死死攥著半張被撕碎的田契。

"去叫廷尉府的律博士們,"她轉身對侍女說,聲音在殿內回蕩,"就說我意已決:凡婦人承夫產、女戶繼父業者,許其自立戶籍,所繳賦稅按常例減半。"

陳阿嬌走過來,將一件狐裘披在她肩上,珍珠瓔珞蹭著她的臉頰:"放心,娘已讓各府夫人去坊裡說了,明兒就有繡娘把女戶主的故事繡成帷幔,掛在西市茶樓裡。"

衛子夫也跟上來,手裡捧著新抄的《戶律》草案,墨跡未乾的簡牘上,"女子繼承權"六個字被朱砂重重描過。

殿外的鐵馬在晚風中叮咚作響,像在應和遠處市井傳來的婦人笑語。

劉妧摸著狐裘領口的軟毛,想起父親遺詔裡"變通者,天道也"的字樣——這大漢的律例,終究要為這宮裡宮外的女子,鑿開一道透進光的縫隙。

而此刻的長安西市,賣針線的張婆正把銅錢塞進孫女手裡:"攢著,往後咱也能像男人一樣,在戶籍上寫自個兒的名兒。"旁邊買絹的新婦聽見了,低頭笑時,發間的銀簪晃出細碎的光。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末日朝九晚五 大夏第一獵戶,我靠打獵封王拜相! 盜墓:我靠給主角團擋傷活命 快穿之一線生機貳 饑荒年:我帶嬌妻屯糧,你讓我爭霸天下 頂級溺寵,京圈太子低頭誘哄 頂流前男友今天又在求複合 迷霧之城,窺探者背後的秘密 協議結婚曝光?她直播時孕吐了! 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