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2章(2 / 2)

前世她在考古報告裡見過類似的兵書裝訂術,此刻卻真切地握在手中,帶著淡淡的鐵鏽味。

未時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陳阿嬌的紗羅衣袂上投下斑駁光影。

劉妧望見太後鬢邊的赤金簪正隨著她翻看武院章程的動作輕晃——簪尾新綴的"虎符珠",是衛青用北軍廢甲熔的,珠身刻著簡化的八陣圖,每道刻痕都填著朱砂。

殿外傳來孩童笑鬨聲,由遠及近,像一群小麻雀。

平陽侯家兒媳帶著五個抱劍的小姑娘奔入,最小的姑娘跑得太急,劍鞘上的織錦穗子掛在門框上,差點把自己拽倒。

"太後!陛下!"

小姑娘們舉起木劍,劍鞘上用彩線繡著"精忠報國",針腳歪歪扭扭,顯然是初學刺繡的手筆。

"這是西市"文武蒙學"的孩子們做的,"平陽侯家兒媳氣喘籲籲,"說要學衛青將軍那樣打匈奴!"

陳阿嬌笑著把孩子們攬到膝前。

珍珠瓔珞蹭得她們咯咯直笑,有個小姑娘好奇地捏了捏太後的鳳凰步搖,被陳阿嬌輕輕拍了下手。

"好!"她從袖中摸出五枚刻著"衛"字的銅劍穗,分給孩子,"戴著,將來都做斬胡的女將軍!"

鄭當時突然上前一步,笏板敲得青磚發顫,驚飛了梁上築巢的燕子。

"陛下!"他的聲音陡然拔高,"武院院長當用韓信、衛青般的宿將,若用女子...恐三軍不服,釀成嘩變!"

他展開的《孫子兵法》注本上,"夫將者,國之輔也"被朱砂重重勾出,旁邊有公孫弘的親筆批語:"輔者,男也,非女流之輩可充。"

"鄭大夫可知,"

劉妧將繡甲營的戰功簿推到他麵前,朱筆圈著女將們的斬敵記錄,"這些女子在霸上之戰中,比某些宿將多斬了三員敵將?"

她想起前世在史料夾縫裡看到的零星記載,那些被史官用"婦人"二字一筆帶過的戰功,如今終於能堂堂正正地寫在紅榜之上。

衛子夫則捧來一卷《後勤簿》,冊裡記著女戶們用織錦技術改良的軍糧運輸法。

"長安女戶發明的"氣密錦袋","她翻開其中一頁,上麵畫著詳細的縫製圖解,"用染坊的蘇木水浸過錦緞,再用蜂蠟封口,軍糧黴變率降了七成。"

簿子末頁貼著漁陽李氏女兒的炭筆畫:一個婦人正用織錦袋分裝軍糧,旁邊歪扭地寫著:"我娘說,會做飯的女子,也能管千軍的糧倉。"

申時的更鼓敲過,咚咚的鼓聲震得殿角的銅鈴輕響。

劉妧望著案頭新送來的《院長銓選冊》,冊末陳阿嬌與衛青的履曆旁,分彆畫著鳳凰與蒼鷹的圖騰。

她想起今早收到的班昭密信,說老儒們正密謀在文院開院時抬出孔子牌位施壓,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案頭的玉鎮紙——前世她在西安碑林見過相似的紋飾,那時隻是塊普通的漢代玉器,此刻卻成了女子掌權的象征。

"傳旨,"

劉妧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驚起階前的鴿子,撲棱棱的翅膀聲像在鼓掌,"著太後陳氏阿嬌領文院事,衛子夫協理學院後勤;著大將軍衛青領武院事,霍去病副之。"

"早就備下了!"

陳阿嬌立刻接話,從袖中摸出一卷錦書,錦麵上用金線繡著課程表。

"文院首課就講《女誡新編》,"她指著錦書上的圖案,"班昭已把教案繡成了屏風,用織錦的經緯來喻君臣大義,保證那些老儒看了,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她腕間的赤金鐲晃過燭火,映得滿殿的笏板都泛著金光。

衛青單膝跪地,手按劍柄,甲葉在地麵投下整齊的陰影。

"末將遵旨!"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武院首課,便教女學徒們用織機的傳動原理,拆解匈奴的馬鐙構造,末將已讓鐵匠鋪打製了女式扳手,尺寸剛好適合姑娘們的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衛子夫展開一卷《後勤規製》,朱筆圈著"女戶供膳,男丁運糧"的條目。

"我已讓各郡女戶準備,"她指著規製末頁,"文院的膳食要用織錦的量器來分,保證公平。"

那頁貼著張草紙,上麵畫著一個女子正用織錦尺量米,旁邊寫著:"我娘說,量勺準,軍心才穩。"

酉時的宮宴擺在長樂宮的織錦廊下,炭火盆燒得正旺,映紅了每個人的臉龐。

陳阿嬌親自給衛青斟了杯烈酒,忽然指著廊外說:"瞧,那是文院的女學徒們在月下繡"武經七書"錦帕,說要送給武院的弟子們。"

衛青飲儘酒盞,喉結滾動,甲葉間漏出一抹難得的笑意。

"末將正想請太後賜字,"他放下酒盞,聲音裡帶著請求,"給武院的射圃題一塊"巾幗弓力"的匾額,讓那些匈奴人看看,我大漢的女子,拉弓比他們的男人還有力。"

衛子夫用銀匙攪著案上的桑葚膏,輕聲道:"我讓少府算過,單是女戶們捐的錦緞,就夠做三千套學院製服,連邊角料都能用來打箭羽,一點都不浪費。"

劉妧摸著案頭新頒的"學院令"玉節,玉質溫潤,上麵刻著細密的錦紋。

她想起早上張湯遞來的奏折,說西市的百姓已自發在文院門前立了一座"經緯碑",碑身用的是女戶們捐的桑木。

織錦廊下的穿堂風裡,混著陳阿嬌鬢邊珍珠的甜香與衛青甲葉的金屬氣息。

像極了前世博物館裡,織物文物與青銅兵器在展櫃裡的靜默對話,跨越兩千年,終於有了回響。

"去叫尚方署的匠人,"劉妧對侍女說,聲音裡帶著笑意,"讓他們照著文院錦屏的圖樣,鑄一些刻著經義的銅匾,掛到各郡縣的學院去。再鑄一些小銅印,上麵刻著"經緯"二字,給入學的女娃娃們當信物。"

"這事哀家早盯著呢!"

陳阿嬌立刻接話,從袖中摸出一枚銅印樣,印文清晰,邊角卻故意做得圓潤。

"印文"經緯",用的是女戶們熔的銅,"她指著印鈕,"昨兒看見女學徒們用算學排課表,排得比太學的老博士們還妥帖,就像織錦一樣,經紗緯紗都得算準了。"

衛子夫則展開一卷空白竹簡,提筆蘸墨,筆尖在竹簡上頓了頓,仿佛在感受曆史的重量。

"那我便記下,"她的聲音平靜卻有力,"今日長樂宮議決:文武學院首科錄取女子三十人,分習經義、算學、騎射、兵器四科,其優異者,許參朝政、領軍伍。"

竹簡便簽在暮色中泛著微光,未乾的墨字像兩顆種子,落在大漢的土壤裡。

劉妧知道,它們終將長成文武兼修的參天大樹,讓無論男女的萬千學子,都能在枝葉間,望見屬於自己的朗朗乾坤。

此刻的長安太學門前,張婆正把一柄織錦劍囊塞進孫女手裡。

劍囊用的是柳氏女織錦坊的邊角料,上麵繡著小小的"經緯"二字。

"拿著,"張婆幫孫女係好腰帶,"這是文院太後賜的,往後裝書簡用,可彆弄臟了。"

孫女摸著劍囊上的絲線,忽然仰起臉:"奶奶,真的能像書上說的那樣,女子也能當將軍嗎?"

旁邊武備鋪的老板娘嘩啦倒出匣裡的銅箭鏃,枚枚都刻著女式箭羽槽,比男式的短上一寸。

"瞧!"她拿起一枚,指著箭杆上的細小花紋,"這月打了三十副,夠文院那三十個女娃用了!"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李承乾,開局自儘嚇瘋李二 嬌小姐好孕隨軍,震驚整個家屬院 惡女快穿:一不小心就成了萬人迷 選猴哥擺爛?校花反手黑卡包養! 從零開始的修仙家族模擬器 綠山雀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補課 重回高中,我不當舔狗 我穿越到一個架空的時代 我道法通天,老姐卻勸我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