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8章(1 / 2)

建章宮的銅漏剛滴過辰時三刻。簷角鐵馬還在輕顫著昨夜女職局的銅鈴聲

劉妧案頭的《司農增產冊》攤開數尺。

前日朱批旁,陳阿嬌用金錯刀刻的"女職生利"四字猶新,刀痕裡還嵌著些許麥芒。衛子夫新填的代郡數據被指腹摩挲得發毛——王老實家贖回桑田的地契下,壓著半袋新收的"雙季麥",麥芒上還沾著清晨的露水。

"陛下,太後在偏殿候著,手裡攥著把新禾穗呢。"

侍女綠萼將暖硯推近時,硯台裡的鬆煙墨正浮著枚穀穗倒影,穗尖的露珠在墨水裡漾開漣漪。

殿外忽然傳來環佩與穀穗相擊聲,像撒了一地的新麥。

陳阿嬌披著玄色織錦太後衣踏入,鳳紋披帛上的金線在晨光裡流轉,正映著冊頁上"禾稼豐稔"四字。她鬢邊赤金簪新綴的"禾穗珠"隨著步伐輕晃——那是用九顆飽滿粟米熔的,珠子裡還嵌著根金黃的麥芒,在光線下折射出細碎的光斑。

"瞧瞧司農寺送來的田契!"

陳阿嬌將一方刻著"五穀豐登"的玉鎮紙拍在冊上,鎮紙邊緣雕著禾苗與耒耜的紋樣,玉質溫潤,卻被她拍得發出清脆的聲響。"單是長安周邊,就有三千戶贖回了典出的土地!"她指尖劃過鎮紙紋路,"王老實家那半畝桑田,就是用頭茬新麥的收成贖回來的,地契上還沾著麥麩呢!"

她袖口赤金鐲碰著鎮紙,鐲身穀穗紋與底部井田浮雕撞出清響,像穀粒落在木鬥裡。"衛子夫剛核完糧庫,"她壓低聲音,湊近劉妧,"河間郡試種的"九穗粟",比尋常粟米多打三成糧,司農寺的老官們算完賬,把算盤珠子都撥斷了!夠養十萬兵卒整整三個月呢!"

衛子夫扶著侍女走進,素色襦裙上的暗紋稻穗沾著禦花園露水,每粒稻紋都沁著水光,仿佛剛從稻田裡摘下來。"太後,陛下,"她展開繪有郡國新作物推廣進度的絹帛,各郡用不同顏色的禾穗標記——紅色是"九穗粟",綠色是"占城稻",黃色是"雙季麥"。

"蜀郡試種的"占城稻"已抽穗,"衛子夫指尖點著絹帛上的蜀郡位置,"穗長是本地稻的兩倍,稻農們跪在田埂上拜謝蒼天;漁陽郡的"油用大豆"榨出的豆油,"她拿起絹帛一角,仿佛能聞到油香,"比尋常麻油更香,西市的廚子們都搶著要呢。"

絹帛末頁貼著一束壓平的粟穗,九顆飽滿的粟粒被朱砂點染,像女戶們用胭脂蓋的謝恩印,旁邊還用小字注著:"漁陽李氏女徒送,言新粟救了她家三口乾糧。"

窗外太學的鐘磬突然變調,敲得又急又亂,像老儒們氣得手忙腳亂。

劉妧想起三日前在司農寺的場景:老令史拍著竹簡高喊"非我族類之種,恐致五穀不生",而王老實趁人不備,偷偷在袖筒裡藏了把新麥種,那緊張的模樣,像藏著什麼珍寶。

此刻殿外傳來木屐與竹簡相擊的脆響,司農寺卿趙過領著兩名抱禾穗的農官疾步而入,他們腰間掛著用稻穗編成的計數繩,每顆稻穗上都係著貝殼,走一步響一聲。

"啟稟陛下、太後!"

趙過的象牙笏板輕點青磚,激動得笏板都在發抖,幾穗麥子從他袖筒裡掉出來。"這是代郡王老實家試種的"雙季麥","他指著農官捧來的禾穗,麥穗沉甸甸的,幾乎垂到地麵,"春種夏收後再種,畝產合計五石,是尋常麥田的兩倍!"

男農官展開一幅田畝圖,圖上用算籌標著行距:"文院女徒用算學算出最佳間距,我們男農官按《泛勝之書》耕播,這是男女合作種出來的!"他臉上沾著泥點,卻笑得見牙不見眼。

女農官捧著一個陶罐,罐口飄出麥香:"這是用"九穗粟"磨的麵,蒸的饅頭比尋常大兩圈,剛出籠時能聞到甜味呢!"她揭開罐蓋,裡麵的白麵饅頭還冒著熱氣,引得殿內侍從都咽了咽口水。

陳阿嬌抓起案頭的金錯刀,在竹簡空白處刻下"新禾利民,何論古今"八字,刀刃劃過處,露出底下劉妧預先繪製的《高產作物圖譜》,圖上畫著男女農官共持耒耜,旁邊注著"男女合耕,其利斷金"。

未時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陳阿嬌的織錦披帛上投下菱形光斑,正好落在她翻看的糧冊上。

劉妧望見太後鬢邊的"禾穗珠"在"代郡贖回土地"幾個字上停了停,珠子裡的麥芒影子輕輕晃動,像在風中搖曳的麥穗。

殿外忽然傳來笑語聲,由遠及近,像一群麻雀嘰嘰喳喳。

平陽侯家兒媳帶著幾名農婦奔入,她們腰間係著的不是圍裙,而是用新麥麵袋改的錢袋,裡麵裝著的不是銅錢,而是飽滿的麥粒,走一步響一聲。

"陛下!太後!"

農婦們將沉甸甸的糧袋舉過頭頂,新麥的香氣瞬間飄滿大殿。"這是我們用"九穗粟"磨的麵,"王老實的媳婦掉著眼淚,聲音哽咽,"蒸的饅頭比往常大兩圈,我家娃這輩子第一次吃這麼飽!"


最新小说: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 穿到古代擺地攤,全京城的人都被饞哭了 惡女殺瘋了,拿捏瘋批大佬被嬌寵 惡毒女配下鄉後,被絕嗣糙漢嬌寵 竊醫術,奪至親?神醫嫡女殺瘋了! 修仙界大佬穿成真千金,爆火娛圈 霓虹下的舊手機 全球末世,旅行青蛙幫我囤物資 惡雌挺孕肚流放,雄獸們寵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