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織錦坊內,琉璃珠定金堆成小山,老板娘正用錦布擦拭最後一顆珠子,忽然抽了抽鼻子:"這香得勾魂的味兒,是從哪兒飄來的?"
學徒玉娘踮腳數珠子,辮子梢掃過琉璃瓶,瓶身映出窗外景象——波斯女眷娜迪拉正舉著漢式擀麵杖,在"胡漢麵館"的案板上擀麵團,芝麻粒濺到靛藍圍裙上,像撒了把碎星星。
"是隔壁的胡麻餅!"玉娘丟下珠子就往外跑,剛到坊門口,就撞見張婆拎著竹籃往麵館去,籃裡裝著新磨的九穗麵粉,"張婆,您也去換口味?"
張婆拍了拍籃子底:"給孫女嘗嘗鮮。昨兒聽賣菜的王嬸說,娜迪拉用咱漢地麵粉做的餅,比波斯商隊帶的還香,裡頭加了咱本地的椒鹽呢!"
兩人剛走到麵館門口,就見娜迪拉正跟漢廚王大廚的兒子王小廚爭得麵紅耳赤。"該用大食的孜然!"娜迪拉舉著調料罐,漢話帶著波斯腔,"香!"
王小廚攥著花椒罐:"咱漢人的餅,得放花椒才夠味!"
"我來試試!"玉娘湊過去,趁兩人不注意,揪了塊麵團塞進嘴裡,眼睛一亮,"麵好香!加芝麻準好吃!"
娜迪拉被逗笑了,往她手裡塞了把芝麻:"嘗嘗?波斯的芝麻,比漢地的飽滿。"
建章宮的銅漏剛滴過辰時二刻。
簷角鐵馬叮咚,混著西市隱約的吆喝:"胡麻餅嘞——剛出爐的胡麻餅!"劉妧案頭的《市舶食材冊》攤開在晨光裡,大食使者送的"胡麻餅"方子旁,陳阿嬌用朱砂點了三個油星;蜀郡"胡漢合烹"菜單下壓著張油漬食單,波斯花押旁,王大廚的指印還帶著麵粉印子。
"陛下,您瞧這市井新趣,"衛子夫笑著展開絹帛,"尚方署改的大食銅爐樣剛傳開,西市鐵匠鋪就仿造了,百姓竟搶著買。"
陳阿嬌湊過來看,絹帛上畫著鐵匠鋪前排隊的人,"喲,老馮師傅的兒子也在裡頭?聽說他想給自家餅攤換個新家夥。"
劉妧指尖點著絹帛:"這才是真滋味——百姓覺得好,自會掏腰包。比宮裡強推要實在。"
西市"李記鐵匠鋪"前,已經排起了短隊。鐵匠李三郎掄著錘子,鐺鐺敲打著青銅餅鐺,火星濺到地上,燙出點點黑痕。"下一個!"他擦了把汗,將剛打好的餅鐺遞給排隊的婦人,"這是按大食銅爐改的,烤胡麻餅外脆裡嫩,昨兒"雙季麥胡餅店"的李老漢買了,今兒一早就來追加三個!"
張婆踮腳往鋪裡瞧,見餅鐺鋥亮,邊緣還仿著漢式花紋,忍不住問:"三郎,這餅鐺多少錢?"
李三郎揚聲道:"不貴!三個五銖錢,比買大食商隊帶的銅爐便宜一半!"
建章宮這邊,陳阿嬌正翻著市舶司報來的賬冊:"你看你看,衛子夫,鐵匠鋪的餅鐺賣瘋了,連代郡的商戶都托人來買。"她指著賬冊上的紅筆批注,"說用這餅鐺烤的餅,比舊鐵鏊多賣兩成價。"
衛子夫補充道:"漁陽的豆油坊也跟風,趙二娘自己琢磨著改了榨油機,說要仿大食的法子,現在豆油產量增了,街坊都去她家買,她兒子正盤算著再添個新灶台。"
窗外飄來烤餅香,混著花椒與孜然的氣息。劉妧想起三日前微服逛"胡漢麵館"的光景——娜迪拉舉著新餅鐺,正跟王小廚研究火候:"你看,這樣轉著烤,芝麻才不會焦。"王小廚蹲在灶前添柴,嘴裡嘟囔:"等賺夠了錢,我也去李三郎那兒訂個帶花紋的,擺著都好看。"
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木屐聲,太學食科女博士崔瑗領著個胡廚疾步而入。胡廚穆罕默德係著漢式錦緞廚師袋,袋裡露出半截波斯烤叉,見了劉妧就作揖,手裡還攥著張揉皺的紙條:"陛下!王大廚不肯跟我合夥,說"胡食汙灶台",可我見他兒子偷偷去買李三郎的餅鐺了!"
崔瑗忍不住笑:"穆罕默德想跟漢廚合開"胡漢酒樓",用新餅鐺烤餅,再配他釀的果酒,試做時街坊都說好,就是王大廚擰著不肯鬆口。"
陳阿嬌敲了敲案頭:"這有何難?讓他瞧瞧李老漢的生意——用新餅鐺烤餅,日進鬥金,比守著舊灶台強多了。百姓心裡有杆秤,好用不好用,他們自會掏錢投票。"
未時的陽光斜照進西市,"胡漢麵館"前圍了圈人。王大廚叉著腰站在灶台前,臉紅得像灶膛裡的火:"我就不跟胡廚合作!丟咱漢廚的臉!"
他兒子王小廚從後廚探出頭,手裡捧著個新餅鐺:"爹,這是我攢錢買的,李三郎打的,你看這火候多勻......"
"扔了!"王大廚一揮手,卻瞥見隔壁"雙季麥胡餅店"排著長隊,李老漢正笑著給客人裝餅,手裡的餅鐺正是李三郎打的樣式。
這時張婆拎著新餅鐺從鐵匠鋪出來,路過麵館時停下:"王大廚,買個新家夥吧?我剛嘗了李老漢的餅,外脆裡嫩,比你這舊鏊烤的香多了!"
王大廚的手鬆了鬆,眼角瞟見自家灶台邊的舊鐵鏊,邊緣都磨卷了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申時更鼓響時,崔瑗領著穆罕默德和王大廚走進建章宮,三人手裡都捧著盤子。王大廚手裡的餅鐺還帶著新打的痕跡,他撓了撓頭:"俺先前老頑固了......這新家夥是好用,烤的餅層多,穆罕默德的孜然撒上去,香得能招蒼蠅。"
穆罕默德舉著酒杯笑:"王大廚的花椒也妙!現在咱的"胡漢餅",百姓排著隊買,今早李三郎還來問,要不要再訂十個餅鐺。"
陳阿嬌嘗了口餅,笑得眯起眼:"這就對了!好東西不用官府推,百姓覺得值,自會搶著買、學著做。"
酉時宮宴設在長樂宮食肆旁,穆罕默德正教禦廚用新餅鐺烤餅,油星濺到他的胡服上,他卻笑得滿臉褶子。陳阿嬌給娜迪拉斟胡麻酒:"瞧,西市的鐵匠鋪都快忙不過來了,李三郎雇了三個徒弟,還說要往洛陽、邯鄲送貨呢。"
娜迪拉抿著酒笑:"前兒個王大廚偷偷問我,波斯玫瑰怎麼保存,他說要做玫瑰胡麻餅,用新餅鐺烤,準能賣上價。"
衛子夫攪著胡麻羹:"少府算過,單是這餅鐺生意,就帶動西市鐵匠鋪、麵粉鋪、香料鋪賺了不少,比去年多收兩成稅呢。"
劉妧望著食肆外的暮色,遠處西市的燈火漸次亮起,隱約傳來李三郎的吆喝:"新打餅鐺嘞——仿大食樣式,烤胡麻餅最香!"
此刻長安西市,張婆把剛買的餅鐺塞進孫女手裡:"快拿去給你娘,明兒咱也烤胡麻餅,用九穗麵粉,比麵館的還香!"
"胡漢麵館"前,老板娘正指揮夥計搬新餅鐺:"這是李三郎新打的,今兒訂了五十個,明兒多烤兩爐,大食商隊的單子可不能誤!"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