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石頭舉著支鋼箭跑進來,箭杆帶試射的熱氣:“陛下!魯直叔說,這箭能射穿兩寸厚的木板,比我爹的獵箭遠五十步!”
他湊到軟甲圖前,小手指著甲片:“等我長大了,也要穿這軟甲戍邊,帶著連發弩,讓匈奴不敢來!”
劉妧摸著他的頭,窗外月光落在軟甲圖上,亮得像層霜,遠處操練聲、鍛錘聲、織機聲順著風飄進來,混在一起,熱鬨得很。
“昨兒兵器坊送了批鋼料,李醫官托人來說,新打了些家夥,比單靠把脈準多了。”劉妧踏入“杏林醫館”,藥香混著機油味飄來,候診患者或坐或看牆上藥譜。
陳阿嬌順她目光望:“那是聽診器,鋼聽頭傳聲,比耳朵貼上去清楚——前兒我來瞧過,王老實他娘的喘病,就是這玩意兒聽出根由的。”
診桌前,李時針捏著聽診器鋼管,聽頭貼在患者胸口,患者棉布隨呼吸起伏。他眉頭舒展又皺起:“吸氣,再深點。”聽頭停在左胸,“嗯,你這心肺音,比上次順多了,痰少了大半。”
患者挪開身子,直了直腰,衣襟沾點藥汁:“李醫官,這鐵疙瘩真比您的耳朵還靈!上次您貼耳朵聽,我緊張得直咽唾沫,氣都喘不勻,您還說‘像是氣鬱’,喝了三服藥也沒好。”
李時針摘下聽診器,用布擦鋼聽頭:“後來用這一聽,才知是痰堵了氣管,換了化痰的方子,這不就見好了?”
他指鋼管:“這空心鋼傳聲快,比隔著皮肉聽準十倍——以前遇著這類病,總得熬到痰咳上來才敢斷定,耽誤多少事。”
錦瓷藥房裡,桑小娥蹲在自動碾藥機旁,鋼齒輪“哢嗒”轉,槽裡速生草藥成粉,綠瑩瑩的:“駱越剛從荒田回來,說這草藥長得旺,比老藥田快三成,上個月種的,這月就能收。”
學徒用篩子篩藥粉,“沙沙”響:“小娥姐,這粉也太細了!比我娘用石碾碾的細十倍,以前她碾藥到後半夜,胳膊酸得端不起碗,一天才碾半斤,這機倆時辰碾五斤,夠配二十副藥了。”
桑小娥舀出藥粉,倒進“藥力測試儀”,指針顫了兩格:“你看,藥效比手工碾的強兩成!”
她拍“自動藥方櫃”,抽屜“唰”地彈出,當歸、黃芪滾出來:“這櫃按藥方分,上次張婆抓藥,學徒多抓半兩甘草,熬的藥苦得沒法喝,現在機器分,一點不差。”
外科手術室裡,秀兒舉著鋼手術刀,指尖微抖,刀刃亮得照見汗珠。李時針按住患者胳膊,傷口周圍皮膚消過毒,泛著白:“這刀是用戰死者的甲片熔的鋼,鋒口快,還不容易鏽,你穩著點,跟繡‘纏枝紋’似的,順著紋路下刀。”
秀兒深吸口氣,刀刃落下,切開膿腫時低呼:“師父!出血真少!”
李時針點頭:“這鋼紋密,挨著皮肉能收點血,比舊鐵刀強——上次切這膿腫,血止了半天才好,患者疼得攥拳頭,床單都抓破了。”
手術台縫合器“哢嗒”響,鋼針帶線穿皮肉,針腳齊得像量過。秀兒盯著看:“比我繡‘並蒂蓮’的針腳還勻!以前手工縫,線總打結,拆了縫、縫了拆,患者疼得咧嘴,上次給李大叔縫傷口,他咬著牙說‘比挨箭還疼’,現在這器,穿線跟穿針似的順。”
兒科診室裡,王小石頭扒著視力測試儀鋼框架,鼻尖快貼鏡片,睫毛投下小影子:“先生,這鏡比我家的銅鑒清楚多了!銅鑒照東西發虛,這鏡一看,筆畫都根根分明——我娘總說我看字眯眼,先生也說‘再眯眼就得罰抄書’,原來不是我故意的。”
李時針轉測試儀旋鈕,鏡片“哢嗒”換一片:“你表哥去年摔了一跤,木框眼鏡斷了,鏡片碎了劃著手,這鋼框架,咋摔都沒事,上次鄰村小虎子摔進泥裡,鏡片都沒花。”
旁邊小吏翻紙病曆冊,鋼筆“沙沙”劃:“這冊記著眼軸數據,跟眼鏡度數對得上,下次來不用再測,直接按這數配。以前記在布上,洗了回,數據全沒了,王書生的兒子重測三回才配準,哭了好幾回。”
暮色漫過醫館,兩個兵卒扶著斷腿傷員進來,傷員褲腿空蕩蕩的,鋼義肢用布包著,金屬關節“哢嗒”輕響。
陳阿嬌蹲下身,輕輕解布,關節紋路像膝蓋:“李醫官說,能跟著神經動,你試試握拳?”
傷員咬著牙,慢慢蜷起左手,鋼義肢的鋼指竟跟著蜷起,他紅了眼,聲音發顫:“能……能摸著點勁兒!像我以前的手攥著麥稈似的!”他碰了碰藥箱,“還能覺出涼!”
王虎提著藥包進來,見這情景,放下包走過去,摸義肢鋼紋,眼眶也紅:“這鋼,跟我甲上的一模一樣……上次突圍,就是這鋼甲替我擋了一箭,現在又成了兄弟的腿。”
傷員拍他胳膊:“虎子,我試著站站?”
兵卒扶他慢慢起身,鋼義肢穩穩撐住身體,他笑:“等好了,我還能跟你一起練槍,再不濟,也能回荒田種稻子!”
長樂宮燈亮時,劉妧把鋼手術刀樣本壓在“科技惠民詔”上,朱砂印泥落在義肢關節紋間,紅得像熬濃的藥汁:“從兵器坊煉的鋼,到醫館的刀、義肢的骨,這鋼不光在邊關護命,還在醫館救命,比啥都實在。”
陳阿嬌展開“醫道圖”,紙上鋼線連著火爐、藥碾、手術刀,像張網罩著醫館,封麵“鋼骨仁心”用鋼針繡的,針腳嵌著點藥末:“這圖發各醫館,讓各縣的醫官都瞧瞧。”
她想起下午的事:“張婆剛來說,她孫子咳嗽,用聽診器一聽就知是風寒,三服藥就好,比以前熬到發燒才對症下藥,省了多少罪——她說‘這鐵疙瘩比菩薩還靈,不用求神拜佛了’。”
衛子夫捧著《醫業冊》進來,冊頁貼鋼聽診器圖樣,墨跡帶點藥香:“今日鋼聽診器普及了百館,李醫官說,‘診錯的病少了三成,光咳嗽就少誤了二十多例’。”
她翻到“義肢”頁,紅筆寫“安裝十例,成活率增五成”,旁畫個小笑臉:“傷員們說,‘有這義肢,回村能種糧,回營能扛槍,不比以前差啥’。”
王小石頭舉著新配的眼鏡跑進來,鏡片亮閃閃的,指著宮牆匾額:“陛下!我能看清那三個字了!是‘長樂宮’,對不?”
他湊近:“先生說我以後讀書不用眯眼了,還能幫爹算田畝數——以前算錯了總挨罵,現在戴著鏡算,準得很!”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