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根據探馬回報,
八百魏軍虎騎,兩千以上豹騎,一千以上驍騎,近日已經從江陵戰場北歸,不日將抵達襄陽。”
劉禪看了一眼有些緊張的馬謖,衝他寬慰地笑了笑,
現在的他,更加佩服相父,
可以說,洞察人心,製定謀略,無人能出其右。
不愧是後世能以文官,位列名將之列的六邊形全能選手。
相父未出成都,就將戰局,以及後續曹魏的應對推算的一清二楚,
原時空那失敗也無關乎天意,隻不過是受製於國力衰弱,兵馬將領素質不行罷了,
如今有了他的幫助,大漢的日子也算是好起來了。
有多方商隊與石蜜琉璃等拳頭產品,如今大漢朝廷已經不用擔心財政,
就不需要過度壓榨民間,官府與蜀地百姓乃至南中漢中關係融洽。
有恤孤令托底,眾多將士乃至遺屬,對朝廷的忠誠度拉滿,
有恤孤署與劉禪培訓的少年深入基層,讓百姓不會被世家蒙蔽,新農具的推廣動員也得心應手。
多次衝突,劉禪結合初級工業產能與參照後世強軍組建的小規模精銳部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再加上成都與漢中兩大工業基地,以及整修擴建的金牛道,讓蜀地與漢中的聯係更加緊密,
糧草人員的轉運也非常方便。
如果不是劉禪這次要建城,相父已經要開始整修到南中的通路了。
既然已經提前預測到曹魏的應對方式,預判到他們會派駐虎豹騎等精銳騎兵來牽製漢軍,
劉禪和諸葛亮自然也準備好了應對方式。
隻要曹魏大軍沒有馬上放棄攻打江陵,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無論江陵之戰結果如何,等曹真北上的時候才會發現,東三郡已經不是他可以覬覦的了!
劉禪,大漢皇帝,將結合半吊子土木工程之力,將要在均陵現湖北丹江口)這裡,建造一個跨越時代的堅實堡壘!
靴子落地,劉禪也就不用再糾結,直接各項命令流水一樣分派了出去。
從三郡,到漢中,乃至成都,全部動了起來。
“陛下準備如何擴建均陵城?”
魏延帶著一萬參與過擴建金牛道的漢中士兵抵達了均陵小城,
此處已經被劉禪規劃成了一個超大型的工地。
金弦羽林衛和趙雲支援的五百突騎,已經散出去,進行戰場遮蔽。
漢江出口這裡,劉禪使用攻城用的工字梁,搭建起兩座遙遙相望的堅固營寨,
連弩手,重弩手,換成長杆勾槍的無當飛軍,換裝後的白毦兵和關刀鐵衛,分彆把守一座營寨。
兩處營寨旌旗招展,直接前出十裡,營帳連成一片,擋在均陵前。
這個架勢,並不像要攻打南陽與襄陽一線任何一個城市,倒是有在此地駐紮的架勢。
每日兩處營寨裡的金弦羽林衛和突騎都會輪流按小隊模式出營巡視,
大營向西任何人員船隻都禁止通行。
營地向西北方向,圍繞均陵舊城,劉禪還是采用擴建金牛道時的方法,分段施工。
至於水泥,除了漢中燒製運送,在周圍石灰石山包周圍,四十多座水泥爐正拔地而起。
劉禪不擅長大部隊作戰,那是軍神或諸葛丞相要做的事,
他擅長的就是用依托時代,跨越時代的工業化思路,來將實力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