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筆畫,認字,這幾天你都已經學過了一遍了,今天你可以上其他課程了。”
老師站在講台上,雙手遞給時昔一張紙:“上麵的字你應該都認識了。”
“哦……”時昔接過那張薄薄的紙,上麵隻有一個標題:
你的願望是什麼?
“願望?”時昔領著紙回到了座位上,不是太清楚這個定義,“我想吃小蛋糕,這個算願望嗎?”
‘我想畫畫,也算吧?’
蟲昔拿起筆,在自己帶來的白紙本上,畫著簡筆畫的花和草。
花和草之間,夾雜著許多字。
時昔和蟲昔都沒有一行一行的寫字,字和畫都隨意的鋪在紙上,每個字的大小,方向,都不一樣。
“yuanang,由願而望,願由原、心組成,意思是原心的期望。”
“這裡的原是指原來,心是指心靈。”
“每個人都會有願望,而願望多是兒時原有的純淨心靈對未來的期望。”
“但人會被外界改變,這種期望,也隨著時間,隨著你們的長大而改變。”老師在黑板的屏幕上寫下“願望”兩字,她的字宛如紙上的印刷體一樣整齊。
“……唔,期望?”時昔看著單薄的紙,“那我想每天都可以吃一個蛋糕!!”
“願望泛指心中期望實現的想法,多指美好的想法,它對某一特定物或情感的欲望、向往或強烈傾向性。”老師繼續說著。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去做什麼樣的事,這都可以被稱之為願望。”
老師舉了個例子:“比如,未來想成為一個老師,教育他人,想加入討伐隊為人類文明複興做出貢獻等。”
“亦或者是其他。”
她在屏幕上調了一個三十分鐘的倒計時:“這三十分鐘內,你們可以自由討論。”
“三十分鐘後,我會將你們的願望單收起來,發給你們的家長。”老師清了清嗓子,“注意聲音不要太大,開始吧。”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昔有些犯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第一句是重複,第二句是他對自己的疑問。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蟲?’
“唔哇,好費腦力的問題!!”時昔舉著那張薄薄的紙,又去看其他同學。
小男孩從自己的座位上溜了下來,跑到了時昔旁邊。
這幾天他們已經混熟了,時昔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周一,聽說他是周一出生的,父母懶得取名,就叫了這麼一個。
聽說取名的時候,還能填個姓,隨即取個名。
當時蟲昔還問時昔的名字有沒有什麼含義,但時昔並不清楚這個,他沒聽過自己名字有沒有含義。
“我想成為時昔這樣的人!”周一崇拜的看著時昔,“我可以這樣寫嘛?”
自從周一知道時昔心裡年齡隻比他大一歲,他就不樂意叫時昔哥哥了。
周一的原話是:“時昔是朋友,叫哥哥就不合適了!”
“我?”時昔很驚訝的盯著他,指著自己,有些莫名,“我這樣的人嗎?”
“時昔很溫柔!會替彆人著想!異能很有意思!很厲害!長的又高又帥!”周一抓著筆,趴在時昔的桌子上,一筆一劃的在紙上寫著,“我也要成為你這樣的人!”
‘我們是這樣的人嗎?’蟲昔覺得周一嘴裡的時昔和他們是並不是一個人。
“不知道哎。”時昔又探頭去看前麵的女孩兒寫的願望。